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英语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0-20
/ 2

如何让英语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张娟娟

关键词:教学方法;学习兴趣;以人为本

作者简介:张娟娟,任教于山西省临汾市临钢中学。

英语既是活的语言,也是枯燥无味的语言。在英语教学研讨中,至今认为英语教学“费时费力、效果差”的观点仍然普遍。通过二十余年的教学摸索,笔者逐渐认识到:如何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关键。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改善教学方法

英语本身是一种枯燥的语言,这就要求英语教师仔细研究教学方法,深钻教材,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质量。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长期受教师的控制而被动地学习;一切围绕教师的思维转。也就是说,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教师甚至包揽了学生的一切。比如教师教单词和短语;详细地讲解翻译课文、语法、语言点。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默默地听,认真地记笔记,学生的课堂活动毫无发展性和创造性。这样的学生只知道机械的背诵和训练。如今,学生逐渐会使用新教材,而我们的教法仍然是旧的传统的教法。传统的教法桎梏了学生的创造力。所以,只有改变传统的教法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如何巧用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呢?笔者认为应巧用一些格言、谚语、歌谣、谜语和游戏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初中新教材教学更应做到这一点。

如在教学七年级(下)第三单元“Whydoyoulikekoalas?”时,笔者采用了这样一个歌谣来帮助他们记忆单词:“tiger,tiger大老虎,panda,panda大熊猫,giraffe,giraffe长颈鹿,lion,lion熊狮子,penguin,penguin丑企鹅,elephant大象长鼻子……。这样既帮助了他们记忆单词,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在教学这个单元时,笔者还安排一些同学来表演各种不同的动物,让其余的同学猜他们表演的是什么动物,这样学生学起英语来就不会觉得枯燥无味。

又比如,在教学七年级(上)“Howmucharethesepants?”时,笔者用了不同颜色的气球来询问学生,让他们抢答,答对的就可以得到一个气球,让不同的学生来表演模特儿,让其余学生来猜他们的价格,以激发她们的兴趣。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无论在一个人的事业选择还是一堂课的导入中都会体现出它的巨大魔力。对于新授课来说,语言是教师传递知识、影响学生的主要手段。教师的语言只有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有逻辑性,才能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师在语言表达中既要注意准确性,又要使其富于艺术性,有感召力,尤其是英语教师应讲究语音、语调、节奏的抑扬顿挫,要有一定的动作和表情来帮助学生对语言进行渲染,使其能更加强烈地吸引学生。有些演员在表演时,什么道具都没有,却能把观众的心紧紧抓住,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由于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教师更要做到语言形象、生动和直观,而且运用的描述或比喻要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实践。例如笔者在讲代词、形容词性物主代词时编了下面的口诀:人称物主同根生,认真记忆细辨清。人称代词独立用,物主代词名词前。这样学生记忆比较容易,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的效应在于备自己、备教材、备学生,设计的话题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特别要注意他的心理效应。因为每个学生,不管他表现如何,在课堂学习中总是有点积极向上的念头。所以,倡导任务型教学,应通过小组活动合作方式进行。在以“目标——策略——评价”为主线的同时,遵守“活动——体验——表现”这一心理发展健康模式,使学生在贴近生活中、在情感体验中学习,产生对教材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

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第一单元sectionB第二课时,笔者先出示一个胖男孩的图片问:Ishehealthy?Whyaretheresomanyunhealthychildreninourcountrynow?学生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理由,有说eattoomuchjunkfood,nottakeenoughexercise,也有说dotoomuchhomework,parentshaveonlyonechild…等等。随后,笔者提出问题:Howcanwekeephealthy?学生就从自己的经验谈起,然后要求学生讨论Whyshouldwekeephealthy?可以是为了有一个好的心情,也可以是为了能在恰当的时候帮助别人等等,从而认识健康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三、以鼓励学生为主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家长和教师的鼓励和赞扬中成长的孩子,对自己充满了自信。在学习中也是如此,受到教师关注比较多时,学生的学习劲头也比较高。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每个学生在学校里都能抬起头来走路。”

课堂上教师给予学生积极性评价是激发学生情感的最好的激励词。如“good”,“Perfect”,“fantastic”,甚至可以对平时较差的学生说“You’vedoneagoodjob.”这种鼓励的话语,加之教师温和的眼神,会在学生的心中涌起一股股暖流。教师要做到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发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有时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请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相应难度的问题,尽量给予具体、有针对性的特色性评价,使学生了解区别于别人的特点和优点,产生一种真正被教师重视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其自尊和自信水平。

本班有位学生,刚开始英语学得比较差,甚至读单词都有困难,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先把他单独叫到办公室,先就他身上的优点表扬了一番,让学生对笔者不再害怕,感觉出一种亲切感。然后进入正题,先问了他对英语的看法,然后就他的问题给予指导,并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在以后的上课过程中,笔者不断地提问他,并且给予鼓励,终于让他爱上了这门学科。所以,“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教师要以鼓励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

四、教师一定要热爱学生,做到无私奉献

人们把教师比作是蜡烛、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教师也应该像蜡烛一样为学生付出自己的一切,像园丁一样精心栽培心爱的花木,对学生要亲切关怀、耐心帮助、平等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倾注全部的爱。这种爱是对学生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的统一,是对学生未来的深切关注,这种爱应该是经常性的,是公平的,不能只给学习好的同学,而对“后进生”冷若冰霜。因为教师的歧视和偏心会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挫伤自奠心,从而导致他们拒绝教师的一切要求,产生逆反心理,自暴自弃,觉得前途渺茫,最终就会弃学。教师要想赢得学生的尊敬,就必须主动地接近学生,了解学情,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把自己所有的知识全部传授给每一个学生。真诚是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品质,也是热爱学生的具体体现。如果学生犯了错误,教师要及时批评教育;教师自身有了错也应该学会说“I’msorry.”并注意改正,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从而增强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教学中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亲近感、亲切感。教师可轻松愉快地通过英语教学上的艺术性、形象性、趣味性揭示英语教材本身的魅力,达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学生刚升入初中时,先教学生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如见面、道别、致谢、道歉、家庭成员的称谓、时间、年龄、性别等,鼓励他们适时、适当地使用这些用语,甚至当学生半中文、半英语夹杂着对话时,笔者也非常有耐心地与他们交流,消除他们对学习英语的恐惧感,让学生们感觉教师与他们是平等的伙伴,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这些学生很快就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总之,现代教育提出教师是教学这个共同体中的“首席”,这就是说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不再是以前的教师高高在上,而是要能够轻松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运用所学英语知识在创设的语境中参与自由交流,要向朋友一样平等对待他们。在课堂上,教师既是良好的引导者,又是一个热心、耐心的听众,还应该是一个谈得来的朋友。

参考文献: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

[2]张正东.外语教育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

[3]唐光铜.外语教学心理学[M].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

作者单位:山西省临汾市临钢中学

邮政编码:0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