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乘法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1

如何开展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乘法教学

葛军

安徽省定远县池河镇第二小学233240

摘要:小学六年级的乘法教学是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方法来开展相关教学,确保学生牢固地掌握相关知识。

关键词:分数乘法练习计算应用

分数乘法是小学六年级数学课程的重点之一。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直观感悟,从已学知识出发,通过基础的迁移和扩展,充分理解分数乘法的原理和意义,以及充分掌握分数乘法的各个定律和运算技巧。

一、基础铺垫,知识引入

分数乘法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较新的知识,因为以前学习的都是整数的运算,分数却是刚刚接触。但也不算完全陌生,毕竟之前已经对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所以,教师在开展分数乘法的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种优势,从分数的加法来引入分数的乘法。可以先给学生展示一些类似于“++=?”这样的问题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很容易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整数的乘法,进而想到是否分数也可以这样运算,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就很好开展了。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和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再汇总反馈整个小组公认的思维过程和结果。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来给出正确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思路。讲解计算过程时,速度要稍慢一些,一点一点耐心地讲解计算的详细过程,并不时观察学生的反应,一旦发现学生有听不懂的地方,就要回过头来再讲解一遍,确保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计算过程。

二、巩固练习,独立计算

充分的练习是学生能够独立计算的基础。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出几个典型例子,给学生几分钟解题以作为课堂练习。大部分的学生都做完后,教师可以请几名学生到黑板上写出自己的解题过程,然后教师进行批改,指出每位学生的正确和错误之处。最后再讲解一遍正确的官方解题过程,以供学生们比对自己的做法。有些学生的做法也是正确的,只是可能不太简便,教师也要及时提出,告诉学生一道题有很多种解题方法,条条大路通罗马,只是在平时做题时可以尽量选择最简便的方法。当然,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后多思考一道题的不同解法,以开拓学生的思维,而不至于形成思维定势,完全丧失了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三、混合运算,熟练掌握

很多学生都不免遇到这样的问题:单独进行分数乘法的运算时可以算得很快而且正确,但一旦遇到加、减、乘的混合运算时就茫然不知所措了。教师应该注意到学生所面临的这一问题,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难点。教师可以在课后布置适量的混合运算的题目,由易到难的题目类型都要涉及到,循序渐进,让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且强调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然后在第二天的课堂上集体订正,仔细讲解同时有加、减、乘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让学生自己找出自己的错误并订正。然后再在课堂上布置几道题,让学生再次尝试练习,教师在学生做题时巡视,并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单独指导。最后抽几位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过程,教师写到黑板上,再和学生一起集体点评解题过程是否正确。经过多次的练习,学生就可以较好地掌握混合运算的方法了。

四、知识进阶,简便算法

在学生有了一定的独立解题能力之后,简便算法可以在平时的作业和考试中给学生节省大量的时间。但是,由于简便算法的思维方式一般都比较跳跃,有些难以理解,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形象生动、数形结合地让学生充分理解这些简便算法。“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在整数中的运用颇多,它们也同时适用于分数的运算。教师在上课时可以通过一些典型例题来向学生展示这三个定律的具体用法。比如“××”可以通过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即“××”,使得运算过程大大简化。再比如说“××”这个式子,可以通过结合后面两个乘数,即“×(×)”来使计算简化。还有“×+×”可以通过变换成“×(+)”来简化。课后还可以布置一些比较有挑战性的计算题给学生,让学生回家后充分思考,想出多种不同的解题方法,并选出自己认为的最简便的一种方法。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便于分数乘法教学的开展。

五、应用生活,解决问题

任何运算都不是脱离实际问题而存在的,学生前期对各种分数乘法知识的学习和解题方法的练习都是为了最后解决数学问题而做铺垫。教师应该在学生理解分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教会学生分析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并适当地借助图形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教师的教学过程大概可以按以下步骤展开:首先带领学生仔细审题,再将题目中的有关数字罗列出来,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然后进行列式计算,最后帮助学生检查解题过程是否有遗漏等,来完成一道应用题的解答。要鼓励学生多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参考文献

[1]庞烨铃《注重课堂巡视,实现高效教学》.2016年5期。

[2]尹士月《如何提高数学解题中的审题能力》.2011年19期。

[3]马华《求同存异,纵横思考——关于简便计算教学教材的研读与思考》.2014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