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的管理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的管理与实践

王静赵志文

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人民医院贵州贵阳550018

摘要:通过实施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使护理人员的福利工资与工作完成质量挂钩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护理团队注入活力。方法: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对护理人员照顾患者的难度,患者数量,工作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参与护理研究等内容进行细化和量化,根据不同的项目设置不同分数。结果:通过绩效考核,将护理人员的经济收入和数量,质量,患者满意度,参与护理知识培训和护理工作、护理研究相结合,从根本上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形成了积极的工作氛围。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更好地促进优质服务的发展。结论: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激发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极大地提高了护理质量,维护护理安全,稳定护理队伍,改善护理服务。

关键词: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实践

引言

对于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评价属于医院管理的重要工作,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能够激励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且有利于快速提高护理工作的综合效益。所以,如何提高护士长的综合管理水平,从而有效调动所有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地发掘护理人员的工作潜能,最终让护理工作可以有力与高效的运行,这是长期以来摆在护理工作管理者面前一个非常重要和严峻的问题考验。护理人员的绩效评估是收集,分析和反馈护士工作中的工作绩效和工作结果的过程。随着作者所在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的推进,为进一步强化整体责任制实施护理,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工作潜力,使员工可以体验更多的福利,从而确保护理质量,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1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的管理措施

1.1科学设置护理岗位,按照科学管理,按需要设岗

确保患者安全和临床护理质量,明确护理职位,工作职责和工作条件,建立工作责任制,提高管理效率的原则可以将护理职位分为几类,如护理管理职位,临床护理职位,临床教学岗位。

1.2合理配置护士的数量

根据护理职位的职责,护士应合理配置。不同职位的护士人数和能力应满足工作需要。其中,临床护理岗位的考虑因素包括工作量,技术难度,专业要求和工作风险。目的是合理配置动态调整,确保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病房护士应配备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要求,普通病房的实际护床比例为0.4:1,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与患者比为:2.5-3:1,新生儿监护护士与患者比:重症室为1.5-1.8:1;普通病室为0.6:1,手术室与手术台比为:3:1,复苏室护士与床位比为1:2,产房护士与产床比为:2.5-3:1,急诊科和其他科室应根据综合情况合理配置护士。需要24小时连续工作的临床护理岗位应该在工作人员轮班时进行科学安排。护理工作量很大。当有更多危重病人时,应增加护士人数,并制定护士紧急护理计划。

1.3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根据工作职责,关注日常工作和绩效:包括护士的工作绩效评估,职业道德评估和业务水平评估,评估结果与护士的收入分配激励和评估相关联,工作绩效评估包括护士工作质量、患者满意度、技术水平等;职业道德评估包括护士尊重患者的隐私,注重沟通,体现人文关怀,保护患者的权益。正确实施临床护理实践指南和护理技术规范,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服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实施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护士个人收入和绩效考核结果,护理服务质量技术风险和患者满意度。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工作绩效,倾向于临床护理岗位工作量大、技术难度大、形成激励约束的内部竞争机制,反映同工同酬,多工作,多奖励,更好的奖励。良好的护士专业技术规则评估标准,护士的职称更注重工作绩效,技术能力,更注重医疗队的本身的能力发挥,更加注重群众的满意度。

1.4加强护士岗位培训

建立和完善护士的岗位培训。根据医院护士的实际业务水平,岗位工作发展事业,制定护士在职培训计划,加强护士继续教育,注重新知识和新知识的培养和应用。要求以岗位竞争为核心,突出专业内容,注重实践能力,提高人文素质,适应临床护理发展的需要,加强对新护士的规范化培训。

新护士标准化培训应包括护士质量,护士职责,医院的规章制度,诊断和治疗规范以及标准责任制,整体护理要求和临床护理技术等。根据卫生部和省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根据临床专业发展和专科护理的需要,加强专科护理培训,重点加强急救,血液净化,肿瘤等行业的骨干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加强护理管理岗位培训,人员在护理管理岗位,医学教育,网络教育,网络培训,应参加管理培训,包括现代管理理论在工作中的应用,护士人员资源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护理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护理业务技术管理等,提高理论水平,以及护理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质量。

1.5保护合同护士的权益

根据系统编制的标准,医院不得随意减少建立护士人数,增加外部护理人员的数量。实施国家有关规定,工作津贴,福利待遇等规定,确保合同护士的就业和护士的享受同等待遇。同时医院根据床位数和床位占用率等因素调动护士人数,保医疗水平。

2体会

绩效考核是一种更加客观,科学的管理模式,应用系统和数据来管理和证明护理人员的绩效,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也有利于综合评估和实施绩效考核。

2.1绩效考核计划的制定应秉承科学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性。绩效考核的内容有助于护理人员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认清自己的工作目标,改善工作。因此,内容应科学,全面,并应以标准为基础。同时,必须符合实际工作,得到护理人员的认可,达成共识,使绩效考核达到预期目标,以提高个人素质和部门水平。

2.2绩效评估应尽可能公平公正,减少人为偏差。因此,护士长在设计程序时应该公平客观。护理质量检查应由部门质量控制小组成员共同参与。每个人的绩效分数和绩效工资都在部门披露,并被大家接受。

2.3结合实际的工作动态管理,不断完善绩效考核计划。绩效评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规划,监控,评估和结果应用等动态管理过程。根据工作需要和具体情况,在征得大家同意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考核内容,并进行改进。最后,将寻求适合本科室的评估计划,以更好地鼓励护理人员发挥他们的潜力和工作热情。

2.4指标权重分析本研究构建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临床科室考核时,充分考虑工作量、工作效率、经济效益和患者满意度,兼顾不同病区风险系数和技术难度,同时纳入科研、教学、培训等利于临床科室长期发展的指标。从指标权重来看,顾客维度、内部流程维度两项比重较高,学习成长维度比重最低。这是因为医院中医疗工作是第一位的,从临床科室层面抓好护理质量和安全,医院的护理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总结

实施护理管理指导思想,实施公立医院改革的要求,在改革临床护理模式的基础上,以护士岗位管理的实施为切入点,从护理岗位设置,护士配置,绩效考核等方面进行职称晋升,职业培训等。制定和完善体制框架,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励护士服务于临床前线,有利于护理事业的顺利展开。在实施岗位管理绩效考核的过程中,这一挑战是前所未有的,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我们只是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共同探索,不断实践,共同进步,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全过程而优质的贴心护理服务,营造舒适,温馨,和谐的医疗环境。

参考文献:

[1]慕燕燕,王晓春,王旭.责任制护理结合绩效考核结合绩效考核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中的实施[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4).

[2]李妮,王晓霞,赵璧,等.网络环境下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的实践与探讨[J].福州总医院学报,2011(3):131-132.

[3]刘建华,黄晓,袁晓.优质护理服务绩效考核在护士长管理考评工作中的应用实践[J].中外医学研究,2015(9):85-86.

[4]张喜维,刘继红,魏淑霞.基础生活护理积分法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绩效考核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s1):287-287.

[5]李秀云.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探索责任制护理绩效考核方式[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1):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