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浅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陈知之赵启明

(吉林财经大学吉林长春130117)

【摘要】本文对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提出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平台建设方法,并对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进行反思和总结。

【关键词】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2015年教改项目;吉林省教育厅科技一般项目2014165。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6)12-0036-02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培养国家事业继承人的过程,因此教育培养的人才就必须适合社会之需,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当前,普通高校的传统教育模式大多数是重理论而轻实践甚至无实践,培养的人才的很难适应当前社会的高速发展。著名教育学家吕型伟曾撰文对我国传统教育进行了回顾与总结:教学内容死板,教学大纲多年不变;单纯的知识教育,旧有经验的复制,忽视实践,没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考试分数评高低;忽视人文教育,没有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等。目前,各地涌现的各类大中专院校,特别是民办职业教育院校,通过对我国传统教育的反思,对新教育模式的不断摸索,逐步形成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教育模式。校企合作模式,就是教育改革中探索出来的一条新道路。

一、国内外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现状

国外本科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目的的校企协同研究模式,这类模式的高校和企业有共同的科研技术合作需要求,高校的研究能力与企业的资源实力互补,双方共同研究、共享合作成果;如美国的斯坦福研究园区就是1951年以斯坦福大学为依托创建的,是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园区,后来随着微软等企业的入驻,逐步发展,形成了精英云集的硅谷科技园,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另一类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这类模式通过学校理论学习与企业实践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人才需求。如加拿大的滑铁卢大学是该国第一所实施合作实践教育的大学,该校最具有影响力的是合作教学项目和产学合作服务系统。该样的合作教学项目将学生以正式职员的身份派往各地,各自管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为保证合作教学项目的顺利进行,该校开发了产学合作服务系统,每个学期为10000多名学生和3000多家企业进行"互配"。该校注册参加合作教学的人数相当于该国注册参加合作教学的总人数的50%左右,已成为世界上实施合作教学规模最大的大学。

我国部分高等本科院校在借鉴国外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时,形成的模式有:科技园模式,如建于2000年月月的苏州国际科技园,依托于南京大学、中南大学、苏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生、中国科技大学等院校,成为国内一流的以软件产业为特色的国家科技创业园。目前该园已经与周围超过600家的注册企业进行合作。除此之外,还有项目基地模式;校内产学合作模式;工学交替模式;订单教育模式;校企联合办学模式。总之,国内外本科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各有差异,但也有共同点:高校普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注重和企业合作,重视外聘师资力量,高校主动服务企业,寻求共识,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的校企合作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国家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调学校、社会及用人单位合作的积极性,没有良好的动力机制;二是一些院校重理论轻实践,校企合作意识不强,不愿面对校企合作中的管理问题,沟通机制不健全;三是企业未将技术开发与创新放在首位,校企合作利益共享机制不完善。由此,探讨校企合作的机制,进一步,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变得尤为重要。

二、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平台建设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平台建设是指高校、企业从人才培养开始到结束过程中涉及的各个环节的运行原理、相关制度及作用方式,通过一个健康发展的规则、程序,使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方相互作用、合理制约,从而实现良性循环。良好的平台建设是解决企业为什么要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性问题。因此,要着力构建紧密、稳定、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平台建设。

1、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平台

通过校企双方共建校内或校外实习基地,通过有数据处理经验的企业人员带领学生进行学习并提供技术指导。

2、建立师资队伍管理平台

学校通过校企合作这个桥梁纽带,校企共同选拔相关教师前往企业的技术培训地参加技术培训,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从而为其理论教学提供基础保障。同时,将行业企业专家视为促进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资源,通过派遣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作为学校的"企业导师"或"客座教授"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实际应用知识教学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的毕业研究课题进行技术指导。

3、共建实验室平台

校企双方根据校方教学目的,联合设计共建实验室,为学生提高统计应用能力和研究市场调研项目提供技术平台。

4.建立顶岗实习管理平台

学校主动寻求有高度责任感和品牌意识的龙头企业作为战略合作伙伴,构建了顶岗实习管理平台。一是订单式培养模式,与相关企业合作实施联合培养。联合培养的学生在完成学校正常教学活动的同时,由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培训、岗位技能培训、企业文化教育等内容。这一新培养模式打破了传统产学合作的范式:将实习变为了一个持续的实践过程;学生有机会在大一时就与三年后的就业挂钩,使专业学习变得更具现实意义。二是与相关公司签订产学合作协议,形成"项目引领"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产学研合作,工学做结合。此模式一方面可利用学校师资力量,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与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相结合;另一方面使企业的实际需求与学生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更多了解实际工作中的情况。四是构建"准订单"模式。其特色为:学生提前半年解决就业;毕业论文可结合企业实习内容,由校企双方指导答辩,很好地解决了就业工作与毕业论文冲突这一普遍存在的难题。

三、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总结与反思

第一,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实施,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独立处事能力、社交沟通能力,可提高学生技能操作能力。第二,有利于学校的课程改革,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使教师在指导学生生产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通过企业的设备投入,带动专业设备的更新。能及时有效科学地把握市场人才需求,提高学校的市场适应能力。第三,校企合作能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企业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功能,借助学校的师资、场地等软硬件资源,学校和企业一起形成了一个有组织、有系统的培训、生产链,从而减少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效益。第四,校企合作的开展,能够较好地提高校企双方的社会知名度,融合双方的文化,更好地利用双方的资源,达到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相互促进,实现校企双赢的目的。

目前,就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数据来看,我国人才需求量大于供给量,然而,本科毕业生签约率却不到50%,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单位,我们考虑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改革,以期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快实现统计专业学生到统计专业人才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周丽华,李守福.企业自主与国家调控--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社会文化及制度基础解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4(10).

[2]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蔺宏良,崔选盟,任春晖.战略伙伴型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及运行机制探讨[J].价值工程,2010,(34).

[4]杨廷干.论统计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J].统计研究,2005,8(2):10-14.

[5]张凡.政府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