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生山东招远市夏甸镇新村完全小学265415
近年来,赏识教育的观点提出后,许多著名学者肯定其作用。教育界同仁先后对于赏识教育的观点加以强化,并不同程度地表示认同。一时间,在各种教育期刊杂志中,一提起教育,言必称赏识,仿佛教育就应该是赏识的天下,如果一位老师不对学生采用赏识的教育方式,而是运用了惩罚教育、挫折教育,便违背了教育界的天条,与新课改的精神格格不入,而这位老师便是不合格的老师、不懂得教育的老师。面对这种现状,笔者想表达不同意见。
一、我对赏识教育的认识
1.赏识教育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新课改提倡“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无疑是正确的。对于学生在某个问题、某次活动或某次考试中的进步给予肯定的、积极的评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信心,进一步激发其学习欲望,与老师更好地配合,并为自己制定更高的目标,形成良性循环,最终使得教师所制定的教育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地完成,实现了教育手段与教育目的的高度统一。从这个角度来讲,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具体实施教育教学过程中将赏识内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不但是应该的,而且是必要的。
2.赏识教育是有原则可循的,要因人而异。在这里,我们不能不提出至关重要的问题赏识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赏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之所以赏识学生,是因为他在某个或某些方面的表现是值得赏识的。赏识是为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更趋理性。
如果我们为了自己能在学生和家长的评议中得到一些利益而讨好学生并赏识之,这显然违背了赏识的初衷和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良知。例如,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我们不断地赏识,如果学生本身有较高的自省意识,将老师的赏识作为自己继续前进的动力,从而努力进取,不断超越自我,这当然是最好的结局。但是我们是否应该考虑问题的另一方面,我们所面对的群体是未成年人,其心智是很不成熟的,如果一味地赏识优等生而不对其身上的缺点加以否定,很可能会诱发其自我膨胀、目中无人,而淡忘了对集体或社会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旦自己的目标不切实际或与期望有所偏离而触发出心理问题,是否也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警觉?再如:如果面对一个差生(我们这里提及的差生绝对不仅仅局限于文化课的学习)我们仍在不断地赏识,那么将很有可能导致他是非观念的迷失,对正确与错误的认识界限模糊,最终将会误入歧途。因此,笔者认为赏识教育是应该有原则的,离开了原则轨道的赏识教育是不理智的。
二、赏识的同时,挫折教育也不可少
挫折教育不可少。我们所有的教育方式都应该符合“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宗旨。人的成长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一路坦途,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历史,除了鲜花和掌声外,面临更多的恐怕是挫折,这完全符合人的成长发展规律。也就是说成功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幸运的事,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获得成功。成功不是路边的小石子随处可捡,也不是田间的小草随意可觅。要成功,需要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在这期间是要经过许多挫折的。尤其学生踏上社会以后必然要经历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因此我们在赏识学生身上的优点的同时,应该不断地为他们适时地浇一瓢冷水以作警示,修正他们的人生轨道,我们称之为“挫折教育”。
我们该如何认识挫折教育呢?强者在挫折面前会愈挫愈勇,而弱者面对挫折会颓然不前。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的长河中有无数礁石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才能登上高峰觅得仙草;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深入水底觅得丽珠。”科学上的每一个真理都是在经历无数次的挫折、失败之后才得出的。我们要正视挫折,正确对待挫折,只有这样才能让挫折变成我们走向成功的阶梯。对待挫折态度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弱者不敢面对挫折,害怕再一次努力后的失败,因此陷在失败的痛苦中不能自拔!
三、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应有机结合
“以人为本”就要求我们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合理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教育学生。
我的观点是:“慎用赏识,巧用挫折。”到底需要怎样对孩子进行正常的“赏识教育”呢?到底怎样让我们的孩子有效提高自身心理承受能力呢?对于“赏识教育”,我个人认为很多家长将“赏识”等同于“一味地表扬”,让“赏识”变了质,将“赏识”与“放任、放纵”等同起来。长此以往,学生的心理素质得不到提高,承受挫折能力进一步下降。如:小学五年级的王茵是老师和家长心目中的乖娃娃,有一次因为撒谎受到老师批评,第二天无论如何不肯上学,理由是:“老师不喜欢我了,上学没有意思。”再如:初二学生小刚,因父母工作调动面临转学,有两所学校可选择,父母认为学校的校风要严一些,而小刚坚持要就读以前好友所在的乙学校。小刚扬言不到乙学校他就跳楼,父母只好让步。这些例子警示我们,赏识教育要注意方法。“赏识教育是教育的一种方式,但它不能代表教育的全部。”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赏识”与表扬有本质区别。赏识教育实际上是一种自信教育,更多地体现在对自信心不足的学生进行鼓励。同时赏识教育要因人而异。
因此,我们认为:既要赏识也要批评。既要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孩子,以激发孩子的成长潜能;也要指出和纠正孩子的问题,让孩子的成长有一个正确的方向。两者结合,孩子才会有真正健康的心理。
真诚地希望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以及“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家长“慎用赏识,巧用挫折”,让我们的教育完整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