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2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培养

刘加玉

山东省平邑县仲村镇中心校273301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进城打工,他们的孩子不得不留在农村生活、读书,成了留守儿童。这部分学生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流动的产物,因为教育条件的限制,在学习上特别是学习习惯培养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这部分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培养,我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实践。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地处于平邑县的北部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孩子则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亲戚照管,这部分孩子我们通常称其为“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与教导,爷爷奶奶年龄较大,知识陈旧,他们大多没有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显得尤为迫切。

一、树立留守儿童学习信心

留守儿童大部分因远离父母,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照顾,加之隔代亲的溺爱,无约束之感,养成了不按时完成作业、课堂上不认真听讲、乱花零钱、打闹严重等不良习惯,不少人似乎有一种破罐破摔的心理,对学习失去了信心。为了帮助留守儿童改掉这些不良习惯,树立学习信心,我认真分析他们的心理状况,根据儿童喜欢表扬的心理特点,平时观察他们各自的长处,寻找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适时给予表扬。虽“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留守儿童也有他们的闪光点。我们要学会欣赏他们的每个闪光点,努力为他们创设可以体现其自身价值的机会,适时予以表扬和鼓励,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体会到自我的价值,从而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

二、培养留守儿童主动学习的习惯

主动学习的习惯是别人不督促能主动学习,一学习就要求自己立刻进入状态。这也是我们对留守儿童的期望。为此,我们从培养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入手,以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我们学校通过宣传栏、干部选拔、树立典型等校园文化建设,为留守儿童创设了一个舒适安逸的学习生活环境。其次,我们学校创建了留守儿童之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如少年宫活动,鼓励孩子参加校外辅导站的书法、乐器及作业释疑等辅导,在这些活动中积极融入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培养的因素,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和喜悦,培养学习的兴趣。第三,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孩子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的持点,教师应充分利用它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第四,创建有利于学习兴趣培养的外部环境。只有肥沃的土壤才能长出好庄稼,只有良好的外部环境才可能培养出智力优秀、聪明活泼的孩子。教师要以身作则,热爱学习,每期至少撰写一万字以上读书笔记,在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中努力营造学习的氛围,让留守儿童“近朱者赤”。

三、明确留守儿童学习目标

要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就需要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教导,他们中大多数对学习往往缺乏明确的目标,以至于学习动力不足。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在平时的学习中引导其向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和前进,这样学习就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培养留守儿童预习与复习的习惯

预习能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难点在哪里,带着疑问上课,从而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学实践表明,课堂上学生学会了的东西课后还会忘记,留守儿童回家因无人监督,更不会复习,遗忘会更快。当然,遗忘是大脑规律的表现,但是只要及时复习,就会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留守儿童把平日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弥补知识的缺陷。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因材施教,专门要求他们每天将预习和复习的内容反馈给老师,并能看到明显的痕迹。坚持这样做,久而久之有助于他们养成预习和复习的学习习惯。

五、培养留守儿童全神贯注的学习习惯

一般来说,由于大部分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是隔代亲人或亲朋好友,他们往往对留守儿童监督不严,或缺乏文化知识,无法对孩子的学习进行监督。父母不在家,检查作业、参加家长会等对孩子最基本的学习监督职责都无人担当。处于童年时期的留守儿童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自我控制能力本来就比较差,在缺乏必要的鼓励和督导甚至失去监督后,就没有学习压力和动力,学习处于放任自流状态,自然难以上进,有的不进反退。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上给孩子表现并得到肯定性评价的机会,让孩子充满自信。要指导孩子记好课堂笔记,大胆提问,培养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学习习惯,使留守儿童渐渐养成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习惯。

六、培养留守儿童独立完成作业与自我评价的习惯

由于留守儿童大部分学习成绩不好,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较弱。而完成作业是学习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巩固消化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环节。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他们的实际水平出发,有效地控制作业的难易程度和数量多少,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克服困难,愉快地、自觉地按要求完成作业。我们要做到有布置有检查,同时要求学生不能拖拉,字迹要工整,做完之后应认真检查,自我评价,发现错误及时更正,培养他们良好的作业习惯。对于部分留守儿童,必要时还得进行面批作业。

作为教师,我深刻体会到,除了关注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培养,也得注重他们的心理状态。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关爱,教师就应该尽可能多地给予他们一些关爱,让学生在关爱中体会到温暖,在关爱中拉近和老师的距离。教师只有多关心学生,他所教授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才能够被学生乐于接受。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