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陈伟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8)07-054-02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阅读能力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获取知识、学习兴趣、思维发展、自学能力等等方面。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有利于丰富学生阅读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形成良好的语感,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课文能力,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学生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然而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单纯依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重视课外阅读,以便切实有效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作者深有体会,特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同时积极借鉴同行优秀教学成果,特作以下深层次和广泛性探讨,权做引玉之砖,以期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做出自身应有贡献。

一、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使学生爱上阅读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是从事一切活动的基础。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知:一旦学生形成阅读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并且乐此不疲。为此,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促使他们精神愉悦的参与阅读,轻松和快乐的获取所需知识。为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分享自身阅读体验培养学生乐于阅读

教师要定期分享自身阅读体验,充分发挥自身模范带头作用,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阅读欲望,此外,教师还要有意识和有步骤的收集一些名人名言,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和鉴赏,讲解那些古今中外著名人物努力学习的故事,引发学生崇拜心理,产生乐于阅读和走进读物的意愿,充分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全方位和立体化阅读。

2.充分利用榜样的力量熏陶学生去阅读

教师要定期讲解那些著名人物,努力学习,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故事,充分利用榜样的力量点燃学生阅读欲望,纵观古今,那些取得举世瞩目的任务,都是学富五车和努力学习的人,结合小学生形象思维的年龄特点,将那些图文并茂的读物推荐给学生,以期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由于贴近学生情况,促使他们兴趣盎然的阅读。

3.彰显故事魅力激发学生主动阅读

故事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尤其是那些童谣、童话。一听到教师要讲故事,学生会集中注意力,一股喜悦之情油然而生,为此,教师要声情并茂、注重语言的艺术性和诙谐性,彰显故事魅力,设置悬念,激发学生主动阅读。

二、小学语文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单纯依靠兴趣激发是远远不够的,一些学生在兴趣驱动下,沉醉于特定情节中肤浅阅读;有些学生在阅读后,不懂得积累写作素材,没有汲取写作技巧。这样的阅读无疑是低效的。有鉴于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层次阅读,学会如何阅读,以期取得更加的阅读效果。教师要想学生传授一些高效的阅读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略读法

这种阅读方法要结合学生特定学习需求,有意识的选择读物中的相关素材,更好的做到学以致用。比如:在学习某篇课文时,为了帮助学生全面和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由目的的阅读相关读物,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网路等等途径去查阅相关资料,选择那些符合自身客观需求的内容,运用到写作中,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利用信息能力,在丰富的素材积累中提高阅读能力。

2.精读法

精读法是结合读物中的重点内容,集中注意力,由此及彼,以期达到深层次阅读的目的。这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有的课文情节生动,教师要充分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摈弃杂念,全身心参与其中,做到勤于动口、勤于动脑、勤于动手,在阅读中思考,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默读法

默读法是对阅读的内容,默默阅读,快速的获取其大意。这要求学生在默读中要集中注意力,快速处理和消化信息,进一步提高学生快速阅读能力。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以最少的投入来获得最大的收益。

4.摘抄评价法

这种阅读方法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结合自身客观需求记录那些词句,注释重点和难点,并写出阅读心得体会。课文中那些意境优美和华丽的辞藻,学生都要摘录下来,丰富词汇积累,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5.写心得体会

教师要培养学生写心得体会的良好阅读习惯,当学生读完相关内容后,对于这些内容要写出自身观点,并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在读写听说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三、小学语文教师要创造适宜条件,促使学生快乐阅读

教师要为学生快乐阅读创造适宜条件,打破束缚,促使学生在自由和充满文化氛围中轻松快乐阅读。为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利用图书馆

图书馆是学生阅读的重要场所。尤其是处于这个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充分利用图书馆获取信息和提高学习能力,为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管理者、组织者和引导者角色,将图书馆打造成一个纷飞个性和自由翱翔的学习乐园。

2.建立班级图书库

为了最大限度提高学生阅读的深度和广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自身的读物存放到班级,随时阅读,随时归还,方便学生阅读,为学生深层次和广泛性阅读提供良好条件。

3.为学生创造更多阅读时间

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及时有效的向学生推荐适合的读物,充分利用课外阅读,减少书面作业,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提供更多阅读的时间和空间。

四、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评价,促使学生坚持阅读

教师的赞扬和激励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为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要定期组织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开展古诗背诵、故事竞赛、阅读经验交流会、名人名言接力赛、阅读成果展示等等,延伸课堂阅读时间和空间,点燃学生阅读热情,帮助学生掌握高效的阅读方法,总结经验和成果。

2.家校配合,促使学生坚持读书

教师要和家长保持互动,提高对学生阅读的指导,促使学生善读,增加学生阅读素材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结合自身基本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阅读规划,阅读能力提高并非一朝一夕所致,需要坚持不懈,为此,教师和家长要定期了解学生阅读情况,监督学生完成阅读规划。

言而总之:以上四点只是作者的浅薄之见,由于深受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制约,本文难免存在有待完善之处,敬请诸位有识之士不吝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