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左心衰优化急救护理措施的急救效果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1-11
/ 2

急性左心衰优化急救护理措施的急救效果影响研究

刘丽

哈尔滨市急救中心150056

【摘要】目的:探究优化急救护理措施对急性左心衰的急救效果,为急性左心衰的急救提供参考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之外再采取优化急救护理措施。记录两组患者对个人病情的知晓情况、对治疗的依从情况、救治成功率和患者出院6个月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评定两种护理方法对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作用。结果:观察组中患者对病情的知晓率和依从性分别为91.7%和88.3%,两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的76.7%和6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6个月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平均为(60.2±3.3),对照组出院6个月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平均为(48.5±3.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优化急性左心衰急救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也有利于患者出院后日常生活活能力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急救护理;措施优化;疗效

急性左心衰的发病具有发病快、进展快、死亡率高等特点,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患者会在发病后的几小时内由于心肌收缩力骤然减弱而猝死。因此,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是治疗该病的根本,而快速、合理、有效的急救护理是提高救治率、降低患者死亡率的一大保证[3]。现就急性左心衰优化急救护理措施的急救效果影响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对其诊断均符合急性左心衰诊断标准,且全部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将120例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中,男29例,女31例,平均年龄(63.5±2.4)岁,;对照组中,男30例,女30例,平均年龄(62.9±2.1)岁。两组年龄、性别等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采用相同的急性左心衰临床救治程序,具体操作如下:接诊护士按照医嘱安排患者卧床休息,做好急救前的辅助工作,完成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及抽血化验等程序,待医生确诊后送急救室进行急救[1]。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之外再采取优化急救护理措施。首先,护士熟悉各项操作,在短时间内判断患者病情并采取急救措施。其次,启动急救护理小组,相关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实施急救。对一般患者给予低流量(每分钟1-2升)吸氧,急性肺水肿患者给予面罩高流量(每分钟6-8升)吸氧,在此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派专业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该病相关知识,消除患者及家属紧张、焦虑情绪等[2]。再次,做好后续护理工作,待患者病情稳定后,继续监测其生命体征。最后,对卧床患者协助其四肢活动,指导患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1.3评价指标

通过调查问卷,测定两组患者对自身病情的知晓情况,测出知晓率。评定治疗期间患者的依从性情况,将其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完全依从即,患者完全遵从医嘱;部分依从即患者治疗及用药不完全遵从医嘱;不依从即患者自行停药、间断用药等。急救结束后记录两组患者救治成功率以及评价患者出院6个月后的日常生活活动量表,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则表示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越强。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调查问卷数及治疗期间的数据记录的统计,两组患者对个人病情的知情情况、对治疗的依从情况及治疗成功率,如表1:

注:依从情况为完全依从与部分依从之和

观察组中患者对病情的知晓率和依从性分别为91.7%和88.3%,两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的76.7%和6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为96.7%,对照组的救治成功率为86.7%,观察组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情况如表2:

观察组出院6个月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平均为(60.2±3.3),对照组出院6个月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平均为(48.5±3.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采用了优化急性左心衰急救护理措施后,患者及其家属可以清晰了解患者的病情,患者能够参与到疾病的治疗中,保持良好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的治疗及护理工作者的护理,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以护理小组为单位实施护理,目的明确,分工到人,极大地提高了救治成功率。在对比患者出院6个月后,接受了优化急救护理的患者,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提高,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优化急救护理是一个分工合作的系统过程应当在日常中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演练,通过相应的考核,使每位护理人员掌握优化急救护理的流程并且熟练应用,从而最大限度的缩短急救时间[4,5]。

综上所述,对急性左心衰患者采用优化急救护理措施救治,临床效果明显,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邱定荣,陈笑银,陈娟,等.慢性心衰中西医结合护理门诊管理模式效果的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4):2392-2394.

[2]杨丽珍,蒲宏伟,郑瑞花,符气炳.优化急救护理干预措施在急性左心衰患者急救中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4,32:115-118.

[3]徐霞,徐标.优化急救护理对急性左心衰患者急救效果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0):88-90.

[4]郭金玉,李峥,康晓凤,等.心力衰竭自我护理指数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测[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7):653-655.

[5]冯翠娜,李艳玲.优化急救护理措施对急性左心衰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学装备,2014,S2:54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