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提问设计,赢在教学起点——浅谈如何创新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创新提问设计,赢在教学起点——浅谈如何创新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候玉兰常春胜

湖北省枣阳市太平镇一中441206

摘要:本文主要从语文教学提问设计进行分析,对语文教学的提问方法进行创新,希望可以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

课堂提问是师生之间进行互动的主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提问艺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语文教学的进展。恰当的提问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语文教学氛围,还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实现教学目标。从目前语文课堂提问的状况来看,教师提问的具体问题还存在一定缺陷,给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造成了很大影响,必须及时解决。

一、把握语文教学提问的原则

初中语文教师在提问的时候,一定要以课程进展内容为基础,让学生在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可以遵循以下原则:

1.系统性提问。问题的设置必须以文本内容为基础,设计出系统性问题,不能就自身的想法随便提问,让学生毫无目的的学习。设计的问题一定要保证学生可以在问题回答中获得知识,例如,在学习《人琴俱亡》一文时,教师必须明白本篇文章表达的主要思想是兄弟情怀,在学生理解文章基本内容之后,教师再进行提问:为什么子敬死亡时,子猷没有痛苦?为什么子猷弹琴的时候,琴不协调了?然后利用这几个问题,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兄弟间的情谊。采取系统性问题提问,不仅可以快速将学生带入到语境中,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启发性提问。初中语文问题的设置一定要具有启发性。只有利用启发性的问题,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才能让学生探究性学习知识。在设置启发性问题的时候,难度不宜太简单,答案也不能固守成规,设置的问题一定要能够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例如,学习《往事依依》一文时,教师可以将问题设置为:于漪老师教育我们要多读书,但是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电脑、游戏等网络化设备技术的应用比我们学习的书有趣多了,你们认为在科技发展的今天,还有必要读书吗?学生会对此问题非常感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必要的时候,可以组织辩论赛,最后对学生阐述读书的重要性。利用一系列具有想象力的问题,可以让学生积极思考,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扩展学生的思维,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具有很大帮助。

3.适合性提问。适合性提问可以反映出提问问题的准确度。教师在提问的时候,必须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问题提问中,将问题难度合理划分。初中语文教师在提问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受教育程度和智力因素。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一文时,红色文化论文如果教师直接提出:作者写此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提出此问题可能让学生不知所措。教师可以将问题划分为:作者是如何发现桃花源的?当时写作的背景是什么?作者在桃花源中得到了什么?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掌握课本知识。设计问题时候,问题难度应该呈现梯度分布,给全部学生提供发挥空间,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

二、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的技巧

初中语文教师在提出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联系学生实际,优化提问方式。

1.变换提问角度。通常情况下,教师在提问的时候,只是按照教学的中心和写作技巧来提问。在这种提问方法的长期影响下,就会让学生形成固定的思维方式,不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所以,教师在提问的时候,一定要创新提问角度,利用创新性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

2.创新提问内容。初中语文教材中,虽然很多内容看起来非常简单、平淡,但却含有深刻的意义。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对文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发现,引发学生思考。例如,在学习《背影》一文时,作者四次提到父亲的背影,可以提问:为什么作者四次提到了背影?为什么提出了四处?利用具有深度的问题,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灵活提问方式。问题的创新还体现在提问方式上。在学习复杂难懂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利用深入浅出原则设计问题,可以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提出问题,让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深刻理解教学的内容。例如,在学习《陋室铭》一文时,教师可以提出:陋室为什么不铭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内容,理解作者写作的用意。由于很多教师在提问问题的时候,缺乏对问题的引导,从而导致学生在学完课程内容之后也不能对问题进行理解和掌握。其实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问题细化为几个小问题进行提问,在小问题的层层递进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例如,可以将问题划分为:陋室的含义?不铭体现在什么地方?利用有效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分布指导,让学生综合全面地掌握知识。

参考文献

[1]王祚扣对初中语文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的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13,(12)。

[2]董秀英谈谈初中语文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J].现代语文,2012,(11)。

[3]郭清平初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提问行为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