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实践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17
/ 2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实践初探

黄崇伦

广东省廉江市塘蓬镇第四小学,广东 廉江 524459

摘要:德育是我们一生都要学习的内容,对于我们成长为人处世等多方面都有重大影响,因此德育教育应从小抓起。小学阶段的儿童心智相较于幼儿时期虽然逐渐趋于成熟,但仍处于启蒙阶段,还需要一个引路人来引导学生,因此在学生处于小学阶段时引入德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而班主任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作为学生在学校的“父母”,他们在德育方面教育的成功与否、渗透程度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接受程度和自身德育方面提高程度。本文将从小学德育现状,班主任如何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等方面进行剖析。

关键词:小学生;班主任;德育教育;开展策略;价值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过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给学生传授知识,还处于“考什么教什么”的阶段,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尤其是德育教育这方面更应该作为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小学阶段对于儿童来说是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重要时期,教师应抓住这个重要时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尤其是班主任,应该发挥自身角色优势,近距离的帮助学生学习德育的相关知识。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教师本身经验不足以及思想方面高度不够等问题,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于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以及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如何更好的开展进行一次彻底的分析。

一、小学德育教育现状

小学生是我们国家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领导者,他们的思想教育对于我国的未来发展十分重要。但是由于小学生特殊的年龄阶段,他们的可塑性强,接受知识速度快,而且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较容易接受新知识,但另一方面,他们年龄小,心智还未完全成熟,对于一些事物的正确错误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他们需要老师需要班主任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

而且,现在小学生普遍存在一些德育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对学习不上心,荒废学业,缺乏社会责任感。他们无视父母对于自己的付出,认为父母理应对自己付出,不体谅父母挣钱的辛苦,并且无法预测学习对于未来的影响,因此产生错误的判断,觉得学习对于自己的未来没有什么影响。其次,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的情况越来越严重,青少年对于一些事情的处理有时不太稳重,甚至有些偏向极端。再次,现在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体会也不是很深刻,对于传统文化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死记硬背,而不是透彻的理解。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创新策略

基于现在小学的德育教育现状及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小学班主任应发挥优势,逐渐改变德育教育方式,加强工作创新,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德育教育。

(一)加强奖惩机制

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不光要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学习德育知识,更要在生活中不断渗透德育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学生平时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等行为加以表扬,并且号召大家向他学习,但是对于一些违背德育知识的行为,班主任也不要夸大其词,对其大批特批,这样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会造成不好的影响,而是应该耐心引导,帮助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并鼓励他向周围优秀的同学学习,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二)在课堂中增加德育教育

班主任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适当增加德育教育。以数学课堂为例,教师在讲解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数学史渗透等方式,让学生深度理解数学,并且在解题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数学史等内容,从根本处给学生讲解解题的思路,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数学,并且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科技水平数学水平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从而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以及民族自豪感,为我国的数学发展做出努力。例如在进行讲解四则运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些中国古代有关数学运算的历史,并且在课后组织学生去超市采购班级用品等。既可以在实际中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在现实生活中检测比课堂上的题目更加灵活;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班主任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公益活动,或者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城市规划光等,让学生切身实地的感受德育知识的重要性。

(三)注重家庭教育

班主任除了在学校要培养学生的德育,还要加强家庭教育,帮助家长进行恰当的家庭教育。班主任可以定期开展家长交流会等活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且通过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和家庭教育情况,引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逐渐增加德育教育,班主任在开展家长交流会时可以和家长进行德育教育的交流,讨论出最适合学生德育培养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学校在家庭都能潜移默化的接受德育教育。

三、思考与建议

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班主任德育教育准备工作不充分。由于班主任在此之前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德育教育培训,因此,许多教师在课前不知道该如何准备德育教育,同时,一些家长暂时无法转变思想,仍然将成绩放在第一位,所以,一些教师迫于学校竞争和家长的压力,不得已依然将工作重心放在学生成绩上,而忽略了学生在德育方面的教育。其次,教师的教育方法仍需要改进。许多教师还保持传统的教育模式,以严厉的讲课方式来督促学生学习,这样对于学生学习知识尤其是德育知识,学生只能是做到表面上接受,而不能从深层次理解,甚至会产生抵触心理。

针对以上的问题,班主任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加以解决。对于课前准备不充分的问题,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自己德育教育理论方面的学习,在每次课后总结自己本次教育的优缺点,并在下次的教育过程中加以改进。班主任之间也应该定期组织交流会,交流教学经验、教学模式等,总结优缺点,在下一次上课时加以改进。对于授课方式,教师应改变传统授课方式,接受新的教育模式,不断探索课堂创新,并在课后多与学生交流,找到适合自己也适合学生的授课方式。

结束语

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关乎我国社会未来的发展,因此十分有必要加强小学生的德育教育,班主任作为学生在教育路上的引路人,应认清自己的重要地位,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推进学校德育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李忠红. 基于生命教育的德育实践模式初探[J]. 学术交流, 2008(8):180-182.

张莉. 小学综合实践课中有效融入德育初探[J].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5(1):106-107.

李卓. 德育管理工作中的班级目标管理实践初探[J]. 时代教育(2):179-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