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多媒体条件下的教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1

论多媒体条件下的教案

王永红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坪垭中心小学746013

摘要:在信息时代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在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过程中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现阶段的多媒体技术,主要指以计算机数字化技术为主,使教学内容从静态教学转变为动态的交流,比如通过视频、图片、文本、声音等多媒体手段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也更有利于教学。基于此,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探讨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旨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语文教学教学设计

一、前言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信息技术,它可以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的形式组合信息,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以支持一系列交互操作。传统的教学体系由三个要素组成:教师、学生和教科书。在现代教学环境中,还增加了一个元素,这是教学媒体。然而,这些教学要素并非简单地、孤立地拼凑在一起,而是通过相互作用形成有机整体。研究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对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的价值,使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课堂中发挥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设计

本文以讲解《钱学森》为例,进行了以下教案设计。

1.活动目标。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全方位展示钱学森的一生,让学生学习钱学森严谨的学术态度以及深深的爱国情怀;让学生查阅与钱学森有关的故事,以提升语文课堂的活跃度。

2.活动资源。语文课本中的阅读资料;学生搜集的相关资料;多媒体实例展示资料。

3.活动过程。

(1)教学导入。

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钱学森是谁吗?你们是否听说过与他有关的故事?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钱学森。

小结:同学们已经通过简要介绍了解了钱学森。我知道每个人都想知道更多关于他的事迹,作为中国著名科学家,他毕生致力于祖国,他无私的奉献精神使我们拥有自己的航天技术并拥有自己的导弹。因此,我们应该带着崇敬之情去认真阅读《钱学森》这篇课文,学习他的伟大精神。

(2)自主学习。

引导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这篇文章中每段的主旨大意是什么?这篇文章整体上又在向我们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小组讨论:钱学森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中的钱学森有着什么样的品质?我们应该学习钱学森的什么精神?

回答问题:每个小组成员要选出一名代表来回答小组讨论后的最终结论,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教师总结:通过多媒体课件对学生讨论的问题进行总结,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认识。

(3)知识拓展。在多媒体教学设计中,教师应遵循相应的原则,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空间,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多媒体教学的不利影响,为学生创建更好的课堂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师应继续丰富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增强小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感受到汉语言文化的深刻性,感受中国知识在交流和互动过程中的魅力,更好地适应未来发展学生的需求。

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工作,设计更多高质量的语文课件,为未来小学生的语言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保持语文教学的全面性。小学语文教师应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保持语文课堂内容的全面性,增强小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提升语文教学的新颖度。新颖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小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需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做好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教学的优势,让学生在多媒体的指导下掌握与语文相关的知识内容,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3.增强语文教学的情境性。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提高语文教学的语境环境,使学生具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提高他们的文章感知能力,最终实现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目标。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做好多媒体课件设计,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以达到课堂教学目标,满足不同学习需求。当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汉语课堂教学时,还必须保持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增强教学的新颖性,激发小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另外,教师必须不断增加汉语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增强汉语教学的乐趣,让学生感受到中国知识的魅力,同时提高汉语阅读能力,掌握更多科学的语言学习技巧满足他们未来的语文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李文思多媒体环境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设计及应用分析[J].课外语文,2018,(7):178。

[2]任凌云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设计与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7):60-62。

[3]王宝萍多元视角下的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分析[J].中华少年,2018,(30):4。

[4]王辉亚《唱脸谱》多媒体教学设计与反思[J].大众文艺,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