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青霉素类抗生素的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2

临床青霉素类抗生素的价值研究

王明慧

王明慧

哈尔滨市南岗区妇产医院150080

摘要:目的:分析青霉素类抗生素使用前的皮试药物选用,探究青霉素类抗生素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0例住院患者,采用自身对照,先后使用青霉素及青霉素类药物进行皮内注射。具体每例患者均用双敏方法:即先用青霉素G钠做皮试,结果为阴性后,再遵医嘱用青霉素类抗生素(以下简称原药)做皮试。结果:出现两种情况:A两种药物皮试结果都为阴性;B青霉素G钠皮试结果为阴性,原药皮试结果为阳性。总结B类情况的发生概率。结论:建议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之前,用原药进行皮试更具有科学性,从而能有效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

关键词:青霉素类抗生素;临床;价值研究;

青霉素类抗生素作为一种抗菌药物,主要用于G+菌、G-球菌、螺旋体,放线菌感染,对G-杆菌不敏感。分为半合成青霉素、天然青霉素。天然青霉素是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得,含G、K、X、F和双氢F等,其中G产量高,有应用价值。半合成青霉素是在中间体6-氨基青霉烷酸(6-APA)侧链上加入不同基团。本文就青霉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探究抗生素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100例住院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探究青霉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价值。对100例住院患者,采用自身对照,先后使用青霉素及青霉素类药物进行皮内注射。比较先后的患者的治疗效果,最后得出结论。

1.2方法

具体每例患者均用双敏方法:即先用青霉素G钠做皮试,结果为阴性后,再遵医嘱用青霉素类抗生素(以下简称原药)做皮试。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出现两种情况:A两种药物皮试结果都为阴性;B青霉素G钠皮试结果为阴性,原药皮试结果为阳性。总结B类情况的发生概率。因此,建议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之前,用原药进行皮试更具有科学性,从而能有效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

3.讨论

3.1青霉素类抗生素种类与作用机制

青霉素类抗生素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细菌的药物,如青霉素(G)、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青霉素V(苯氧甲基青霉素)。青霉素类抗生素种类繁多:耐青霉素酶青霉素,如甲氧西林(现仅用于药敏试验)、苯唑西林、氯唑西林等;广谱青霉素,抗菌谱除革兰阳性菌外,还包括对部分肠杆菌科细菌有抗菌活性者,如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对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具抗菌活性者,如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青霉素适用于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敏感(不产青霉素酶)金葡菌等革兰阳性球菌所致的感染,包括败血症、肺炎、脑膜炎、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猩红热、丹毒等,也可用于耐青霉素酶青霉素类:本类药物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仿,但抗菌作用较差,对青霉素酶稳定;因产酶而对青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对本类药物敏感,但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对本类药物耐药。主要适用于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甲氧西林耐药者除外)感染,如败血症、脑膜炎、呼吸道感染、软组织感染等;也可用于溶血性链球菌或肺炎链球菌与耐青霉素葡萄球菌的混合感染。单纯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或青霉素敏感葡萄球菌感染则不宜采用。

3.2青霉素类抗生素的适应症

氨苄西林与阿莫西林的抗菌谱较青霉素为广,对部分革兰阴性杆菌(如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亦具抗菌活性。对革兰阳性球菌作用与青霉素相仿。本类药物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胃肠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脑膜炎、败血症、心内膜炎等。氨苄西林为肠球菌感染的首选用药。哌拉西林、阿洛西林和美洛西林对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谱较氨苄西林为广,抗菌作用也增强。除对部分肠杆菌科细菌外,对铜绿假单胞菌亦有良好抗菌作用;适用于肠杆菌科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胆道感染、腹腔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3.3青霉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青霉素类抗生素药物均可为细菌产生的青霉素酶水解失活。无论采用何种给药途径,用青霉素类药物前必须详细询问患者有无青霉素类过敏史、其他药物过敏史及过敏性疾病史,并须先做青霉素皮肤试验。过敏性休克一旦发生,必须就地抢救,并立即给病人注射肾上腺素,并给予吸氧、应用升压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抗休克治疗。全身应用大剂量青霉素可引起腱反射增强、肌肉痉挛、抽搐、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青霉素脑病),此反应易出现于老年和肾功能减退患者。青霉素不用于鞘内注射。

青霉素钾盐不可快速静脉注射。另外,本类药物在碱性溶液中易失活。治疗草绿色链球菌和肠球菌心内膜炎,以及破伤风、气性坏疽、炭疽、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李斯特菌病、鼠咬热、梅毒、淋病、雅司、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奋森咽峡炎、放线菌病等。青霉素尚可用于风湿性心脏病或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某些操作或手术时,预防心内膜炎发生。普鲁卡因青霉素的抗菌谱与青霉素基本相同,供肌注,对敏感细菌的有效浓度可持续24小时。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轻症感染。苄星青霉素的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仿,本药为长效制剂,肌注120万单位后血中低浓度可维持4周。本药用于治疗溶血性链球菌咽炎及扁桃体炎,预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风湿热;本药亦可用于治疗梅毒。青霉素V对酸稳定,可口服。抗菌作用较青霉素为差,适用于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轻症感染。

4.结语

本文通过了解我院100例青霉素类抗生素的应用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得出我院青霉素类抗生素使用情况及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根据结果,连续3年的同步使用较好的是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日均费用位居首位的为特治星。我院青霉素类抗生素药物应用情况基本合理青霉素自问世以来已有50多年的历史,因其抗菌疗效较高,且对人体副作用小而广泛应用于临床。青霉素是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菌的抗生素,目前因其对人体细胞无影响,价格比较低廉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故细菌的耐药性也随之日益严重及复杂化,只有更有效地解决耐药性问题,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医学保障。

参考文献

[1]杨宁莲,张立平.我院临床抗生素应用与细菌耐药性分析[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4,21

[2]冀玉宇.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预测及临床用药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09

[3]王翠丽,王克芳等.青霉素类抗生素临床用药选择[J].中华护理杂志.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