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英语教学中的两极分化原因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八年级英语教学中的两极分化原因及对策

季永红

江苏射阳县陈南中学季永红

一、问题的提出

八年级英语教学承上启下,但是我们常常被以下教学情景所困扰:八年级学生中成绩分化很大,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失去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面对厚厚的英语教科书,一些学生不知所云,总体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

初中学生英语成绩的两极分化是一个普遍而又棘手的问题,一般从八年级上学期开始,甚至从七年级下学期就开始分化,严重影响到初中八、九年级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也给学生终生学好英语的美好愿望设置了严重的障碍。

二、问题的分析——英语教学中造成两极分化的原因

1.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学生升到八年级后,学习负担比七年级重,教材的内容也广泛、复杂得多,要求相应地有了提高,而学生放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减少。加上八年级的英语学习比七年级增加了一些复杂的词汇和语法,难度增加,因此很容易导致分化。

2.学生的心理变化迅速。到了八年级,学生在心理上表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的特征,在性格上,儿童和成人的成分都有,极不稳定。他们对老师的教育时违时从,对枯燥的说教和单一陈旧的训练方式不感兴趣,注意力也较难集中到学习上。

3.词汇量的不断增多。随着所学语言知识的增多、内容的加深,尤其是词汇量的持续增加,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力不从心。再加上受母语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利用拼读规则和构词规则去领会英语单词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上存在很大困难,因而觉得英语单词的拼读方法难以掌握,拼读技巧难以过关,学习速度不快。同时,由于记忆不得法,许多学生都感到花了大量的时间记单词,效果却不理想,词汇的遗忘问题很突出。

4.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不少教师要求学生背诵、默写、翻译等,使学生整天疲于应付,毫无兴趣可言。有些教师不注重挖掘各类教学资源中的听、说、读、写信息,如对教材插图所包含的信息的挖掘利用,对教学原声带的运用,而是以应付考试为目的,以试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试题以什么知识命制,教师就从教材中提取什么内容进行教学,只注重了迎合考试,急功近利。

三、问题解决的对策——教学中教师应采用的方法与措施

1.抓好语音教学。语音是英语教学的起点。但现在中考中略去语音过关题,致使语音问题在教学中不受重视,很多学生语音基础没打好,直接影响到对词汇、句型和语法的学习。学生往往不是按照读音规则记单词,而是借助汉字或想象出来的符号来记忆,停留在机械记忆层面。在加强语音教学的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元音字母的读音规律为重点,让学生掌握单词读音和元音字母的读音规律,熟记拼法,这是记忆单词的捷径之一。单词的读音包括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字母在单词中如何发音;二是如何确定单词的重音。对于前者,教师要重点讲授元音字母在重读闭音节中的读音规则,不但要求学生牢记这一规则,还要引导学生随时运用这一规则,避免出现学生孤立地死记读音、硬背拼法的现象。

2.运用情境教学,增强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对学习材料和内容的处理一般要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同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使他们的兴趣逐步升级。近几年中考突出考查学生在语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几乎每道题都提供了相对完整的语境,许多试题形式上是单选题,却不是以单句形式出现,而是用对话形式,学生只有积极参与到具体的对话之中,理解其具体语境,才能正确地选择答案。因此,在教学中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活跃课堂气氛,通过问答、对话、小组活动、复述故事、采访、游戏、表演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3.听、说、读、写要重“质”和“量”。进入课程改革以来,教师对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尝试作了许多值得称道的努力。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从多维的角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但我们也发现,课堂上学生听、说、读的时间较多,写的时间较少,甚至根本没有写的任务。针对这一现象,建议教师每周至少安排2-3篇写作练习。可以围绕单元话题,变换各种方式要求学生尽可能用学过的词汇完成文章。也可以在班内专门建立“优秀习作展示栏”,以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4.大胆舍弃,准确把握教材的语法编排体系。英语教师已习惯于把语法规则讲明讲透的教学模式,以前的英语教材也是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语法体系编排的。目前在语法教学中,有些教师仍然沿用旧的教学模式教授语法知识。这就出现了许多困惑,如“一两段对话,三四种时态,五六种句型,才七八个句子”,这是教材中大家抱怨最多的问题。教师不知从何讲起,讲到哪里,讲多讲少。为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于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要讲的内容太多,就抱怨课时不够,学生掌握的情况总是不理想。课程标准谈到要淡化语法,但并非不要语法,而是强调语法在具体语境中的灵活运用,教师要通过语境及时归纳语法。

5.积极实践,有效实施任务型教学模式。课程标准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教师应避免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教学方式。教师要按照任务型的教学理念和要求设计任务,可以按照教材提供的任务项目,或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设计任务。我们发现,在使用《牛津英语》时,广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自觉用新理念指导教学行为,对任务型教学模式有不同程度的理解。但教师在布置任务和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任务时,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1)要扩大语言输入量。教学中存在严重的语言输入量小、节奏缓慢的问题,造成学生在输出时困难重重。我们知道,英语学习是在前进中提高,在提高中不断夯实基础,绝不可离开数量讲质量。这就要求教师课下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特点,补充相关的丰富的语言材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课堂上尽可能采用高密度、快节奏、大容量的互动式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2)要进一步加深对“任务”的理解。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不能只根据教材照搬照做,而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时间等综合情况来设计符合教学目标、学生认知水平以及学生感兴趣、易于操作且有助于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形成的任务。

6.正确认识教材的作用,活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在“调”、“改”、“增”、“删”、“组”(重组)五个字上下工夫。例如:教师可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单元之间的调整,把单元与单元之间的相关内容(譬如打电话、问路和看病等)进行整合,有助于学生更有效地构建知识体系;二是单元内的调整,根据单元内知识的逻辑顺序,对教学内容作重新调整,从而更好地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及时拓展和补充教学内容。

当前,中学英语课堂教学重“精”轻“泛”,可理解性语言的输入量十分有限,严重制约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延伸和适当的补充,可引导学生记忆单词,扩大词汇量,使他们成为高效的学习者;适时增加相关的阅读和写作训练,或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展开讨论。现行教材中的有些课文内容略显枯燥乏味,此时,教师不能受制于教材和教参,而应设法使静态的文字变成动态的交际活动,使学生在运用中学习语言,在创设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

7.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先预习再学习,先复习再练习,非常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有必要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说明要求,指明方法。课堂上,更要时时检查预习情况,对认真预习、能与教师流利对话、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随时予以表扬;对疏于预习、在课堂问答中每每张口结舌的学生,则予以适当的批评。还可以开展“课前口头表达”活动,如演讲、对话、朗读、情景表演、课文复述等,内容不限,长短由己。此外,学习英语讲究眼到、耳到、口到、手到,更讲究心到,要好疑、善思,这种习惯要靠后天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