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GFR2、NRP-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2

VEGFR2、NRP-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分析

毕晨明

毕晨明

桐庐县中医院311502

【摘要】目的:对VEGFR2、NRP-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5月到2014年10月在我院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的NSCLC石蜡包埋标本62例以及10例肺组织良性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法对VEGFR2、NRP-1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对其表达与NSCLC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62例NSCLC患者VEGFR2高表达率为(80.65%),NRP-1高表达率为(67.74%),两者在肺良性组织中表达均为阴性,与肺良性组织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R2、NRP-1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增高,对NSCLC的诊断和预后指导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VEGFR2;NRP-1;非小细胞肺癌(NSCLC)

【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4-234-01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命。NSCLC是常见的肺癌类型,其预后比较差,以手术为主要的治疗方法,肿瘤术后转移是NSCLC治疗失败和死亡的常见原因[1]。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开展了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VEGFR2在NSCLC组织中表达增高,除此之外,亦发现NRP-1在胃癌、乳腺癌以及NSCLC等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增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本研究选择我院NSCLC石蜡包埋标本62例以及10例肺组织良性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法对VEGFR2、NRP-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5月到2014年10月在我院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的NSCLC石蜡包埋标本62例以及10例肺组织良性标本,患者的年龄介于42~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6士6.8)岁,发病时间介于3个月~2年不等,平均发病时间为(12.89士0.98)月。纳入标准为:(一)62例为确诊为NSCLC的患者,10例确诊为肺组织良性的患者;(二)年龄介于40~70岁之间;(三)无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患者的病情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主要试剂

VEGFR2抗体-美国Anbobio公司,DAB试剂盒-中杉金桥,NRP-1抗体-美国Epitomics公司。

1.2.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2]

将制成4pm厚的连续标本蜡块切片在60℃下烤2小时,然后进行VEGFR2、NRP-1免疫组化染色。将滴加有适量3%H₂O₂的脱蜡切片置于37℃恒温箱中进行10min封闭,经PBS洗涤后放于室温下进行冷却,再次PBS洗涤后滴加一抗。将1:200稀释的抗VEUFR2抗体以及抗NRP-1抗体放于4℃冰箱中孵育过夜,次日滴加IgGHRP多聚体后于恒温箱中进行20min的孵育,依次PBS洗涤DAB显色,将各组同一批染色的标本以PBS替代一抗作阴性对照。最后对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测。

1.3结果判定标准[3]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分别经由2位有经验的病理医师进行评价。VEUFR2和NRP-1主要在肿瘤细胞以及肿瘤间质血管内皮细胞的胞质及细胞膜上表达,若出现棕黄色颗粒则为阳性。随机在切片镜下选择5个高倍视野并计数100个细胞,对各个视野中阳性细胞的百分率进行计算,即为该切片的阳性细胞百分率。0分:无阳性细胞为;1分:小于30%,2分:30%~70%之间;3分:大于70%。以大多数切片呈现的染色特征做为染色强度标准,0分:无染色,1分:染色淡黄,2分:棕黄色,3分:棕褐色。结果以阳性细胞百分率计分和强度计分相加的总分作为判定标准,0分-阴性,1~2分-弱阳性(+),3~4分-中度阳性(++),5~6分-强阳性(+++)。评分小于2分为低表达,大于2分为高表达。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患者NSCLC组织中的VEGFR2、NRP-1表达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以t检验或χ2检验表示组间差异,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免疫组化结果

在62例NSCLC患者中有50例患者VEGFR2为高表达,高表达率为(80.65%),12例患者为低表达,VEGFR2在1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表达均为阴性,两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62例NSCLC患者中有42例患者NRP-1为高表达,20例患者为低表达,高表达率为(67.74%),NRP-1在肺良性病变组织中表达均为阴性,两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免疫组化结果[n(%)]

3讨论

NSCLC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近年来肿瘤分子生物学发展迅速,对NSCLC的发病机制有了新的认识[4]。

VEGFR2为主要分布在血管内皮细胞的VEGF特异性受体,与VEGF特异性结合后通过一系列后续反应使血管内皮细胞分裂、增殖、迁移增多,从而促进肿瘤的生长。本研究中62例NSCLC患者VEGFR2高表达率为(80.65%),在肺良性组织中表达为阴性,与肺良性组织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arrillo等关于VEGFR2在恶性肿瘤细胞中表达的报告相符。NRP-1存在于肿瘤细胞及肿瘤血管内皮细胞上,主要在上皮源性的癌细胞中表达,在肺癌、食管癌等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均增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5]。本研究中62例NSCLC患者NRP-1高表达率为(67.74%),在肺良性组织中表达为阴性,与肺良性组织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实验结果显示,62例NSCLC患者VEGFR2高表达率为(80.65%),NRP-1高表达率为(67.74%),两者在肺良性组织中表达均为阴性,与肺良性组织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VEGFR2、NRP-1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增高,对NSCLC的诊断和预后指导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荣.蒋晓东.乔云.等.不同肺癌细胞株中VEGFR2mRNA表达的实验研究[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3,18(10):879-881.

[2]蒋晓东.戴鹏.宋大安.等.HIF-1a,VEGF,VEGFR2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临床肺科杂志,2012,16(3):383-388.

[3]刘宏侠.NRP-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实用预防医学,2012,18(10):1941-1943.

[4]周冬.神经纤毛蛋白-1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2,36(4):263-266.

[5]丁曼华.刘亮.刘毅.人非小细胞肺癌VFGFR2和NRP-1表达意义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4,21(11):841-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