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错误”在数学课堂中绽放精彩冥冥对“错误”资源的有效运用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4-14
/ 2

让“错误”在数学课堂中绽放精彩冥冥对“错误”资源的有效运用的思考

许金梅

许金梅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在这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中,随时有可能出现错误。所谓错误是指师生在认知过程中的偏差或失误,包括学生的错误和教师的错误。它经常造成课堂的意外,这种意外有时会令教师措手不及,但这种意外又是我们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重要资源。新课堂呼唤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而真实探究必然伴随大量差错的生成。那么,如何认识和对待教学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错误呢?

1要宽“错”、容“错”对待错误,许多教师视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我们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情感体验、不同的表达方式,也就有着参差不齐的思维水平,难免就会出错。出错,是因为学生还不成熟,哪怕确实明显有错,也是正常的,又何况“正确”正是从“错”的辨析、筛选中逐步形成的。正因为出错,才会有点拨、引导和解惑,才会有研究、创新和超越。

布鲁纳曾说过:“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2008年独自一人去省上参加优质课比赛,当知道我上课的班数学成绩并不是很优异,说实话心里挺紧张。当熟悉学生时问到他们喜欢学数学吗?学生显得有些怯怯的,虽说喜欢,但从学生的音调中我感觉的到他们有点怕。于是我告诉那些陌生的学生:“老师上课最喜欢发言说错的学生,因为他们敢于把自己的想法、观点呈现在大家面前,而且正因为他们,我们才能免于犯相同的错误……”其实,这不仅仅是调动学生的发言积极性,还在于我心里有一个清晰的理念:“错误,也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第二天课堂上学生果然与我料想的差不多,回答问题的都是一些好学生,有些同学蠢蠢欲动但始终不敢举手。后来我直接叫起了一名一直把自己当听众的同学,并没直接问他课堂中的问题,而是亲切的问他:“怕回答错误吗?”他小声的说:“是。”正好练习进行到“12+12=”这个简单的计算题,我鼓励他说:“你能试试吗?”我用相信他的目光注视着他,他张嘴了:“24。”还没等我评判,教室里哄堂大笑,这位同学红着脸低下了头。我制止住同学们的哄笑,走到他面前,轻声对他说:“你能找一位你最信任的朋友帮帮你找找错误的原因吗?”但没想到他扫视了教室一圈没说一个名字。“谁愿意做他的朋友帮帮他?”在我的提意下举起了一只只热情的手,“你自己选一位吧!”他不敢相信的看了看我又看了看他们班的同学,手一举指到了他们班学习最好的一位同学。那位同学立刻站起来说道:“你的错误是把分子与分子相加,分母与分母相加了,12+12表示一半加一半。”“这会你再算算。”我说,那位“听众”同学鼓起了勇气说出了“1”。“为什么是1?”这位同学说出了计算的过程和理由,顿时教室里想起了热烈的掌声。课堂一下子活起来了,哪些“蠢蠢欲动”的同学自信的举起了手,发言更积极了,甚至回答的问题知识点也超前了。比如涉及到了:24=12,46=23等约分问题,有的同学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有的直接拿图示展示。

由此,我们看到只要宽容、理性地对待学生的错误。师生间就会有认识上的沟通,心灵的对话,面对他们不要轻易否定,要肯定他们的积极参与,用鼓励的语言去评判他们。这样,他们才会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实践自己的设想。就会出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那样一幅生机勃勃、生动活泼的教育画卷。让你看到百花齐放,争相回答老师提问的场面,更会在课堂上出现各种争奇斗妍的奇思妙想。

2精心诱“错”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他曾大胆否定评委设计的“陷阱”验证了他的真正能力和天赋。教师也应善于恰当设置一些看似合理的“陷阱”,让学生在真实的、饶有兴趣的考验中摔打,这样,他们的选择、辨析、批判能力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如学习了“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师故意设置“陷阱”:能被2、5整除的数,要看它的个位。同学们猜想一下,个位上是几的数的能被3整除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个位上是0、3、6、9的数能被3整除。这时,再结合具体的数字,师生共同验证。学生很快便发现这个“答案”是错的,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看个位的思路是不正确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及时诱导,引领学生变换角度去探求新知。学生走进了“陷阱”,又从“陷阱里”走了出来,继续去寻找新的答案,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巧妙用“错”3.1找准错误,寻找起点。学生有了错误,要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纠正错误。教师则应把它作为教学的真正起点,要站在学生的角度,“顺应”他们的认知,掌握错误思想运行的轨迹,摸清其错误源头,然后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3.2将错就错,因势利导。教学时,教师如果从学生出现的错误做法出发,进行引导点拨,不仅能引出正确的想法,还可以“将错就错”,拓宽学生思维。

课堂上出错的问题往往是学生印象最深的。学生的“错误”是宝贵的,只有在“出错”、“纠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会变的活,变的美。面对学生的错误,我们应一改以往对待错误像“流行感冒”一样的态度,以新的观念、新的眼光,站在新的视角对其价值进行重新定位,让学生在犯错、纠错、改错中感悟道理,领悟方法,在“吃一堑,长一智”中增长才干和智慧。说实话理想的课堂是真实的课堂,但真实的课堂不一定是想象中完美的课堂。真实的探究会导致差错的生成,但教师如果能很好地把握课堂,利用课堂上的错误资源,发挥错误的价值,将使课堂因差错而精彩,使课堂闪耀出教学的亮点,谱出师生合作的协奏曲。

作者单位: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渊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