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效课堂成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06
/ 2

让高效课堂成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林雄华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毓英中学351100

摘要:教育乃国之根本,少年乃祖国的未来,少年强则中国强。如何消除中国教育课堂的低效、无效,而让高效课堂成为中国教育的利器,是值得探讨的一大课题。教师应致力于改善课堂学生精力的流失率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率。让学生在课堂做到身动、心动、神动。学生通过课堂的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之外,教育还应该是全面的。在整个课堂中除了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养成,以及学生人格的打造,让少年真正成为国家的未来栋梁。让教育体现出应有的人性道德,散发出生命蓬勃的活力。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方式学习能力

面对急功近利的社会,教育也变得些许的浮躁。中学教育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诸如学生学习的消极、麻木、厌学、欺负弱小、旷课、少年犯罪,甚至校园暴力频频出现。教师的职业倦怠,教学低效,甚至无效。所以大力提倡高效课堂,实现教育的多快好省,势在必行。那么,如何实现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改革低效课堂的弊端,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立体式、全方位进行课堂高效教学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言堂、满堂灌,以教师讲授、学生听为主。所谓教师在讲台上唾沫横飞,学生在底下有的昏昏欲睡,有的思绪早就信马由缰。教学方式以对知识的记忆为主,教师照本宣科,不敢越雷池半步。根据标准答案,安排学生读、记、背。学生主要依靠死记硬背来提高学习成绩和分数。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师直接给答案而没给学生思考的余地,教师没有给学生提供思考和研讨的机会。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机器,学生们欠缺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更别说学习的创造性。许多学生成为答题机器,高分低能。当然,课堂也只能收获低效的教学效果。

而在高效课堂中,学生应成为教学的中心,快乐应成为学习的根本。整个课堂让教师感受教育生活的幸福,让学生尽享成长和发展。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而不再是培养了一个个高分低能儿。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提高核心素养,用个人魅力吸引学生。教师还应和学生保持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想学、肯学、会学。一个优秀的教师会如春风化雨般润物细无声,影响孩子的一生。

二、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俗话说:“与人以鱼,惠及一时,授之以渔,惠及一生。”高效课堂中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如在教阅读理解时让学生有课前预习的习惯。教师可预设一些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预习,并学会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自行猜测生词和习语的含义,抓住文章的主题大意,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讲解。阅读课后课布置Project等探究题目,如八年级Unit8服装教完后,精心布置并举行时尚表演的模特秀,学生通过fashionshow了解各种各样的时装,如旗袍、唐装、藏袍、中山装、迷彩服、少数名族的服装等,不仅掌握了课堂的知识,还拓展了课外的知识。寓教于乐,寓学于乐,不怕不学。这样课堂的效率就大大提高了。教词汇时让学生学会构词法。如:懂得care为动词或名词,意思是“关心”,加上ful变成形容词careful,意为细心的、关心的;再加上ly就是副词carefully,意为认真地、细心地;而care加上less就变成了粗心的。学生以此类推,就会学会更多的词汇。教师还应该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课堂利益的最大化。

课堂让学生学会learnbythemselves,workinpairs,workingroups。学生只有通过英语语言的不断地实践,才能提高他们用英语听懂信息、理解文章、用英语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需通过不断地体验与实践、进行纠错,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交流与探究来完成,在实施任务中达到运用语言技能的目的。所以,英语教学中错题本能帮助学生较好地反思,平时的小组的分工合作学习在交际活动中非常重要。小组合作能有效帮助些许害羞的同学克服语言障碍,发挥集体的力量,更有效地达到语言的输出。

三、高效课堂重学生智商的培养,更应重学生情商的培养

之前传统的教育,教师重学生智力的培养,而忽视他们人格的打造。在历史上有许多的成功人士的经历表明,在生活应用中相对于智力因素而言,他们的非智力因素显得更为重要。往往他们的坚定不移的探索、永不认输的精神和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等会为世界带来许多幸福。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积极向上的情怀会照亮青少年的未来。爱迪生经历了一千多次的失败才找到钨丝,照亮了整个地球。如果没有他对科学孜孜不倦的追求,今天的世界将会漆黑一片。莱特兄弟冒着生命危险试飞第一架飞机,虽然受伤不小,但如果没有他们为科学勇于奉献的精神,我们今天还处在用牛马代步的情形。

总之,如何让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国教育做出贡献,还是个长期的探索过程。希望高效课堂能让每个学生都学到真正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昭明走向高效课堂[M].山东文艺出版社。

[2]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M].山东文艺出版社。

[3]毛丽娟中学英语阅读大全[M].大连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