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课导入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小学语文新课导入方法

姜艳银

姜艳银(指导老师)黄晶晶(湖南省武冈市马坪中心小学)

摘要:在小学阶段,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是小学生主要学习的科目。然而对于语文这一学科来说,它既不像数学那样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又不像英语学科那样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强化记忆复习就可以得到领悟。小学语文新课讲学需要小学生融入自己的情感还需要长期的语文知识积累,更需要深刻的情感体验。新课导入方法一旦得当,便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也为一节课的导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新课导入不仅需要技巧,还需要合理安排导入的时间与方法,以此来达到让每个学生理解全文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导入;方法;学生;课文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9-206-01

引言

新课导入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一节课是否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奇心理重,十分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十分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根据小学生的这些特征,小学语文老师有针对性地设计小学语文新课的导入,这样就能很快地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调动他们的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最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良好的新课导入方法是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的基本功之一。

一、故事导入法

根据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小学生对故事十分感兴趣。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可以恰当地运用与课文有着紧密联系同时十分趣味的故事导入课堂新课内容。这样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例如:在讲解《狐狸与乌鸦》一课时,老师可以借助讲解故事保留悬念的方法导入:很久以前,在一片十分茂密的森林里,一只饥饿的狐狸出来寻找食物,这时来到了一棵大树下,一抬头看到了一只乌鸦嘴里叼着一块大肥肉,它馋得口水直流三千尺。但是问题来了,他们一个在树上,一个在树下,可是最后的结果竟然是:乌鸦嘴里的大肥肉却到了狡猾的狐狸的嘴里。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怎么回事吗?那就跟着老师一起走进课文吧!

二、猜谜导入法

虽然小学生的年龄十分小,但是他们极其聪明。他们不仅活泼开朗,还好奇心理特别重。他们对猜谜语有着浓厚的兴趣。老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对猜谜语的兴趣,将新课导入的内容与猜谜语的形式相融合。这样既可以增长学生的见识,开发他们的天马行空的思维,又能引导学生快速地进入新课内容,以此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画风》这篇课文时,老师提前给学生出了一个谜语:“看不见,摸不着。花儿见它点点头,小树见它弯弯腰。”如果你们想知道答案,就开动你们的脑筋大胆积极地思考,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三、音乐导入法

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曾经说过:“音乐可以让人的灵魂迸发出明亮的火花。”音乐就是行走地艺术,是流淌着灵魂的艺术。聆听音乐不仅可以增长见识,还可以开拓学生的眼界,产生共鸣,还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冶情操和启发思维。美妙的音乐,可以让人的心情变得舒服畅快,如沐春风,宛如一股清泉,慢慢淌入我们的心田。因此在导入新课时,老师如果运用这种方法,让学生亲耳感受并且聆听与新课相对应的音乐,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从而达到入情入境的课堂效果。例如:在讲解《找春天》这一篇新课时,上课前让学生亲身感受聆听《春天在哪里》这首歌,那清脆的歌喉,那美妙的歌声,那优美的歌词,可以一下子吸引住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带入了那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生机勃勃的春天里,这对于活泼的小学生来说是一种美的享受。

四、表演导入法

“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因此,可以在导入新课的时候,根据学生爱玩的天性特点,运用表演的形式导入新课,发挥他们喜欢玩游戏、善于表现自己的特点,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表演活动。让学生在表演活动中,找到学习的兴趣,带领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课文,收获寓教于乐的效果。例如:在讲解课文《自己去吧》前,让两个学生分别扮演“鸭妈妈”和“小鸭子”并且戴上它们的头饰,即兴表演一段小鸭子不听鸭妈妈的话,整天只知道玩耍,不学本领的情景故事。表演结束后,参加表演的同学十分兴奋,观看表演的同学更是慷慨激昂,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这时老师借此机会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关于另一只小鸭子的故事?它又是怎样做的呢?大家想知道吗?”这样导入新课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热爱学习语文。

五、结语

总体来说,新课导入是一堂好课的开端,目的就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兴趣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新课导入要注意方式方法,并且要合理的安排导入时间。新课的导入方法数不胜数,十分之多。总之,导入得有方法,但它没有定法,重在总结方法。但无论用哪种方法导入新课都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效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让学生成为学习上的主导者。让学生把语文学得有滋有味,其乐无穷,让语文课堂变得异彩纷呈。因为自信是对做任何事的必备良药,对语文的学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容易遇挫而丧失自信心,所以老师应该多鼓励学生,适当的时候给予表扬。他们得到老师的夸赞,就能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才是一堂新课的完美导入。

参考文献

[1]莫媛.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活起来[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0(8).

[2]张子云.如何营造快乐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J].学周刊,2011(27).

[3]张佛代.浅谈如何营造轻松的语文课堂氛围[J].新一代(下半月),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