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本的中职教育教学改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6-16
/ 2

基于生本的中职教育教学改革

黄伟伟

黄伟伟(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浙江温州325000)

当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步得以改善后,越来越重视精神品质,反思人性的回归。新课改不是简单的换一套教材、改一些知识体系,其核心是关于“怎样看待人”、“怎样看待人的教育”这样一个理念的变革。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我们要及时捕捉这样的脉动,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探究学生到底需要怎样的职业教育。

一、了解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

教育部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他们应当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结合起来;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这个目标与我们学生的现状是有差距的,如何解决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困难与矛盾,本文仅从基于生本的改革探讨以下做法。

二、生本教育理念对中职教育教学的启示

1.认识“生本教育”理念

生本教育理念提倡在教育中做到一切为了学生。因为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本体,我们的教育要从学生的成长与思维发展的规律去设计。

因此,学生的现有基础是教学的起点;学生的问题、困惑、思考、见解、兴趣、经验、感受、智慧等是教学的生长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健全发展是教学的重点。

2.中职教育教学要追求“信息对称”

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不能脱离学生谈教育。学生需要什么?学生缺乏什么?中职学校的大部分学生缺乏的是对自己的了解、对专业的了解,他们需要学习动机、需要学习方法、需要成功体验。所以,我们与学生之间需加强信息沟通,只有信息的对称才有实现教育教学双赢的可能。

(1)何谓“信息对称”

信息对称原指在某一经济关系中,参与双方各自拥有对方所掌握的全部信息,对各自对手所具备的知识和所处的环境完全了解。将这一概念移植到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它有特定的含义:教育教学要紧密地与企业、社会经济、学生相融合,要让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方在信息传递方面达到某种程度的和谐对称,比如教师与学生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就应该是对称的,这样才能做到双赢。

(2)学生需要“信息对称”

根据生本教育理念,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本体,所有外在的资源只有同学生原有的资源相结合或相化合,才能发挥效益。中职学校的学生对学习相对被动,自身贮备的资源相对有限,“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都不太明确,对应于学生传达过来的这种信息,教师要与之建立良好沟通,只有将教师的教学目标与行为内化为学生的学习动机与行动才是有效的。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许多调查表明:现代企业对员工的责任心、合作力、社会交往与创造力等素质看得很重;信息化的时代,学习的能力与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些信息仅仅老师知道,还要明确的告诉全体学生,有意识的加强这些素质的培养,经常性地强化这样的信息,能够对学生产生学习目标的刺激,提高学习的成效。

(3)努力做到“信息对称”

一方面,教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了解本专业中哪些是核心技能,学生要达到的底线标准在哪里;及时掌握学生技能的达成度,随时调整训练的内容与强度;充分了解本专业的工作性质与工作流程,并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处理教材、改编教材。另一方面,我们要让学生清楚中职三年的学习目标是什么,每个同学要在专业技能、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等方面达到怎样的要求才能得到企业的欢迎或者才有继续升学的可能。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了解教育对象的各方面信息,了解学生的现实起点在哪里,我们能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来撞击学生的成功点。

3.中职教育教学要加强学生的人文修炼

传统的课堂教学,我们重视知识传授,但在中职学校,某些课程会经常遇到学生拒绝学习的尴尬。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学习的重点是专业技能,学生没有学习的基础,没有学习的兴趣,或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所以,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终将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以技能培养、人格提升为主要目标的生本教学模式。

(1)教育不能功利化

中国有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但读书为了“升迁谋职”的功利思想也根深蒂固,“学习这么多课程,特别是数学和英语,对我们职高生有什么用?”这是许多中职学生的疑问。事实上,教育教学的成效不能仅以应试成绩来体现,黄克剑先生曾说过:教育须承诺知识的授受和智慧的开启,教育也须承诺身心的训育和人生境界的润泽与点化。

比如数学教学,除了教给学生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外,还可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克服困难的毅力、严谨求实的态度、敢于质疑、实事求是的精神等。教学中,有意识的点化某些情感目标或行为目标非常重要:“学习数学可以训练同学们的耐心与毅力,这是今后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品质”,“我们学的不是这道题的解,关键是遇到问题时,怎样去寻找突破口”……经常地反复地向学生宣传学科教学的情感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走出功利,让学生感受学科教学的潜在功能,让学生发现不同学科学习的作用,端正学习态度。

一个人的素质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容易被人看到的学业成绩、专业能力只是一部分,而真正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是责任感、价值观、毅力、协作能力等。事实上,学习本就是件辛苦的事,是件磨练意志品质的事,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收获。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鼓励学生面对挑战,陪同学生收获酸甜苦辣。

(2)教育要有人文关怀

中职学生的基本素养大家有目共睹,各学科中隐性的育人功能,学生难以感悟,而企业对“准职业人”的人文素养的要求往往还高于专业技能的要求。所以,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就是要高度尊重学生和全面依靠学生,显现各学科的隐性教育功能,以提高学生的人文修炼。当我们告诉学生如何做人、做事的时候,当学生发自内心的理解如何才能成人、成事的时候,他们的学习动机才被激发出来,有了渴求知识的内趋力,才能真正地学到本领。

我校的语文特色课就是从生活语文到经典语文的立意,生活语文重在实用性与趣味性,而经典语文带给学生的不是介绍一个个“大家”的讲座,它要树立的是大语文的教学观,要将学生引入精神的领域,追求世界观人生观的修成。中职学校要扩大教学的视野,引向人文关怀。

4.中职教育教学要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怎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这依赖于每位老师的创造,依赖于每位老师的素养;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学生爱课堂?首先要我们的老师成为教学的爱好者,教学的探索者,才能做到师生共同享受教学艺术。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面对如此多的专业,面对各专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需要不断学习,以应对“职场停电”现象的发生。当我们与学生谈专业时,我们不能失语;当学生与我们沟通时,我们不能无语;当课堂中发生突发事件时,我们要让自己富有“智慧”……

四、结束语

对《于丹说论语》,大家有各式各样的评价,作为一位家长、一名教师、一个公民,我认为有太多的人需要通过这样浅显易懂的表达来学习国粹,来传承和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从国家主席发出号召提倡“八荣八耻”,到创建和谐社会,从《于丹说论语》到岩松看日本,我们该思考些什么?关注人的发展的教育才是和谐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