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综合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甲状腺结节综合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李萍

(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内二科河南商邱4761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甲状腺结节综合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至2012年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一组和二组,每组人数各40人。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一组的治疗方法是服用西药甲状腺素片,二组的治疗方法是在使用甲状腺素片的基础上,加上中成药夏枯草。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分析两者的疗效。结果:一组中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不良反应要比二组人数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用药治疗甲状腺结节疗效较好,复发率较低,应该在临床治疗当中加以推广。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西药,重要,综合药物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9128-6509(2015)12-0014-01

甲状腺位于人体甲状软骨的下方,分为两叶,分别位于左右两方[1]。甲状腺结节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它并发的原因是由于甲状腺增生,严重更会进一步患上甲状腺腺瘤甚至是甲状腺癌。因此,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对症下药,才能够有效防止甲状腺结节的病情不断恶化[2]。关于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中药和西药两种治疗方法。其中西药治疗具有时间长的特点,因此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影响也比较大,不利于疾病的恢复。而中药的疗效较慢,同样也不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本院建议采用综合性药物治疗,由浅入深、由外到内进行治疗渗透。本文将该治疗方法进行对比总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至2012年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5例,女45例。平均年龄为(46.1±2.5)岁。其中良性的有65例,恶性的有15例。平均病情为(2.5±1.3)年。两组人员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一组患者服用甲状腺素片,服药份原则是每次8-10毫克,在治疗的过程中逐渐增加剂量,并尽量控制在50-118mg/d左右。服用的次数为:每天早晚两次,15天一个疗程,共30天。

二组患者除了服用甲状腺素片之外,还要加上夏枯草药膏进行治疗。其中甲状腺素片的服用量为每次8毫克,并逐渐增加用药量。2011年至2012年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再此基础上,加服夏枯草,剂量为每次9克左右,每天2次,15天一个疗程,服用30天。经过两个疗程的服用之后,经过化验检查以及超声诊断等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效果的检查。

1.3观察指标

随访患者,记录两组患者在用药的相同时间内发生不良反应的现象以及人数比例。对于治愈1-1.5年的甲状腺结节的复发人数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处理

对于两组患者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的统计软件进行分析。P<0.05,统计为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经过治疗之后,甲状腺结节患者不良反应体现为:内分泌失调、甲亢、恶心、呕吐等几个方面,其中一组不良反应的比例要比二组要高。见表一

表一:两组患者治疗之后不良反应的情况

3讨论

甲状腺结节是女性和老年人群中的一种常见的疾病[3],甲状腺结节会导致对周围的气管、血环进行压迫,从而影响到人体气体的交换和血液循环[4]。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就会进一步加深,并逐渐演变成癌症。经过研究和讨论发现,对甲状腺结节进行中西结合治疗,采用西药甲状腺素片以及服用中药夏枯草药膏治疗甲状腺结节比单使用西药治疗的疗效更好。单纯使用西药会导致患者的内分泌和消化系统影响过大,增加了患者的负担,长期使用此类药物也会导致甲状腺分泌功能的退化,不宜长期使用[5]。而中药夏枯草药膏的作用是用于散结合消肿,对于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有一定疗效,再加上中药性温和,对人体的副作用不大,将夏枯草药膏跟西药甲状腺素片结合进行治疗,有着明显的治疗效果。另外,夏枯草药膏的散结、消肿功能能够有效缓解甲状腺肿大的问题,经过夏枯草药膏的逐步调理,能够使甲状腺肿大和消肿达到最大的平衡点,从而有效地抑制病情。再加上甲状腺素片的使用,便能够很好地进行治疗。另外,夏枯草药膏也可以作用于其他的治疗部位,从而达到更加好的治疗效果。综合性药物治疗对于内分泌系统或者消化系统的影响较小,因此复发率比较低,同时也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一个好方法[6]。另外,根据相关的研究发现,引起甲状腺因素也很多,常见的有地方性缺碘、基因的突变、激素合成受阻等原因。针对这种现象,医护人员一定要积极寻找病因,对症下药,从而找到更加有利于人体治疗的方案,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杜拇磊,橱卫平,鄙堂雷.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研究进展Ⅱ[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0.16(5):4-6.

[2]曾卫平.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手术对比分析[J].右江医学.2010.38(1):7.

[3]孙瑞.不同方法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2):72-73.

[4]庞辉.结节性甲状腺肿外科治疗217例分析[J].河南外科学.2010.16(03):29.

[5]左云海,张婷婷.甲状腺结节细胞学与组织病理学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0):134,139.

[6]李欣,吴震宇.减少甲状腺手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附236例)[J].浙江临床医学.2007.2(03):354-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