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课堂有效管理策略的研究苏吉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3

关于小学课堂有效管理策略的研究苏吉军

苏吉军

苏吉军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下河清农场学校735000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课堂不再只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井然有序”的课堂管理,民主课堂管理成为教师努力的方向。尤其对小学教师来说,进行课堂管理的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学生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因此,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是对每个小学教师的一个挑战,这就谈到课堂管理策略问题。基于此种情况,本研究主要着眼于探索小学课堂有效管理策略。

一、课堂常规管理策略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时有发生看起来并不起眼但会使教师耗费大量的时间去处理的事情,如迟到、早退、旷课、交头接耳等等。几十分钟的课堂时间,能够真正有效利用的教学时间为此而损耗了一部分,而学生的投入时间和学业相应减少了许多。因此,学校和教师在开学一开始就要制定一定的常规管理来约束一些事件的发生。

1.班级课堂常规

教师学期初应明确告诉学生常规的内容:要求学生认真做好上课准备,上课时精神饱满,专心听讲,积极思考问题;在课堂上认真听课,不要交头接耳或大声喧哗,听清教师和同学讲的每句话的意思;读书做到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下课时,教师宣告“下课”,班长发出“起立”口令,在教师招呼后,学生方可走出教室……这样,学生在特定的规定中就会以良好的准备心理来接受新知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完成课堂任务。

2.学校课堂常规

学校在开学初也要制定教师在上课时的课堂常规:教师要以身作则,在学生心中树立榜样。例如,微笑着走进课堂,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在课堂中注意教学民主,尊重每一个学生;要使用动作和表情帮助说话,以吸引学生盯着老师听、跟着老师想,运用所有感觉器官学习;要认真备好每节课,在教案中要有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任务等要求。教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要言必行行必果,这样才能建立起自己的威信,在课堂管理中才能避免学生和老师之间产生隔阂,让学生喜欢上这个老师的课,以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

二、有效沟通管理策略

小学生处于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身体、认知、社会性在小学阶段都会有比较明显的发展特点,小学教师要特别关注这些。现在好多家长因为工作繁忙,都无法教育孩子,甚至还有人说,孩子到了学校学好学不好就是老师的问题了,与自己或孩子没关系。所以我们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和谐的家校关系。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身体的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小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为他们从事学校学习活动提供了保证,而脑及高级神经系统的发育更是他们心理发展的前提和重要的物质基础。小学生的方位知觉、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发展,观察事物更加细致有序;小学生的记忆能力也迅速发展,从以机械识记为主逐渐发展到以意义识记为主,从以具体形象识记为主到词的抽象记忆能力逐渐增长;小学生的言语也有很大发展,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口头言语;小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为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正因为如此,所以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中,要始终把学生主动学习、全面发展放在首位,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凸现。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友好、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师生关系的和谐,易使学生形成积极、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感情体验,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体验到学习过程中的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等,同时也能得到教师与同伴的激励、鞭策、鼓舞、指导,从而使学生获得成功、自信、愉悦的情绪体验。教师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育教学中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以及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2.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

教师与家长联系的目的是让家长了解学校、班级近期的教育内容,了解孩子成长的教育氛围和孩子在校的表现,同时使教师掌握学生在校外的情况,以正确地把握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在沟通教师和家长思想的过程中,可以尽力克服家长依赖、应付的心理,做到彼此了解、相互支持、互树威信,共同研究教育措施;同时,也可以增进和培养相互间的情感,把师生之爱和亲子之爱融为一体,同心协力,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和谐统一。这就要求学校和家长必须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学校或教师要定期安排学生家长进行学校和家长的相互交流,以开家长会、家长来访、电访和班级论坛等形式,沟通、了解学生在校或在家的学习情况,交流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及所遇到的困惑,互相开拓思路、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家长教育子女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适当地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教师也要及时为家长排忧解难,并深入地大面积地探讨教育困惑,真正做到家校互通。

三、发挥激励机制,提高课堂管理

激励,简单地说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通过激励使人在内部或外部刺激的作用下,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的状态中,从而有效地完成任务。在管理中建立激励机制是加强管理科学的重要方面,小学课堂管理中激励的作用也很重要,所以应该建立小学课堂管理的激励制度,来实现有效管理。

