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文化落地的实践和思考苗彩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3

浅谈企业文化落地的实践和思考苗彩霞

苗彩霞

神华神东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内蒙古鄂尔多斯017000

摘要: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也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企业是企业文化的丰厚土壤,企业文化只有根植于企业才能不断吸取营养,焕发出活力,也只有落地于基层才有持久生命力。如何将这种动力转变为企业发展的根基,让企业文化理念在基层落地,有力的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这是企业文化建设值得实践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企业文化;基层单位;实践;落地;提升

近年来,企业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很多企业甚至将企业文化视为其在市场竞争中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任何企业都有其特定的企业文化,不同的企业文化会产生不同的管理效应。企业文化落地正是其中理论运用到实践、文化制度化的过程。即把企业的文化理念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促使企业理念真正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之中,让企业文化理念根植于员工的心中,传承于员工的血脉,切实转化为广大员工和企业的自觉行为,推动企业持续实现其战略目标和愿景目标。真正有效的落地最终应达到行为自觉,知行合一,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凝聚力量、激励创新、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持续推动企业健康和谐有序发展的积极作用。而“落地”两个字是关键,也就是如何使企业文化理念深植于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真正转化为企业和员工的自觉行为。

1.企业文化落地的重要意义

企业文化落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落地的企业文化,才真正起到凝心聚力、塑造品牌、提升企业形象、增加企业价值的无形资产、持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作用,才能使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取胜的法宝。

1.1企业文化落地有力地促进企业战略的实施。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落地和愿景目标的实现。通过企业文化落地,可以有效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激励并约束员工调整自己的行为,使其自觉地依照企业的战略目标要求行事,通过企业与员工行为的合一,实现促进企业战略落地的目标。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种企业管理模式,落地是其中最关键的途径和过程。

1.2企业文化落地有力地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经营理念表明企业的经营战略和思路,管理理念则是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所秉持的关于安全、质量、创新、学习等方面遵循的基本理念和原则。企业整个经营管理过程均要以企业文化价值观、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它是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制度的基准原则与依据。因此,企业文化的有效落地,可以有力地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1.3企业文化落地有力地提升企业社会形象和品牌形象,实现企业品牌塑造。企业文化支撑着企业品牌的塑造,品牌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和象征。品牌文化的最大价值在于它借助文化这一特殊人性化力量让客户和社会产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与共鸣。文化是灵魂,拥有优秀品牌就意味着拥有长期的竞争力。随着不断发展的市场竞争形势,我们有必要持续打造神东的企业品牌形象,优化运用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元素,持续不断培育企业品牌价值的增长,实现全球领先的清洁煤炭企业的战略目标。

1.4企业文化落地有力推进人本管理的提升。企业文化落地可以实现员工与企业价值观的统一,企业文化理念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实施人本管理的有效途径,也是引导员工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管理的有效方式。企业文化指导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更好地实现人本管理,不断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

2.神东企业文化落地中存在的问题

神东的企业文化建设比较早,高层管理者对此也比较重视,投入也不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启动了企业文化诊断提升项目后,对神东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总结、提炼、整合,形成了完善、系统的企业文化体系。企业文化落地也取得成效,各单位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子文化体系。特别是对于神东视觉识别系统的落地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企业文化落地中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企业文化观念上仍存在误区。尽管企业文化建设已开展多年,但在一些基层单位和管理人员中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仍然存在误区,即把企业文化视为人为构建的外生物,认为企业文化只是企业的外在表现形象。因此,在企业文化落地过程中,有的基层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案多以文件、口号、标语等外在形式来体现;还有的基层单位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美化环境,张贴企业文化理念、价值观的标语,建立宣传牌匾、宣传栏,统一服装、统一佩戴企业标识,设计厂歌等外在物质表现形式;还有的将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形象设计、活动开展;也有的单位对企业文化宣传力度比较大,通过培训、考试等多种形式对员工进行企业价值观、理念等内容的灌输,但却没有融汇体现在经营管理制度中。所有这些情况出现的原因都是由于对于企业文化认识上的误区所致,未认识到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将企业文化片面化。

