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生态住宅声环境的设计措施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改善生态住宅声环境的设计措施浅析

吴秀敏

深圳市居舍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人们的生活无时无刻不被声环境围绕着,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在进行建筑工程设计与建设时,应对声环境的设计加以重视,尤其是在生态住宅类建筑工程之中,更应该进一步提升对室内外声环境的要求。文章针对当前城市中声环境污染的来源进行了简要的阐述,然后对生态住宅对声环境的要求与标准进行了简单介绍,最后详细研究了声环境的设计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住宅;声环境;设计;措施

1.引言

在我国建筑行业,对生态与环保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不过现阶段绝大多数的生态住宅区都只是对园林景观、绿化、节能、环保比较重视,而对于住宅区的声环境并没有非常重视。尤其是一些噪声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市,住宅区域的声环境质量很难达到相关标准的要求,而声环境又不同于其他方面,在建筑工程彻底竣工之后,就很难在对其进行补救或者弥补,也就无法使生态住宅区达到理想的宜居要求。由此可见,当前住宅区噪声污染已经成为影响居住体验与居住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进行生态住宅设计与建设时,必须对其加以重视。

2.城市环境噪声污染来源

2.1交通运输噪声

随着当前我国各城市交通网络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交通噪音给城市居民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近年来铁路事业的蓬勃发展,地面交通,各类立交桥形成了一个立体式交通网,也是使得交通噪声成为了城市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就目前来看,一些城市交通主干道两侧的噪声一般都在65分贝至75分贝之间,甚至在一些坡道或者弯道区域噪声更大,这远远超出了我国有关标准的规定值。

2.2社会生活噪声

社会生活噪声来源主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关,随着近些年来城市居民人口不断增长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城市中的商业街、公园等人流量越来越大,随着人们生活不断丰富的同时,噪音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人口密集度较高,活动频繁的区域,例如广场、商业街、美食城等等。有调查数据显示,城市中交通噪声与社会生活噪声约占城市全部噪音污染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

2.3建筑施工噪声

城市中建筑施工产生的噪声具有一定特征。例如,位置相对固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短暂性。不过建筑施工产生的噪声比较强,一般都会在65分贝至110分贝之间。尤其是近些年很多城市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都比较多,新开发住宅楼盘、旧城改造等等各类建筑工程施工比比皆是,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噪声影响。

3.生态住宅的声环境标准

生态住宅区的声环境就是指人们生活区域室内与室外各类噪声对居民生理与心理上造成的影响,是评价一个住宅区居住质量、宜居情况的重要指标。一个生态住宅区如果拥有良好的声环境,那么居住者在生活中就不会受到外界噪音的影响,生活也不会受到噪音的限制。现阶段,我国有关的标准与规范之中对城市的噪音标准值与适用范围进行了规定,如表一所示(城市5类环境噪声标准值及适用范围)。不过这些标准与规范对噪音标准的规定并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声环境的提出的要求。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我国住建有关部门针对生态住宅建设提出了新的标准与要求,对生态住宅区声环境质量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如表二所示(建筑环境噪音标准),为建设更加宜居的生态住宅区提供了指导性理论保障。

表一:城市5类环境噪声标准值及适用范围(等效声级LAeqdB)

4.改善住宅声环境的设计措施

4.1住宅总体规划布局

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应对其用地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功能规划,最大程度上降低噪声对生态住宅区域的影响,在进行住宅建筑布局时需要综合考虑美观与声环境质量,避免住宅区与商业区以及工业区混在一起,对于临街的住宅建筑,应该将其设计成与街道平行,这样一来有利于形成一道声波屏障,降低噪音传入住宅区的量。再者,对于住宅区域内能够产生噪音的建筑,应该集中性的建设到一起,预留噪音隔离区域,设置绿化带等对噪音进行有效地隔离。

表二:建筑环境噪音标准(等效声级LAeqdB)

4.2住宅平面布局

在生态住宅内部,容易出现噪声的位置是厨卫区域以及电梯和楼梯区域,对于卧室和书房,这应该要求相对要安静一些,客厅则可以适当的有一些噪音。基于此,在进行住宅平面设计时,应将对安静程度要求较高的区域设置在背向噪声源的地方,将能够产生一定噪音的区域尽可能的集中设置在一起,并尽可能远离对安静程度要求较高的位置,在二者之间可以借助客厅、餐厅等作为噪音的缓冲空间。

4.3合理布置噪声源

生态住宅在进行总体布局设计之前,应对住宅区域附近的噪声来源以及分布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与掌握,然后再根据噪声情况对整个住宅区域内住宅的间距情况、各部分朝向以及分布位置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对于住宅内对安静程度要求较高的位置应该远离噪声源。对于生态住宅区域附近的学校、游乐场、超市等生活噪声源,应适当与住宅区拉大间距。对于住宅区域内一些产生噪声的设备,除了要与住宅区保持一定距离之外,还应该设置特殊的噪声隔离装置。

4.4控制道路交通噪声

交通噪声与车流量以及车速有非常大的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控制生态住宅区的车流量与车速,来降低交通产生的噪声。在进行生态住宅区规划时,可以采取人车分流的方式,在住宅区门口直接将车辆驶入地下车库,以降低住宅区内部交通噪声。对于小区内部的机动车道,可以尽可能的将道路设置为多万道路,并设置相应的减速带,对住宅区域内行驶的车辆速度进行有效控制。

4.5设置绿化带降噪

绿化带对于降低噪声有一定的帮助。根据一项实验得出,绿篱可以将近百分之七十五的噪声反射,乔木与灌木植物相结合,在其宽度达到二十五到三十米时可以将噪声降到十二分贝左右。不过,由于城市中土地资源相对较为紧张,因此不能单靠大面积绿化来实现降噪。因此,在进行绿化降噪时,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配置方式,保证既能够实现降噪的目的,又能够美化环境。

5.结束语

综上所述,良好的声环境是生态住宅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方面,因此,在进行生态住宅设计时,相关的设计人员应对住宅区域声环境状况加以重视,采取综合性的手段,实现降噪的目的,为生态住宅居住者提供良好的居住与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温震阳.现代住宅声环境探讨[J].广东科技.2007(S1).

[2]夏永亮.浅析绿色建筑给排水若干设计思路[J].广东建材.2018(08).

[3]林炯,刘圆圆.浅谈声景观与住宅声环境[J].现代装饰(理论).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