1.目标激励

一艘失去航标的船,行驶在茫茫大海中,它永远都无法到达自己的目的地。人也一样,他如果没有自己的目标,也会无所事事;但是有了目标,它可以指引我们在自己的人生中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规范、激励、修正等功能。小学生由于心理不成熟,无法设计自己的任务和目标,所以,每学期开学时,教师都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奋斗目标和各自的任务,然后在全班范围内组织讨论,认真交流,提出修改意见,最后形成全体认可的班集体或个人目标,并张贴在教室最醒目的地方,时时对照,进行自我调整、自我激励,起到强大的心理凝聚和行为激励作用,让学生有方向地来完成自己的任务,以此来达到课堂管理的有效性。

2.物质激励

恩格斯说:“人们首先必须解决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活动。”物质利益关系是生产关系中最根本的关系,其它一切关系的建立和发展都必须以此为基础。小学课堂管理中,教师或学校要对学生的行为给予肯定,并加以奖励,如班级小红旗奖励、课堂中正确回答问题后的小红花奖励、学期成绩名次奖励、三好学生、优秀少年先锋队等。这样能激励学生更好地去学习、表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大胆地去尝试、去发挥自己的优点,提高自己的素质。教师要特别注意个别差生的教育,对他们更要注意激励,一个小小的奖励会让他们增加自信,会让他们觉得学习有很大的意义,自觉地去学习、管理自己,而不会在课堂上没事做,去影响课堂教学。一定的物质奖励是课堂有效奖励的保证,所以小学教师要学会运用这个方法来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3.精神激励

小学生的心理同样要求教师对自己的行为给予肯定,并得到老师和学生们的认可和好评。所以教师要正确评价学生的表现,刺激学生的上进欲望,让学生对老师更加信服,教师管理起课堂来就会特别的得心应手。老师的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微笑都会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关注、老师对他的认可,这样学生就会更好地配合老师,与老师以合作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以此达到课堂的有效管理。但是,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都很稚嫩,简单粗暴的批评和惩罚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和人格,给他们的心理留下阴影。因此,要开动脑筋,变批评惩罚为表扬奖励,多用、善用、巧用表扬奖励,让学生在不经意中愉快地接受。

四、学生自主管理策略

作为学习的对象,学生在课堂管理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一切的教育活动和管理方式都要为他们服务,他们的行为方式和表现思想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影响到课堂管理。在课堂管理中学生也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进行自主管理,来实现课堂管理的有效性。

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学习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并不能取代学生的学,“真正的学习”是发生在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加入到学习过程中时发生的,是一个将外部活动内化为内在心理结果的过程。学生的兴趣与热情被激发起来,积极地投入课堂当中,使得教与学的进程节奏发生共振,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自主管理,建立良好的学习秩序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的自我管理是教师对学生管理的最终目的。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的科学管理,要使学生掌握自我管理、有效学习的策略,从而牢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学生的自主管理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学习秩序,形成一个稳定的环境,构建优良的班风、学风,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向上、主动学习的心理趋向。有了这种良性循环,课堂上扰乱秩序的现象便会大大减少,从而使管达到不管。我们可以运用分组约束的形式让学生彼此学习,使他们“正人先正己”,人人都是管理者,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让孩子成为真正的主人,使学生发挥自己的作用,使其得到归属感。因此,一旦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风气基本养成,其自控力和自制力将会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悦钢教师有效课堂管理的策略[J].教书育人,2005(3):11-13。

[2]李彦课堂管理技巧[M].上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80-88。

[3]张海燕当代西方教育管理模式[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24-125。

[4]胡佩诚行为矫正的原理和方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646-661。

[5]方彤罗曼丁全面课堂管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337。

[6]刘根平刘道润班级管理[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111。

[7]施良方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机制[J].教师教育研究,2005(2):25-26。

[8]韩向前课堂气氛初探[J].教育理论实践,1986(3):305。

[9]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4:186。

[10]杜德栎课堂隐形管理的特点与策略[J].中小学管理,2003(10):78。

[11]孔企平胡松林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8。

[1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2。

[13]陈时见课堂管理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3。

[14]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