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痰热壅肺型咳嗽的临床疗效观察

/ 2

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痰热壅肺型咳嗽的临床疗效观察

王婷婷王海平江丽红毛黎明邵慧

王婷婷王海平江丽红毛黎明邵慧上海市嘉定区中医院上海201800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痰热壅肺型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临床诊断为痰热壅肺型咳嗽的患儿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50例)及药物治疗组(50例),针刺治疗组采用针刺四缝穴治疗,药物治疗组用消积止咳口服液治疗,治疗后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针刺治疗组临床有效率略优于药物治疗组(P<O.05)。结论: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痰热壅肺型咳嗽的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四缝穴;小儿;痰热壅肺型咳嗽【Objective】toobservethesifengpointacupuncturetreatmentofinfantilephlegmheatindicatestheclinicalcurativeeffectoftypelungcough.Methods:100casesofclinicaldiagnosedsputumheattypeindicateslungcoughwererandomlypidedintoacupuncturetreatmentgroup(50cases)anddrugtreatmentgroup(50cases),sifengpointacupuncturetreatmentgroupusingacupuncturetreatment,thedrugtherapygroupwastreatedwithnegativecoughoralliquid,comparisonandanalysistheclinicalcurativeeffectaftertreatment.Results:theacupuncturetreatmentgroupclinicalefficientslightlybetterthanthedrugtherapygroup(P<o.05).Conclusion:sifengpointacupuncturetreatmentofinfantilephlegmheattypeindicateslungcoughhasacertainclinicalcurativeeffect.【Keywords】sifengpointPediatricphlegmyheattypeindicateslungcough【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08-064-02

本次研究正是根据“健脾化痰”这一理论,将针刺四缝穴与小儿痰热壅肺型咳嗽合理契合在一起;临床实践中发现用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痰热壅肺型咳嗽有一定疗效,报告如下:研究方法:1.病例来源:所有病例来自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儿科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门诊及病房病人。

2.诊断标准:

2.2.1西医诊断标准:[1](1)大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2)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初为干咳,以后咳嗽有痰,常伴有发热等症状;(3)肺部听诊可闻呼吸音粗糙,或有不固定的散在干罗音和粗中湿罗音或有固定的细小水泡音或伴有哮鸣音;(4)胸部X线检查:可正常或有肺纹理增强,肺门阴影加深;(5)可有特殊的过敏史或家族遗传史。

具备2、3项,结合1、4、5项即可诊断。

2.2.2中医痰热咳嗽诊断标准[2](1)多或痰黏稠或色黄、不易咯出;(2)或伴发热、咽部红肿或疼痛或鼻塞流涕、涕黏稠或色黄;(3)或伴口渴,烦躁不安,小便黄少,大便干结,舌红;(4)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指纹青紫。

具备1、4项,结合2、3项即可诊断。

3.纳入标准:(1)年龄3-12岁者;(2)符合中医痰热蕴肺型咳嗽诊断标准,无发热者;(3)血常规基本正常;(4)肺部听诊呼吸音正常或粗糙;(5)肺炎、急性支气管炎患儿经抗感染规范治疗后,符合中医痰热蕴肺型咳嗽诊断标准者;4.剔除标准(1)不符合入选标准的受试者;(2)体温>37.0℃者;(3)血常规:白细胞>10.0*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参考值者(4岁以下>40%,4岁以>70%,),超敏C反应蛋白大于10mg/L者;(4)伴有其他系统疾病者;(5)不能排除其它类型的咳嗽类疾病者(如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肺炎等)。

5.症状及体征量化评分标准:[3]5.1.主要症状量化评分标准咳嗽0分:无咳嗽;2分:偶咳,夜间或晨起出现,不影响日常活动及休息;4分:阵咳,夜间和晨起均可出现,活动后明显,略影响休息;6分:持续性咳嗽,夜间和晨起均明显,活动后加重,严重影响休息。

