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染色在临床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4-14
/ 3

HE染色在临床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邓学军

邓学军南华大学附一医院421001

【摘要…目的:评价HE染色在临床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总结工作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422例HE染色质量报告,取53例需进行HE染色病理检查疑似慢性乙型肝炎脂肪肝患者,肝区穿刺活检,经10%甲醛溶液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行HE染色,镜下观察选择病变最严重区域观察。结果:效果不满意者39例,占1.14%,其中染色不均匀19例、染色不清晰10例、组织切片脱落6例、切片污染3例、染色困难1例;肝区穿刺活检取样HE染色效果好,细胞结构清晰,可见肝细胞变性变化,包括疏松样变、气球样变、肝细胞拥挤排列、嗜酸性改变、脂肪变性、灶性坏死、碎屑样坏死、胆色素沉着、炎细胞浸润、肝间质改变等。结论:HE染色是临床病理诊断重要技术,是石蜡包埋组织切片病理研究重要步骤,应从细节入手,落实整个环节质量管理。

【关键词…病理诊断;传统切片法;HE染色【中图分类号…R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4-026-02【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efficacyoftheHEstaininginthediagnosisofclinicalpathology,summarizestheworkexperience.Methods:aretrospectiveanalysisof3422casesofHEstainingqualityreport,needtoHEdyeingpathologicexaminationin53casesofsuspectedofchronichepatitisbpatientswithfattyliver,liverbiopsy,fixedby10%formaldehydesolution,paraffinembedding,serialsection,HEstaining,themicroscopicobservationchoicelesionsisthemostseriousregionobservation.Results:theeffectisnotsatisfiedwiththe39cases,accountingfor1.14%,ofwhich19casesunevendyeing,dyeing,10caseswerenotclear,tissuesliceoff6cases,slicepollution(3cases),dyeingdifficultiesin1case;LiverareabiopsysamplingHEdyeingeffectisgood,thecellularstructureisclear,visiblelivercelldegenerationchanges,includingloosechange,ballooning,livercellsarrangecrowded,eosinophilicchange,fattydegenerationandfocalnecrosis,fragmentalnecrosisandbilepigmentADcool-headed,inflammatorycellinfiltration,hepaticinterstitialchange,etc.Conclusion:HEdyeingisanimportanttechnology,clinicalpathologicaldiagnosisisimportantsteptoparaffinembeddingbiopsypathologystudy,shouldfromthedetailsoftheimplementationoftheentirelinkqualitymanagement.【keywords…thepathologicaldiagnosis;Traditionalslicemethod;HEdyed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疾病诊断与治疗技术发展迅速,在疾病发展早期,利用显微镜从细胞角度进行观察、研究,界定组织结构是否正常,及早进行病理诊断,选择性开展手术或保守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1]。石蜡组织切片制备技术是进行病理诊断的基础性工作,极大的推动了医学发展进程,为医师认知、诊断疾病提供了捷径。切片染色工作直接影响病理医生诊断。传统的石蜡组织切片染色工时长,制作步骤较多,一般需要2-3d,同时对切面的质量要求较高,不利于术中诊断,可能延误疾病治疗。染色是制片的重要步骤,染色又可分为常规染色与苏木精—伊红(HE)染色,染色的好坏直接影响细胞观察的科学性、病理学诊断的有效性。本次研究就本院HE染色制片法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分析。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以本院既往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并接受HE染色进行病理诊断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共取标本3422例,来自于3422例患者,其中男2101例、女1321例。标本来源:手术切除2259例、内镜取得771例、穿刺活检取得390例。为系统评价HE染色效果,连续取2014年5月~6月,需进行HE染色病理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取样相对困难的肝区穿刺活检,均为疑似慢性乙型肝炎脂肪肝患者,共纳入患者53例,其中男45例、女8例,年龄15~53岁、平均(43.2±4.4)岁。

1.2方法1.2.1HE染色切片放入二甲苯中50-100min,再次放置于二甲苯中5-10min,95%酒精、100%酒精、95%酒精、95%酒精、90%酒精、80%酒精放置1min脱水,自来水洗1min,放入苏木精染色浸洗并染色10-15min,自来水洗30s,1%盐酸酒精分化30s,流动水冲洗15~20min,1%盐酸酒精浸染3-5min,90%酒精或95%酒精分化30s,95%酒精、95%酒精、95%酒精30s,100%酒精1min,100%酒精1-2min,碳酸二甲苯1min,二甲苯、二甲苯、二甲苯1-2min,阿拉伯树胶或加拿大树胶封固寸片。

1.2.2研究方法调取既往标本HE染色结果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疑似肝炎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组织经超声引导下穿刺针针吸获得,每位患者取肝组织2条,质量满足需要,经10%甲醛溶液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行HE染色与VB弹力、GS网状及VG胶原纤维染色、Co-IV抗原免疫染色,镜下观察选择病变最严重区域观察,进行诊断。

1.3统计学处理数据资料以SPSS18.0软件包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

2结果2.1回顾性性分析3422份标准,其中效果不满意者39例,占1.14%。不能满意原因:染色不均匀19例、染色不清晰10例,组织切片脱落6例,切片污染3例,染色困难1例。

2.2实验部分镜下见:①染色效果好,细胞结构清晰,可见肝细胞变性变化,可见不同程度疏松样变、气球样变、肝细胞拥挤排列,3例嗜酸性改变、4例脂肪变性,脂肪变性可同时存在;②部分见灶性坏死、碎屑样坏死、胆色素沉着、炎细胞浸润、肝间质改变,染色后对细胞结构显示较清晰。

