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1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黄曼荷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第七中学黄曼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得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是成功的秘决,它对推动学生积极思考,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实践证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教会学生学习的根本,是深入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育人理念、推进素质教育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自觉应用数学,主动探究数学的直接动力.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本人就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注重情感投入,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既是知识技能的传授,又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其中蕴含着来自师生双方的极其丰富复杂的情感因素.因此,数学教师在平时也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尽可能地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亲切感,这样学生才会喜欢老师,进而喜欢数学这门课程.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鼓励、信任、期待、理解、特别是对“后进生”热情的辅导、真诚的帮助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都会给学生的学习增添勇气和动力,即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也不会轻易放弃.

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学生信任、亲近老师,教师对学生爱的倾注会与其发生思想共振,情感共鸣,产生心和心的呼应,使师生的情感融为一体.学生对学习就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这时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能力最强,教学效果最佳.有针对性的教育就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从怕上数学课直到爱上数学课,从而对数学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设问题情境,强化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挖掘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材因素,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阅读与思考、观察与猜想、实验与探究及其新颖的命题、奇妙的解法和能引起学生好奇与思考的教学内容,巧妙的设疑问题,制造悬念,使学生产生探索的欲望.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始终把学生置于急于解决未知问题的氛围中,切实将数学问题情境化,并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中,奋力激发学生思维,在“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中,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借助媒体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多媒体走进了课堂,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声、色、光、图于一体,既能让学生目睹,也能让学生耳闻,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以其独特的方式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同时受到剌激.它能够化静为动,一目了然,实现传递与反馈的快速交互.利用它既能呈现事物的外部形象,又能将物体分解成若干部分、突出事物内部位置间的关系,使肉眼难以看到的现象变得清晰可见.这就给我们在教学中把抽象化为具体、复杂化为简单、静止化为运动、枯燥化为有趣提供了直观的展示平台.运用它不仅能把繁、难、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具体化,使教师的讲解深入浅出,学生易懂,而且还能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印象深刻,永久不忘.

四、关注实践操作,深化学习兴趣

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的学习活动,它需要学生多种感官的积极参与,能够使学生在愉快的操作活动中掌握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难记住,唯有亲自动手的才容易学会.认真组织每个学生都参加实践操作,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才能使所有学生都获得比较完整的感知,为所学知识向理性过渡作好铺垫.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对数学中的很多问题,特别是那些抽象复杂的问题都能够得到顺利的解决.

五、获得成功体验,升华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习上往往怕遇到困难,但是由于他们心理上的好胜,还是期盼自己学习成绩优秀.因此,教师要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认真捕捉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对每一个学生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表扬,每一次热情的参与都要真诚的鼓励,每一次经过努力所取得的成功都要充分肯定.并且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为他们提供成功的条件,让学生人人都体验成功.那怕是点滴的、经老师诱导获得的或者是与同学协作取得的,都要及时评价并给予鼓励,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欢乐、胜利的欣慰中,激起再次追求成功和胜利的信心与力量来升华学习兴趣.

总之,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才有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所以,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工作的第一要务.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积极因素,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因人施教,要想方设法地时刻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小组探究、质疑问难、引发争辩、实践操作等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巩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得主动热情、、轻松愉快,越学越有兴趣.只有学生的学习兴趣长盛不衰,才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教会学生学习,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才会使用权课堂教学的效果得到真正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