2.2基层单位存在企业文化与生产经营管理不一至、甚至于相脱节的情况,企业文化没有真正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目前,公司从上至下,企业文化都被当作党群工作放在党工部或党政办作为党群工作的一部分来抓,考核评价指标也是放在党群工作考评指标中。尽管神东公司企业文化部(在党建工作部)也在以“一把手”工程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要求基层单位一把手要讲企业文化的课,但在实际落地过程中,一些基层单位甚至“一把手”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政工工作,在落实过程中等同于群众活动,局限于宣传学习理念层面,局限于搞活动形式,没有深刻认识到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企业管理的至高境界。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是企业管理持续改进提升的过程,导致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的脱节、两张皮现象。有的单位表面上搞得轰轰烈烈,办公场所的企业标识标语整齐划一、氛围浓厚,实际管理中并没有将企业文化理念植入企业各项规章制度中、没有融入到员工的岗位行为规范中。以行为守则“崇尚节约,浪费可耻”为例,要想使这种观念深入员工心中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和习惯,除了宣贯让员工认知、认同外,还应在相应的经营管理制度中予以体现和保障,如相关的财预算指标标准,详细核定生产、办公中的费用标准并以严格的奖惩制度作为保障,当然必须是领导和管理人员率先示范执行。而在实际中,随意浪费纸张等办公用品的行为比比皆是,管理者们口头提倡不浪费一滴水、一张纸,可在制度保障中却没有相关具体可行的制度予以保障。

2.3企业文化的考核机制未充分发挥保障作用。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任何工作的有效落地,必须要有相应的考核机制保障,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目前,神东的企业文化考核放在党群工作中,在考核分值中所占的权重比较小,在企业绩效考核中所占的权重就更小了,远起不到考核杠杆和指挥棒的作用。当然,也很难引起基层单位一把手的高度重视。加之,在日常考核管理中,由于人手不足等原因,企业文化的考核推进力度也不够,且侧重于载体活动的开展,对于企业文化理念对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指导与实践指导推进不足,企业文化落地的保障机制未完全建立和发挥作用。

3.对神东企业文化落地模式和途径的思考。

百年基业,文化是根。神东的创领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历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提升神东核心竞争力和实现“创百年神东,做世界煤炭企业的领跑者”共同愿景的不竭动力,必须要让它落地生根,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其关键在于理念与行为的高度统一,企业文化落地就是使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实现理念与行为的零距离契合。企业文化落地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企业价值观的宣贯,使员工认知、认同;二是制度的梳理、优化,使企业文化理念固化于制;三是物质文化的落地,使其显化于物;四是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和员工的行为自觉,即外化于行。企业文化落地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要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狠抓落实,切不可以偏概全,只识其一。

3.1加强企业文化理念宣贯,建立共识。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目前神东已经建立了完善的企业文化架构体系,也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了大力的宣贯,员工基本上达到了认知,思想上趋于认同。但也有个别单位存在着宣贯不到位,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理念认知不到位的情况。知是行的前提,因此,必须要继续强化企业文化理念的宣贯,要通过多种形式,让员工认识我们的企业文化理念,理解企业文化理念内涵,熟知企业愿景、战略目标、核心理念和行为准则,从情感上认同企业的价值观,这是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把员工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的重要阶段。

3.1.1实现企业文化可视化,即用视觉识别系统优化环境,营造氛围。让文化氛围存在于企业整体环境中,以潜在的形态感染员工,体现企业的整体精神。在这方面应该说神东各基层单位做的都比较好,通过标语、标识、牌匾、宣传栏形式,借助内网、手机平台、电视、报纸等媒介,对神东企业文化理念进行持续不断的宣贯,同时,通过开展道德讲堂等各种载体活动,讲好神东故事、讲好身边故事,营造了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让员工长期处于企业文化理念的熏陶下,逐渐认知认同企业文化理念。

3.1.2实现企业文化人格化,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神东公司在这方面做得也是很好的。多年来始终注重培育挖掘不同层面、不同专业、不同岗位的先进典型,先后涌现出了一大批不同层面的模范代表人物,如“十大杰出青年”、劳动模范、中国好人、榆林好人、道德模范及技术创新能手等先进典型,编写先进人物宣传手册,大力宣传表彰先进典型事迹。通过典型的培养和宣传,让员工看到企业倡导什么、崇尚什么、追求什么,营造导向明确、学有所树的氛围。

3.1.3实现企业文化形象化,使企业文化理念生动形象、易于接受。企业文化理念有的比较抽象,要采取理念故事化、信念人格化、规范案例化等手段,对比较抽象的企业文化理念进行实例引导。神东公司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如三动漫、文化故事、案例等,易于员工更好地理解企业文化,也得到了员工的普遍好评。此外,在理念宣贯方面还需要构建长效的宣贯机制,比如“班组会会前口号”、新员工入企培训、唱企业之歌等。企业培养共同的工作氛围,当企业员工使用共同的价值观来判断,共同的工作氛围来交流,就可以使企业最大的减少沟通障碍和摩擦,提高沟通效率,保证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企业文化真正落地。

