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文学素养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1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文学素养教育

王成学

王成学四川省盐源县梅雨镇小学615700

一、丰满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探究精神得到充分满足需求

1.找出突破点,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2.对文本进行从新组合加工、重组教材,让学生有创新意识。

3.在教学过程中陶冶情操加深兴趣。

二、最佳化教学情境,让学生体会全新情感

1.情境创设。情境创设,是指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结合具体语文文本中蕴含的情感因素的特点,通过科学地控制教材资源,营造和谐、有利于教学的心理氛围。具体的可以依托背景音乐让学生体验和幻灯片、多媒体显示,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们感受到文本的情感空间思想意识。

2.竞争合作。竞争与合作,是指导学生制造紧张、团结而学习上相互帮助的教学活动,在心理气氛中做出努力。例如,在小组讨论中,小组之间的竞争是进行的;问题也可以在课堂上或团体中交流,或者在网上进行沟通交流。

三、完善教学评价

1.情感教学评价应体现认知与情感的统一。在评估中国文学素养时,老师不仅要注意情绪教学过程,要达到学生情感的目标,还要注意教学目标的完成和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完成。新的评价指标应包括新的教学观念,从发展学生认知、思维、情感等方面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考量教学水平、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发展水平,以及参与、交流、思考和学习状态。

2.情感教学评价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感觉到文学素养的全息化,让学生全面发展,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知识的意义,及其运用的价值,能够体验到作者的灵感、激情与思想的火花,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商、感情、情绪,影响到他们的精神世界、思维逻辑、对世界的表达与诉求,最终形成他们对精神世界最深与最根本的东西——价值观与人生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应该注重小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培养,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健康的身体素质,有开拓创新精神,能够为孩子的一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适合教育选择的孩子”,应注重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态势,加强发挥激励评价体系机制的作用,并通过指导分析,提出改进意见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程虎元试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儿童的文学素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6,(13)。

[2]倪俊侠开展课外阅读,提高小学生文学素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3)。

[3]德吉央宗论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