3讨论3.1HE染色病理诊断结果影响因素3.1.1染色前取材的好坏直接影响切片质量,本组患者多为手术取材,切除组织量大,易于取样,但穿刺、纤维镜中取材所取得组织可能质量不佳,特别是穿刺活检取材,取得组织量较少,也可能发生破碎。本组不合格活检标本中未见穿刺取样者,这与穿刺取样质量控制较理想有关。

取材组织范围需大小适宜、厚薄均匀,过厚否可能影响固定、脱水、透明、浸蜡效果,切片出现发软、灰白、掉落情况,过薄可能出现脱水、透明、浸蜡过度情况,组织发硬、变脆,甚至可能出现粉末状。

特别是人部分器官组织结构特征并不典型,对取样质量要求较高。

标本固定应充分,是影响制片质量的关键因素。固定液一般取4%多聚甲醛、戊二醛,固定是为了让组织成分维持活体结构,预防蛋白质的活性成分坏死、细菌分界、自溶。固定还有助于细胞结构硬化,易于染色。固定剂常用甲醛、乙醇、铬酸等,不同固定剂固定效果不尽相同。甲醛水溶液渗透力强,固定效果好,组织维持效果优良。临床常用4%多聚甲醛或10%磷酸缓冲福尔马林进行病理切片固定剂,具有廉价、经济实惠、对细胞核与脂肪固定效果好等有点,适用于常规HE染色。但需注意的是,若固定剂配置时间过久、量不充分可能致切片效果不佳。固定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续环节。

脱水透明是石蜡组织切片第三个步骤,脱水常用酒精脱水,经济实惠、效果好。本院也用酒精脱水,酒精脱水效果较理想,但穿透能力快,可能促组织收缩,一般应按梯度脱水,有助于逐渐脱去水分。

当然,病理诊断所取得组织较少,材料较少,可从高浓度酒精开始脱水,但脱水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可能物极必反,使组织过硬,易发生破碎。本组6例组织脱落便可能与组织过脱水过久,组织过硬有关。

透明是祛除组织中杂志的必要步骤,一般采用酒精、二甲苯透明,本组采用二甲苯。透明的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应过短,若太短可能致透明不彻底,石蜡包埋效果不佳,透明时间过长也可能致组织过硬。

浸蜡包埋过程复杂、操作繁复,质量控制不易。不同来源的组织样差异较大,对浸蜡要求也不尽相同。浸蜡后,组织结构应透明质地坚硬,若未达标,可能是脱水不足所致,必要时需返工。

切片通常以切片完成,本院采用一次性刀片制片的切片机切片,具有手摇以及自动两种模式,使用便捷,蜡带均匀,只要操作得当,很少出现蜡带断裂情况。但需注意的是,切片前应做好切片机维护,确保刀片质量。刀片应平整,无缺损,厚薄均匀。长时间使用可能影响刀片质量。手摇式切片机切片时用力应均匀一致,避免用力过猛,否则可能致切片厚薄不均。

贴片是使组织贴覆在载玻片的一个步骤,可展平细胞结构,保证载玻片的质量、干净是贴片的关键,一般采用蒸馏水聚集实验测试载片有无油污、是否干净。

3.1.2染色HE染色既有化学反应,又有物理作用参与。HE染色制作组织切片常用的碱性染料为苏木精,H既苏木精,可将细胞核染成蓝色,既细胞嗜碱性。E既为伊红,含羟基等酸性助色团,是一种酸性染色剂,可将细胞质染为红色。碱性或酸性亲和力均不强者称之为中性。当然有些组织(髓性组织)还常经过硝酸银染色处理。HE染色通常将细胞核染成深紫蓝色、将细胞浆染色粉红色,胶原纤维被染成淡红色,嗜酸性细胞及嗜碱性颗粒成为鲜红色[2]。本组试验中,以慢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HE染色后便通过蓝红色分布,判断有无嗜酸性改变,以诊断炎性浸润。

3.2HE染色应注意事项石蜡组织切片在染液中浸入的时间应适宜。如染色时间常规定为10min,若时间太长,可能致染色过深,若太短则染色可能过浅。本次研究中,既往出现染色不均匀19例,是致标本质量不佳的最常见原因。染液配置时间不易过久,应该现配现用,否则可能出现染色污染,回顾性分析中出现1例染色污染情况。配置的染液应密封保存,避免挥发致染液浓度下降。在进行苏木素染色时,浸润盐酸酒精是为了祛除不应该染的染色,是进行分色的重要步骤,盐酸酒精浓度为0.25%、0.5%、1%等。伊红染色应快速,着色时间短,但时间应才能够分,而后以高浓度的酒精分色,若浓度过低,可能导致伊红褪色。

染色过程中出现对比不明显的主要原因可能为:①甲醛液中固定时间过长;②切片过厚;③组织固定不佳;④苏木精、伊红染色分化不良。

3.3小结HE染色是临床病理诊断重要技术,是石蜡包埋组织切片病理研究重要步骤;HE染色可明显细胞结构,获得多种病理改变特征;HE染色不佳与染色、染色前步骤有关,应从细节入手,落实整个环节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1]翁秀琴,沈成武.制作染色石蜡切片的关键技术[J].医药论坛杂志,2005,26(21):80-81.[2]马恒辉.组织切片常见问题与对策[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9,25(2):2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