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生物课堂的素质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关于高中生物课堂的素质教学

刘界斌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一高级中学刘界斌266108

【摘要】:在符合我国国情的情况下,合理开展素质教育离不开教室这块主要的阵地。我国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大约有20年的时间,学生的生活主要是在学校中的教室里度过的。高中的学习生活,是我国学生知识掌握最充实,又是最累的学习阶段。生物是高考必考的学科之一,又应该如何开展生物课堂教学呢?

【关键词】:生物课堂、兴趣教学、合理教学、素质教育、

作为一个中学生物学教师,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不管是新课的讲述、实验的操作、专题的讨论、还是复习课的知识串讲、习题演练、问题评析,都要以自身对生命的热爱,以生物学科特有的魅力,去感染学生,去激励学生!引导他们在中学整个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勤奋,去追求学业的辉煌,去创造人生的年华。长期的教学实践业已证明,“相互信任、相互信赖、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成功进行中学生物学教育的基本保证。”作为一个教师,必须不断地帮助和鼓励学生:立下远大志向,确定学习目标,树立必胜信心,学会顽强拼搏。要把理想教育、情感教育和意志的培养渗透到具体的、常规的学科教学实践活动中,融会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一、加强培养中学生良好的生物课堂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一个没有目的的学习。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生命是怎样诞生的?生命向哪些方面发展?我国在基因工程方面有那些主要的贡献?生男生女是由谁决定的?为什么美国的生物圈二号没有成功?人类能在月球上能生活么等等。通过一些现实生活和科技发展的问题,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探究问题的热情。

二、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这是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在新的课改下,高中生物教材主要从非生物界到生物界这个顺序揭示了这个根本观点。无机元素组成有机元素,有机元素有机结合在一起组成细胞。以细胞为基本单位的奇妙而多彩的生物世界,其组成的元素和化合物,即与非生命世界有普遍的联系,又有重大的区别,尤其是组成细胞的有机分子,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具有多种生命功能的的糖类和脂质。蛋白质、核酸和多糖又都是以特定的单体构成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为细胞的结构基础,演绎着或简约、或繁复的生命之歌。形成学生从分子水平上看待生命的物质性和生命物质的特殊性的认识,对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极为重要,无论是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还是处理个人或社会事物,都需要唯物主义的观点。

三、根据不同的章节和学生的实际,合理设计教学方案。

1、以做一定量的巩固练习,但不能拿“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采取“题海战术”,通过让学生多做题,多训练,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提高学生的成绩,以显示自己教学的水平。但长期如此,已经把学生训练成了做题的机器,不会思维的、没有头脑的机器。在真正踏进科学殿堂以后,这些人思维受到很大的限制,不敢越雷池一步,没有创造性思维,没有新的发现,没有开拓精神,不能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只能固守先人的成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要让学生去做大量的题目。对所做的每一道题,认真精选,对出的题量严格控制。学生做完题后,和学生一起探究如何改变出题的方向、考查点,做到举一反三。这种做法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实践证明,这种做法非常有效,也取得非常理想的效果。

2、创设新情景,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生物题是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生物题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本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为目的,在每堂课上,采取多变的教学模式,创设新的情景(也就是说,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社会热点,创设性情景),引导学生去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质。

作为一个学科教师,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期望自己的学生个个都立下学习生物学的志向,但却有可能也有必要在普遍提高学生生物学素质的同时,让一些热爱生物学的学生脱颖而出。

四、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主体地位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参与意识、独立思考和创造才能。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必须依据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认识规律,在每一个环节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创造参与的机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才能。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独立进行观察分析或实验操作,并能在信息交流中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如在实验探究法这种教学方法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在:(1)以学生实验为核心组织课堂教学,学生始终置身于亲自动手实验和积极思考的学习情境中,既要动手操作,又要动眼观察,还要动脑思考,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2)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独立性,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并通过实验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教学的过程体现出生物科学的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进行假设,实验设计,实验操作,观察和测量,分析现象或数据,得出结论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初步了解了实验科学的探究过程和科学家的工作方法,而且培养了对科学的兴趣,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断追求新知识的精神和合作精神,提高了科学素质。

素质教育在光合作用中的实施,只是在生物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的一个侧面。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希望和广大同行共同探索,不断创新,走出一条在生物教学中实行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总之,一个不断追求成功的教师,必须要有“依然是一如既往地认认真真、踏踏实实,仍然在默默无闻地辛勤耕耘、有苦有乐”的教学体验,才有信心、有能力带领着一届又一届的学子,勤勉艰辛地走过崎岖的小道,执著、坚定地走向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