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校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快乐的校园》

张萍

张萍(湖北省兴山县黄粮镇中心小学湖北兴山154100)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8)10-140-02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四年级上册第三课《快乐的校园》创编与活动的第一课时,本课是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通过欣赏、演唱、创编、活动等方式表现学生快乐有趣、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实践中初步掌握音乐知识,感受歌曲和乐曲的音乐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锻炼身体的良好品质。

二、学情分析

本课执教对象为四年级,中年级阶段的学生相对于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在课堂上更有自己的主见与想法,对于音乐有了一定的感知基础,相对于高年级阶段的学生,中年级阶段的学生又更具活力,课堂上活跃一些。

三、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聆听、表演等活动,让学生感受音乐情绪,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积极向上的精神。

知识与技能:通过聆听《乒乓球变奏曲》感受和了解变奏曲的结构,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合作的方式对音乐主题与变奏进行分析。

四、教学重点

感受和了解变奏曲的结构。

五、教学难点

利用节奏进行创编。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PPT课件、音乐小棒

七、教学方法

聆听法、表演法、创编法

【设计意图】:按照“新课标”把“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体现在课堂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音乐课堂重在培养学生兴趣,将听、唱、演、创编、活动等多种方式融合在课堂中,更好的激起学生的兴趣。

八、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1、教师欢迎学生走进张老师的音乐课堂。

2、教师播放下课铃声音乐,疑惑的询问学生自己是否播放错误了。

【设计意图】:课前师生共同演唱歌曲,可以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同时教师播放下课铃声,激起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好奇心,增加学习欲望。

(二)、律动开课

1、教师由下课铃声响起,邀请学生一起走进课间十分钟,播放

《哦,十分钟》,拿出音乐小棒随教师一起律动。

2、教师播放大课间录的视频,引入体育运动项目。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置上我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音乐教学立足于音乐的基点,纵向深入,由浅入深的安排,从学生的课余生活出发,用体育项目切入,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三)、聆听音乐

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乒乓球变奏曲》主题音乐。

2、听完主题音乐的片段,请学生思考这段音乐能够代表哪一项体育运动。

3、由乒乓球运动引入欣赏《乒乓球变奏曲》

【设计意图】:揭示欣赏内容主题后,完整欣赏,让学生对音乐有整体印象,初步感受音乐的情绪。

4、初步完整聆听后,提问学生音乐是否有变化?然后再次聆听,提问学生音乐发生了几次变化,自己试着数一数。

5、教师和学生一起数一数音乐发生的变化,并邀请一位同学作为教师助手,听到音乐变化就点击PPT屏幕。

6、教师引导数出五次变化,学生点击六次屏幕,思考这是为什么。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音乐的变化,并邀请学生作为教师助手,自主完成聆听与音乐分析,体现课程标准中,以生为本的理念,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四)、析听音乐

1、分段聆听音乐,首先聆听主题音乐,并观看教学微视频,学生随视频音乐用“la”轻声哼唱旋律。

2、跟着教学视频模仿动作,并引导学生分析。

3、依次观看教学微视频,变奏音乐一和变奏音乐二,并分析三段教学视中的音乐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引导学生找出主题音乐。

4、邀请学生模仿变奏音乐二,通过模仿发现音高的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教学微视频清晰的将几段音乐的相同点(主题音乐不变)与不同点(变奏音乐),呈现给学生,并为下一环节的表现音乐做铺垫。在分析主题音乐环节,我设置用哼名模唱音乐,而不是视谱演唱音乐,这一过程注重培养学生聆听,通过聆听提升学生的音乐感悟能力。

3、学生通过观看教学微视频,分析变奏音乐四,并请同学用身体表现音乐片段,分析出音乐的节奏发生变化。

5、整体分析,将几段视频呈现在一张PPT中,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变奏曲的含义,并板书《变奏曲》

【设计意图】:本环节根据音乐的变化用哼唱、教学微视频、肢体动作等不同的形式来分析音乐,体现课标中突出音乐实践,通过自身肢体动作,感悟音乐的变化,引导学生分析后,描述变奏曲的含义并板书,这里没有将变奏曲的含义用PPT呈现,而是带领学生根据分析音乐的音乐小球来描述,通过直观看到音乐小球,能够使学生记忆联想音乐片段,更好的理解变奏曲的含义。

(五)、表现音乐。

1、教师神秘的告诉学生,黄粮小学大舞台正在招聘演员,变奏曲就是音乐总监,需要表演才艺。

2、将学生分成两大组,先分别表现主题音乐、变奏音乐,再请全班同学一起跟着音乐节奏完整的表演。

3、教师提问,通过自身体验,学生变化了几次舞蹈,再次引入变奏曲的概念。

【设计意图】:表演环节请全体同学随完整音乐进行律动,这里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通过聆听、分析再表演音乐,遵循教学课标中,音乐要素由浅入深的安排,先分段感受音乐,掌握节奏特点,再进行整体表演,注重学生聆听和表演的结合,同时利用身体动作,感受音乐变化,通过律动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快乐情绪。

(六)、节奏创编

1、“变奏曲”总监认可了才艺关,还要考考你们的基础知识,教师语言激励学生,参与游戏挑战,依次出现节奏条,并进行练习。

2、利用音乐小棒,进行节奏练习,教师随机变换节奏。

3、在变换节奏条练习的基础上,进行音乐变奏,创编变奏节奏,并利用节奏型的特点,进行开火车游戏,教师快速敲击音乐小棒,呜呜呜…火车准备开了然后带入节奏条练习。

【设计意图】:利用小游戏在基础节奏上进行简单的变化,加深学生对变奏曲的理解以及应用。

(七)、律动创编

1、开火车很累了,教师邀请学生一起做一做运动,集体练习一段小口号。教师怎么做,学生怎么跟。

XXXX|X—|XXXX|X—|

如果坐太久屁股受不了

XXXX|X—|XXXX|X—|

快快站起来来做运动操

XXXX|X—|XXXX|X—|

如果吃太饱肚子受不了

XXXX|X—|XXXX|X—|

快快站起来来做运动操

2、按节奏读完口号后,教师播放音乐《运动操》师生一起随音乐律动。

3、教师评价,在音乐中结束本课,律动走出教室。

【设计意图】:利用顺口的歌词,进行节奏编排,巩固提升变奏曲的意义及形式,最后在音乐中结束本课。

九、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