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律”中进步,在“自律”中提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07
/ 2

在“互律”中进步,在“自律”中提升

陶根林

安徽省合肥市颐和佳苑小学230000

摘要: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把学生视为德育的主体,使德育从教育者的一味灌输、强制执行走向全员参与、互相教育,最终达到“自律”的目的,才是德育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德育主体性互律自律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把学生视为德育的主体,使德育从教育者的一味灌输、强制执行走向全员参与、互相教育,最终达到“自律”的目的,才是德育的终极目标。那如何才能使学生乐于主动“自律”呢?

一、诚心“互律”共同进步

1.家长和孩子的“互律”。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基础和补充,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孩子和家长相处的时间远远大于和老师相处的时间,在家长面前呈现的也是最真实的一面,家长的不同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到孩子性格的发展。老师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家长和孩子约定互相监督,对于对方做得不得当的地方要及时指出,态度诚恳地劝说对方。家长犯错了一定要及时改正,做好孩子的榜样。老师应该真诚地跟家长探讨教育每个孩子的方法,平时经常联系,指导家长如何跟孩子做好“互律”,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当然,在指导的过程中要理解和尊重家长,对于家长和孩子的点滴进步要及时表扬,给家长输送长期教育孩子的动力,让他们乐于用心和孩子“互律”。

2.老师和学生的“互律”。在低年级孩子眼中老师是神圣的,几乎是没有缺点的;在高年级孩子眼中即使发现老师有缺点,也敢怒不敢言。为了让孩子更有动力“互律”。老师可以跟孩子约定如果发现任课老师有不当言行,可以立刻指出来,孩子们肯定乐于参与。为了让他们在老师面前敢说敢为,必须让孩子们真心“悦纳”老师,让他们感觉老师像朋友,可以无话不谈。要想孩子真心“悦纳”老师,老师必须先真心“悦纳”孩子。平时还要特别注重诚信,说到做到,让孩子们觉得老师可信。尊重每一个学生,赏识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建立起一种亲切的、活泼的、健康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于真正做到和老师开心“互律”。

3.生生之间的“互律”。孩子们相处的时候展现的都是最真实的一面,针对他们的言行随时随地进行教育,比事后个别谈话或者在品德课上创设情境教育更有针对性、时效性。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生生全员参与,让孩子们都成为德育的主人,真诚地互相约束、互相教育。

放权给孩子们,让他们每个人都有教育同学的权利,见到同学的言行不当都要当面指出。为此可以事先在语文课和思品课上创设情景教给孩子教育同学的方法,说话要礼貌、真诚、注意语气等等。课后让孩子们模仿老师所教教育同学,同时让他们记录下好的言行和不好的言行,筛选出典型事例在班会课上集体教育。好的言行大力表扬,不好的让大家一起来评价。对于孩子们认知上的错误和做法上的不当及时指出并予以纠正,时刻注意提高他们的道德认知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明辨是非。

在帮助教育同学的时候要想让同学认同自己的说法,必须先要自己做好,因此孩子们在互相教育的同时也是在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

二、开心“自律”自我提升

1.循序渐进、及时表扬。试行初期,当孩子们之间发生矛盾后,我不去评说,让他们冷静几分钟,然后轮流分析自己的行为,哪些好、哪些不好。对于宽容大度的孩子大力表扬。试行中期,孩子慢慢能很快认识到自己错误的时候,我直接让孩子到一个安静的环境下花5——10分钟自己解决问题,解决好了,我再来问问是怎么解决的并进行相应教育,过后在班级表扬他们的处理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试行后期,孩子们已经不需要老师说什么,自己主动到一边去解决问题,事后汇报解决结果。

2.分享快乐、享受成功。老师在课上和课下都要留心观察孩子,只要发现孩子做了好事就让他跟全班同学谈谈做了这件事之后的心情,让他感受到做好事的快乐,并把这种快乐分享给其他孩子。如果发现有孩子做了不该做的事情我就让他说说做了坏事时候的心情,让孩子们感受到做坏事后的不安、愧疚。经过长期的对比,孩子们都能感受到良好言行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知道做好事是一种享受,从而能够开心地去“自律”。孩子们在享受“自律”的成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认知水平,慢慢懂得约束自己的道德行为了。

3.允许反复、宽容以待。孩子们还没有定性,不管是什么样的教育在他们身上都会出现反复性,要让孩子们明白这种现象很正常,不要气馁,坚持就是胜利。对于经常犯错误的孩子允许其反复性,宽容以待,但绝对不会放弃他,也不能姑息他,而是有针对性地加强个别教育。其他孩子和老师一起以耐心等待他,以诚心打动他。

总而言之,在诚心“互律”中“自律”,在快乐体验中“自律”,让孩子们善恶分明、嫉恶如仇,最终达到古人所崇尚的“慎独”的道德境界。诚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一路艰辛,少不了孩子们的努力,少不了家长的协助,更少不了我们老师的坚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张天宝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苏霍姆林斯基教育与自我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