浅议专业化公司如何加强全程控制管理增强全员成本控制意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9-19
/ 2

浅议专业化公司如何加强全程控制管理增强全员成本控制意识

曲波

曲波/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一公司

【摘要】企业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最大限度增加企业效益是一项重要课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加强出口退税基础工作、关注暂估料系列问题,材料价格核算,提高全员的成本意识四方面浅议观点。

【关键词】细化退税管理;暂估料风险;全员成本意识

专家指出:“中国企业将面临的不是经营风险,而是重大的成本风险。”目前油田企业的成本控制问题,都是全部交由财务这个“事后”部门全权处理。当成本结果产生之后,由财务在账面上来调整、解决。这种管理方式就是造成目前企业成本风险的主要根源。要改善油田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就必须用全员参与成本控制的手段来管理企业,这是油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大计。

一、细化退税管理规避退税损失

企业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最大限度增加企业效益是一项重要课题。如果把财务这一环节比做事后控制,那么“国际项目物资计划”、“物资装箱发运”、“形成箱单”和“取得增值税发票”四个环节就是事前控制。在管理中,事前控制的效果是最明显的,也就是说这四个环节的完善与监控更直接影响着出口退税的成败。

目前专业化公司出口退税基本流程为:

国际项目物资计划——物资装箱发运——形成箱单——取得增值税发票——财务退税

1、物资计划、箱单、发票的物资名称保持一致,规避名称带来的退税损失。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存在一物多名的现象。如在物资专用名称中的“螺丝刀”,我们习惯称为“起子”,在物资专用名称中的“方锨”和“尖锨”,我们习惯称为“铁锹”。业务操作中,工作人员可能无法把物资名称与影响退税、增加成本联系到一起。如果物资部门业务人员如果没有退税意识,可能按照用料单位的物资计划名称或者常用名称组织物资,并形成箱单;而合同部门业务人员专业性较强,则按照物资正式名称或者包装名称签订合同。问题是,供应商如果按照习惯名称开发票,与箱单相符,但与合同不符,发票无效。如果按合同名称开发票,与合同相符,又与箱单不符,税务机关不能通过,很可能拒绝此项物资的退税,造成退税损失。所以,必须加强这个环节所有人员的成本意识和工作严谨性。

2、在时效内取得增值税发票,规避发票过期带来的退税损失。一般而言,增值税专用发票90天内认证,可以抵扣。如果90天内没有认证,不能抵扣但是仍然有效。操作中增值税能否按期取得或者推后取得,直接影响到能否退税。税务局规定从出关之日起90天内的增值税发票可以抵扣,勘探局要求各二级单位60天内办理完本单位发票业务,超期无法退税。由于供应商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业的结算方式不同,或者协议的区别,发票达到时间不同,会影响退税。这就要求相关人员了解各国政策的差别,提前预防,规避风险。

3、按规定开具增值税发票的内容,以防无法退税。各国经营环境和政策不同,对增值税发票的内容也有要求。苏丹市场和外蒙出关手续不同,为了规避这部分退税损失,就必须在“取得增值税发票”加强控制,增强业务人员的成本意识,按要求开具发票,并有对错误发票及时处理的能力。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如果单纯依靠财务最后对已形成事实发票的调整和处理,那么造成的退税损失将无法弥补。而如果在物资组织流程和合同签订流程提前加以控制,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出口退税的额度。

二、强化暂估料管理,降低暂估风险

企业要根据税前扣除的确定性原则和配比原则,计算、申报并缴纳企业所得税,会计和税务的处理差异便由此产生。

1、企业所得税的问题。各单位会存在当月收到供应商原材料,但以后月份结算货款时,供应商才开具发票的情况;根据会计制度,收到材料当月应该暂估入库,下月冲回,按发票金额重新入账;在实际交易中,收到发票的时间往往在一个月以后,不可能在下月冲回,这种情况发生在年中,不会对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产生问题;如果原材料在年底暂估入库,该原材料进入生产流程,在本年度取得收益,需要结转本年成本,问题是耗用原材料使用的是暂估价格,但该材料的发票在本年度没有收到,就会产生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则会影响不同纳税年度的配比和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

2、暂估增值税的问题。企业的负债中没有这部分增值税,这样做的缺点是应付帐款户不能准确反映外欠款的金额。操作中,在做原材料暂估入库时,进项税金都没有考虑的,按照不含税的金额进行账务处理,没有把应付供应商的进项税金考虑进去。

3、材料成本差异的问题。在会计实务中,油田企业存在暂估入账的问题,期末在结转成本、分摊差异时,经常出现材料已入库而发票未到的情况,而且可能时间间隔会很长,这时如何计算成本差异率、如何处理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分摊问题显得很重要。然而《制度》并未明确规定计算成本差异率时是否包括暂估入账的部分。

油田企业对暂估材料的帐务处理都是按现行财会制度的规定处理的,没有确认其相应的材料成本差异。从理论上讲,货到单未到的材料,仓库验收部门和财会部门只能根据入库数量和计划单价确认其计划成本,无法确认其实际成本。这就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材料采购人员了解物资情况,掌握价格动态,对暂估价格做合理估计,减少材料成本差异带来的误差,真实反映财务情况。

在暂估料的处理中,一定要考虑会计处理方式对油田的影响和对会计人员的影响,尽量使油田的成本损失降到最低。

三、加强成本知识普及培训,以培训成本换取成长成本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石油市场竞争主体会进一步增多,竞争领域不断扩大,竞争环节从终端销售逐步向中上游延伸,形成国有石油公司、国际石油公司、民营石油企业和其他企业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多元竞争的市场格局,

这就需要加强各个环节中业务人员的责任心并提高综合素质、避免人为原因造成的成本损失。尤其在海外项目工作,一个人顶一担甚至数担重任,派往海外的财务人员除基本素质和能力要求外,对个人的综合能力要求也非常高,特别是财务人员,很难允许经历一般人才“犯错误-改正错误-犯新错误-改正新错误”的成长历程,一些认为不必对业务人员素质要求过高的观点,必然会导致比培训成本高得多的代价。

从培训的途径上,油田应该为业务人员提供经验交流的平台,人才的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但没有必要每个人员的成长都要为同一类事情付出代价,通过经验交流,才可能使业务人员以较低代价快速成长起来。

在全球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影响下,油田的成本压力持续加大,钻井技术及市场价格上可寻求的效益空间正在逐渐缩小,良好的成本控制与策划已经成为油田降低运营成本、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油田企业应当坚持打破思维定式,精细成本管理工作,以全员参与成本控制,强化全员节约意识的理念贯穿管理油田,必将挖掘大桶被掩埋的利润。

【参考文献】

[1]王建良.石油钻井的生产运作管理研究[J].科技资讯.2007(30)

[2]龙洁.我国企业海外并购面临的法律风险及对策[J].知识经济.2011(23)

[3]掌握核心力应对百变危机【J】中国石油企业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