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安全管理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幼儿园安全管理策略分析

王芳

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城关幼儿园723600

摘要:本着保障幼儿安全健康的宗旨,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长抓不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努力消除事故隐患,坚决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的因素,让幼儿在幸福、快乐、平安、舒适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安全管理安全意识安全防范

幼儿园的安全是根本,只有在其安全之上,才能谈得上幼儿教育,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幼儿园的安全管理是教育教学秩序稳定和教育自身发展的保证,也是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目前,幼儿教育已经风靡全球,各地亦大力发展幼儿教育事业,不过这也给幼儿园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的孩子都是家中的宝贝,每一个家庭都希望让自己的孩子在一个幸福、快乐、健康和安全的环境中成长,而3-6岁孩子多数的成长时间都在幼儿园,因此,很多父母在选择幼儿园时,最主要的标准就是幼儿园的安全。

一、完善安全制度,落实安全责任

为了切实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坚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要建立幼儿园安全管理领导机构,明确各自分工职责,层层签订安全协议,安全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完善幼儿园各类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幼儿园各类安全应急预案,并进行相应应急演练,以确保有关灾情发生时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抢险救灾。

二、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幼儿园安全工作任重道远,加强和提高全体教职工和幼儿的安全意识,是确保幼儿园各项安全的基础。通过安全教育活动,让幼儿了解一些生活常识,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幼儿生活在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环境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常常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变消极躲避为积极预防,就能够将各种意外伤害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限度。

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幼儿形成自我安全意识。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应关注幼儿的健康和安全。教师应与幼儿共同创设相应的物质环境,对幼儿进行直观、形象而又综合的安全教育。从认识安全标记入手,在认识的基础上,在室内布置一些安全标记,提醒幼儿注意。如:在窗台张贴禁止攀爬的标记;在楼道张贴下滑危险的标记: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三、加强过程管理,促进安全工作顺利开展

现在社会迅速发展,我们的生活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相继带来的不安全因素越来越多。由于幼儿年龄特点所决定,他们缺乏生活经验,往往在接近危险时自己毫无感觉,是最容易发生危险的年龄。所以,幼儿园要把安全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定期宣传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使广大教师牢牢树立“安全第一”的教育观念,把安全教育工作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到班务工作中。

在幼儿园的管理工作中,园领导往往注重设施设备方面的安全检查,而忽视了对教职工的培养,教师在一日活动中只注重自己怎样加强责任心,确保幼儿安全,而忽视在一日活动中随机向幼儿进行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因此,近几年来,虽然各级领导反复强调安全问题,但是,在幼儿园里发生的安全事故仍屡见不鲜,如:有的幼儿摔伤、烫伤、碰伤等。究其原因,就是教师安全意识不强,责任心不够,因此幼儿园应把幼儿的安全工作放到首位,只有在保证幼儿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各方面的教育。

四、强化安全监督检查,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幼儿园孩子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也更缺少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的能力。教职工在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自我保护和防范能力的同时,更应该加强自己对幼儿安全防护的能力,学会从各个环节的细小的方面发现隐患,消除隐患,才能确保幼儿在园安全健康快乐地成长。

意外事故的发生将会严重伤害幼儿的身心健康。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开展层层排查工作,提早发现消除不安全因素,防患于未然。其次,成立的安全领导小组,有专门负责检查的人员,随时对幼儿园一切设施进行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处理。定期对户外大型玩具及活动设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幼儿园各类物品的使用安全。加强食品卫生检查和监督,要求食堂人员严格把好食品卫生关,按食品采购制度向供货方索要三证,并做好食品的验收、进出库记录,杜绝一切不安全因素,真正提高全体教职工安全防范的能力。

五、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幼儿在园安全

1.来园离园时做到两把关:把晨检关,做到事故隐患早发现;把离园关,和家长签订接送合同,做到无冒领、无走失。

2.营养工作做到两避免:1.避免食物中毒;2.避免烫伤事故。

3.午睡环节做到两注意:1.注意体弱儿童;2.注意异常情况。

4.户外活动环节做到三检查:

(1)检查场地;(2)检查活动器械;(3(检查人数,幼儿活动时不离教师视线,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本着保障幼儿安全健康的宗旨,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长抓不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努力消除事故隐患,坚决杜绝事故发生的因素,让幼儿在平安、舒适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六、搞好家园配合,为孩子提供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幼儿园、家庭和社会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幼儿的安全并对其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不要认为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就万事大吉了。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所以教师在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安全意识培养的同时,还应该利用班级家长会、家长园地等,向家长宣传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让家长主动参与对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经常给孩子讲一些自救的典型事例。同时,家长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从事着不同的工作,教师要充分发挥家长这一教育资源,丰富安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在让幼儿区分安全与不安全事情时,可请家长与幼儿共同寻找,家长们纷纷找来各种图片、或利用各种现代化设备提供安全方面的材料,丰富幼儿园的教育内容,让幼儿形成自护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避免伤害。

总之,为了防范于未然,要加强幼儿自身安全意识,提升教师的安全责任感,完善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把幼儿安全工作当作为日常工作来抓,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才能保证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