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在科学教学中的潜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探究式教学在科学教学中的潜力

祝志涛

山东省栖霞市第四中学265301

摘要:要精心设计导言和提问、善待错误、呵护质疑和增加实验来增强课堂气氛的互动性,通过各种活动来体现师生关系平等性,以及教学内容呈现的新颖性、教学过程的探究性和学习活动中的合作性,以此五要素来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教学环境互动性探究性

一、创造情景

学习应该在现实情景或相似的情景中,使学生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目标,不仅需考虑教学目标,还要把情景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同样,教学环境作用于兴趣,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可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敢想、敢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意见。我对以下要素进行调控,来实现创设和谐教学环境的目标。

1.注重引入。引入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标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活动方式。新课的引入虽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和阶段,它正如戏曲的“引子”一样,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拨动学生的心弦,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恰当的引入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因此,设计好每节课的引入是十分重要的。而引入的方法要依据教学的任务和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灵活应用,切不可千人一面。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精心设计问题,创造教学环境。探究教学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始,一切探究发现和创新都是围绕问题展示的。问题探究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探究教学要求教师尽量减小对学生的限制,适时适度地给学生帮助,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训练学生归纳、综合、抽象等思维能力,逐步掌握探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当然,探究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实验的重要性

学生经过实验探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进行思维加工,从而总结出初步结论,然后对初步结论进行质疑,检查和思考探究方案的严密性、证据收集的周密性以及所获结论的科学性,再利用已有知识和实验探究释疑,最后得出可靠结论,并用文字、图象、公式等方式表达出来。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提问题应有一定的探索性,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开拓思路,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在实验过程中,要以学生操作为主,教师走下讲台,在实验桌前与学生一起交流仪器的使用、实验因素的控制、实验现象的观察和问题的发现。这时教师更像是学生实验的一个合作者、助手。经常性的活动强化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关系,实验室中稳定的互动关系将进一步迁移到其他课堂教学活动中,在非实验课上同样产生良好的互动效果。

三、增加课堂教学气氛的互动性

通过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能创建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气氛。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易于造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向上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从而激发出学习的无限热情,提高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要增加学生分组实验,创造更多的师生互动机会。学成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究。教学时,可采取交互合作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教学情境进行阅读、体会、分析和讨论,从中挖掘出蕴含的若干个矛盾,并从中筛选出主要矛盾作为研究对象,从而明确了待究问题。实验时,只要有意义就应加以肯定,对于有新意的实验方法要加以表扬。事实上,学生时代有些所谓与主题无关的实验探究往往很有意义,导致今后重大发现的事例在科学史上屡见不鲜。

四、小心善待学生错误的回答,创设安全课堂心理环境

教师应该正确对待学生的回答,不要急于否定,否则学生会形成听到提问就紧张害怕,心理感觉不安全,于是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无益于学习活动。同时,学生错误的回答正好是教学的一个很好的素材,教师应当敏感地捕捉这一反馈信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五、注意培养学生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感

探究教学所创设的情境或待究问题以及迁移应用的练习,大多是与社会实际密切相关的,如环境生态保护、科学技术发展等。要把结论和方法迁移应用到日常生活、生产中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把知识转变为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例如: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重。人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应该注重环境的保护。现在人们采取各种措施,严格控制废物排,放使河水重新恢复清澈,给人民生活提供了清洁美丽的环境。请你调查附近工厂的污水处理情况,写一份调查报告。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把所体验的探究方法和所得结论应用到调查工厂环保状况的实践中去。在实施探究教学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需要克服诸多困难和障碍。

参考文献

[1]李秉德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2]文萍主编《心理学理论与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叶佩珉主编《生物学学习论》.广西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