3.2加强制度建设,实现文化制度化。企业文化如何才能落地?制度保障是关键。只有将企业文化理念深植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项制度、流程中,以制度体现企业文化理念,用制度保障企业文化理念的执行,企业文化才能真正落地。要使神东企业文化真正落地,必须注重制度与文化相匹配,用企业文化理念指导制定、优化、完善制度,从而逐渐规范企业行为、员工行为,使企业文化理念固化于制,实现文化制度化。

3.2.1建立专门企业文化落地机构,明确职责。目前,虽然公司从上至下都建立了相应的企业文化领导组织机构,也明确了责任,基层单位也基本上是由一把手挂帅,但实际的落实情况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一些基层单位一把手只是挂个名,其它部门也是只有个名分而已,实际工作主要是党组织书记或副书记分管,党政办工作人员兼职负责。企业文化的落地工作多只是制定实施方案,开展讲座、培训,组织几次活动。落地的关键环节——制度建设环节开展的不到位。笔者认为,应进一步夯实企业文化建设落地责任,神东公司应由企业文化部和企业管理部牵头,其它各部门参与,并有专门人员负责的组织机构,应将企业文化落地的各项工作标准寓于企业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中,强化考核奖惩机制。各基层单位应由一把手负总责,各分管领导实行一岗双责,由负责人力资源管理的经营办和党政办牵头,其它各部门参与的组织机构,并明确责任,建立具体的实施计划、措施和考核细则。必须要明确的是企业文化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决非哪个部门的事,也不是单纯的一项活动或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企业管理。这个阶段也是企业文化与领导力相结合的重要阶段,需要领导者、管理者首先把企业文化建设当成自己的责任,率先改进自己的观念,深学深知并发自心底的认同企业文化理念,深刻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管理行为和经营行为中不断强化和坚持企业文化理念和原则,如此才能有力地推动公司的制度和员工行为的转变。

3.2.2以企业文化理念为指导。制定、梳理、优化、完善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工作职责、工作标准、行为规范,使其能够体现企业文化理念和愿景,能够推进企业使命和发展战略等目标的实现,让员工在制度的管理之下,规范自己的行为,变他律为自律,逐渐变为自觉行为和习惯。这就需要各基层单位组织各部门对照企业文化理念逐项检视现有的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和流程标准,是否符合企业文化理念,是否有制度缺失的、是否需要优化、完善,再结合实际逐项制定、完善,使其更加科学、规范、高效,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以人才理念为例,神东的人才理念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人事相宜,人岗匹配”,那么在理念制度化时,就应以人才理念为指导,在选人用人的制度设计、优化时,就要看其是否体现了人才理念的精髓,对存在与人才理念不相匹配的制度、流程甚至于考评指标就要优化,使人力资源管理助推企业科学高效发展。

3.3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保障企业文化落地。任何工作的落实,必须要有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来约束和保障。要保证企业文化切实落地,必须建立起从上而下的考核评价机制。在这个过程中,要科学设置考评指标,合理设置考核权重。考核指标的设置要各有所重,不要单纯地着眼于企业文化理念宣贯方面的考评指标。以神东目前企业文化建设进展情况,应着力于制度建设指标的考评,考评指标一定要科学合理,切合实际,真正起到监督检查推进作用,不要用修订了多少条制度、流程这样的指标来衡量制度建设成效,而是着力体现制度与文化的匹配、对于实际工作的推动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方面。考核不应局限于党群工作范畴,有些指标应由企业管理部来设置考核。在考核的力度和频次上,应着眼于日常的检查指导,而不是半年或年度的集中检查;考评应注重实地成效的检查,而非着重于日常报送报表、资料等是否及时等内容。

总之,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种现代管理模式,是企业主动进行的从实践到理论,进而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是在传承中发展,在实践中提升的过程。企业文化落地正是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将企业理论转化为企业制度,实现文化制度化。通过长期持续的理念宣贯、强有力的制度执行及强有力考评激励,逐步实现企业文化理念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和提升,从而实现企业的略规划和愿景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毅.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凝聚企业发展活力[J].商业文化,2014,(17):174-175.

[2]曹琰.浅论企业文化的落地生根[J].东方企业文化,2013,(2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