咯痰0分:无咯痰;2分:少痰或偶及喉间痰鸣;4分:有痰或时有喉间痰鸣;6分:痰多色黄而粘,或喉间痰声辘辘。

肺部听诊0分:呼吸音清;2分:呼吸音粗;4分:偶闻及干啰音或粗湿啰音;6分:闻及干啰音或粗湿啰音。

5.2.次要症状及舌脉量化评分标准(1)痰黄粘稠难咯有记1分;无记0分;(2)面赤唇红有记1分;无记0分;(3)口渴有记1分;无记0分;(4)舌质红有记1分;无记0分;(5)舌苔黄腻有记1分;无记0分;(6)脉滑数有记1分;无记0分;(7)大便秘结有记1分;无记0分;6.脱落标准(1)未完成试验自行退出者;(2)疾病进展或不良事件导致退出者;(3)指标资料不全者;(4)合并使用违用药物者。

注:脱落病例仍纳入疗效评价。

7.治疗方法:7.1研究分组:(参照2002年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医学统计学》中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针刺治疗组50例,药物治疗组50例,按照不超过20%的脱落率计算确立观察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产生120例受试者所接受处理(针刺治疗组、药物治疗组)的随机安排。随机化操作过程有专人负责,住院随机化结果的隐藏,随机分配到实施纳入临床研究的治疗控制之中进行管理。

7.2治疗方法:针刺治疗组:四缝穴位于双手第2~第5指掌面,第1、2节横纹中央,一侧4穴。操作方法:患儿四缝穴处皮肤常规消毒后,医者右手拇、食两指持住采血针针柄(型号:YZB/苏0842-2010),针刺时左手捏住患儿待刺的手指,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1分,立即出针,轻轻挤压针孔周围,挤出黄白色液体或少许血液,以挤净为度,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

同时嘱家长注意患儿针孔周围勿受感染。隔日治疗一次,第七天观察评分;药物治疗组:予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山东鲁南厚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70022),由山楂(炒)、槟榔、枳实、瓜萎、枇杷叶(蜜炙)、莱菔子(炒)、葶苈子(炒)、桔梗、连翘、蝉蜕组成,具有清热理肺消积止咳作用。用法:1岁,5ml/次;1~3岁,10ml/次;3~5岁,15ml/次;5岁,20ml/次;3次/d,连续服用6天,第七天观察评分。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

8.观察标准观察治疗前后各临床证候包括咳嗽、咯痰、咽痛、口渴、小便黄、大便干燥、舌质、舌苔等各临床症状的轻重程度以计分方法表示,按症状的显著或持续出现、症状时轻时重或间断出现、症状轻或偶尔出现、无症状分别计3、2、1、0分。各症状分别于治疗前后计分。

9疗效判定标准[4]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pide;治疗前积分]×100%。

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确定:(1)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2)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3)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4)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10.结果11.讨论本次临床观察说明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痰热壅肺型咳嗽有一定疗效,且略优于药物治疗组。

咳嗽在儿科临床十分常见。小儿外感咳嗽多以感受风邪为主,风为阳邪,化热最速,且小儿为纯阳之体,故小儿风寒咳嗽,大多时间短暂,入里化热,出现痰热壅肺之证;另外,小儿脾常不足,饮食喂养不当,致脾失健运,水湿内停,酿湿成痰,上渍于肺,肺失宣降而为咳嗽,痰从热化,出现痰热壅肺之证。因此在小儿咳嗽病中,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由于小儿的特有体质,痰热壅肺证是病程发展的常见阶段。“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这一证型的咳嗽与肺、脾两脏密切相关。这一阶段的治疗以“健脾化痰”为主。

四缝穴为经外奇穴,位于第2~第5指掌面,第1、2节横纹中央。《针灸大成》记载四缝与脏腑关系:食指与大肠、中指与三焦、环指与肝、小指与命门。这是通过心肾以达脾胃。

《小儿推拿广义》:食指与大肠、中指与小肠、环指与三焦、小指与膀胱。其治疗作用首载于明代的《奇效良方?针灸门》:“四缝四穴,在手四指内中节是穴。三棱针出血。”临床报道较多,以脾胃系疾病为主;本研究是在“健脾化痰”这一理论指导下进行,及验证了疗效,而且扩大了针刺四缝穴的应用范围。

该方法操作简易,安全易行,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减少药物使用,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但针刺四缝穴与药物配合治疗此类疾病是否能实现更好的疗效,需要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99-1200.[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6-77.[3]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M].北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2011:454.[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8.

来源期刊

系统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