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更美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0-20
/ 1

让语文更美丽

吴礼旺

——我的新课改观

吴礼旺广西自治区藤县和平镇第一初级中学543300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取得了一些喜人的成绩,但在某些学校也出现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及时和有效的解决,势必会造成一些不良影响。作者结合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同时博采众长,在教学理念、方法和如何与学生相处等方面特作以下探讨。希望能给诸位同仁一些启迪。

关键词:新课改引导者情感教学法开放教学法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显示:教学过程归根结底是学习主体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构建过程,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了”。有鉴于此,那么应该如何创设一些新颖和形象的教学方法,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帮助他们掌握一些高效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全面发展呢?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体会。

一、深刻领悟“引导者”的角色

以往的语文教学大多是初中语文教师凭借一本教材,一支粉笔,在课堂上喋喋不休地讲解,而学生只需全部接受即可。一段时间下来,教师苦不堪言,学生所学甚少,学生的主体地位被严重削弱,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语文专业知识渊博,但在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方面难免词不达意,学生变成了“睁眼瞎”,创新能力更是无从谈起。《新课程标准》中理念强调过程,使学生主动求知和所感所悟成为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以往的语文课程重结果轻过程是截然不同的。这种学习过程,一切都是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整个学习过程就应当是一个兴趣盎然和硕果累累的过程,是一个魅力四射的过程。这样的教学就要把课本知识巧妙地融于学生触手可及的事物之中,并与学生学习过的相关知识具有关联,特别是和那些学生所学不精,但和现实情况关联很深的知识的关联性。教师的角色因此要作出相应的转换。“引导者”的含义不仅仅包括引导学生恰如其分地学习,更要引导学生对待一些关键性问题的思想碰撞和知识升华。其次,教师要善于有层次性地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探索数学思想、形成符合学生学习习惯的教学方法。语文知识的独特结构形成了语文知识所特有的逻辑顺序,它可以表现为多样化的问题及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自然联结和转换,是一个动态的活动系统。教师有必要在探索的过程中,把知识分解成多个有层次的要素,使学生的探索具有层次性。随后在通过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分析和归纳。进而提升学生的触类旁通的能力。

二、情感教学法的演绎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为此,师生之间必须构筑一种心灵交汇的桥梁。语文教师不仅仅应博学多才,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关爱学生,能够以身作则和乐于奉献。只有这样,才会受到学生的爱戴。由于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学生才会深信不疑地确信其教导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对于所传授的知识、细心领悟;对于其谆谆教导,言听计从,师生的感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共鸣。此时,教师的赞扬会引起学生的内心愉悦。教师的忠告会激起学生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心,使他们真正感觉到老师并非让自己颜面尽失,而是一种善意的批评。除此以外,教师必须具有威信,名副其实做到“学为人师,行为示范”。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只有树立一种威信,才能在学生之间形成一种震慑力,让大家拧成一股绳,从而保证正常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然而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却发现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对其词汇、理论、方法等,并非是漠然视之,而是常常抱各种复杂的内心情感去体验。若圆满完成学习任务,便会春风得意;学习失败时,则会黯然失色或者怨气冲天。虽然这种情感不直接参与学习的认知活动,但对学习起着推动和调节的作用。

三、开放教学法的运用

所谓“开放”,顾名思义,不单纯包括教学内容、活动和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等几个方面的开放。有鉴心理学取得的骄人成果,笔者认为开放式教学的目标应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学,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尤为重要的是让学生主动学习,自行获取知识的方法,进而获得终身受用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能够按各自不同的目的、不同的选择、不同的能力、不同的兴趣选择不同的教学,并得到发展。能力较强者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进一步提升其学习能力。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初中语文教育要“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力求使其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识,独立思考,会从专业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科学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考试的改革和创新、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是当前教育界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开放式教学就是对索质教育的一种积极和有效的尝试,是眼下语文教育的一个发展潮流。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开放性教学,对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的意义。

总之,新课程已是大势所趋,广大初中语文教师不应该作壁上观,应该积极投入其中,积极领悟新课程的精髓,上下求索高效方法。需要成千上万的同仁前赴后继和孜孜不倦的探索,届时,我们的新课程势必会在神州大地展现其傲人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