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教育与素质教育深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3
/ 2

小学德育教育与素质教育深入分析

宁文英

广西北海市铁山港区营盘镇能村小学 536000

摘要:随着实施新课标以来,我国的素质教育正在逐步向前发展。小学阶段的学习主要是学生道德品质养成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深入的去了解和掌握学生在这一时期的道德状况,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加强教育,因材施教,给孩子培养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品德有可为有可不为,将会对他们的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小学生;德育教育;素质教育;分析探讨

引言:不管基于任何的教学目的,教育不仅仅只是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要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把德育教育渗透到他们的脑子里,不仅要让学生学习来自书本的知识,培养他们健全的品格和良好的道德也是重中之重。在小学阶段,同学们还不具备独立的人格和思考方式,无法判断好坏,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和身边其他人的的正确引导,来促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良好的品德是做人的基本,它会直接影响到每个人一生的发展。本文深入分析探讨了小学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关系。

德育教育的概述

德育是教书育人环节最重要的任务,立德树人,立德在先。 我国当前的素质教育归根结底就是“应试教育”,以成绩来评判一个人的高低是每一个人固有思想,并没有什么不妥,这样一种不正确的评判系统会给孩子养成一个畸形的价值观,不利于养成他们爱国爱家的高尚品德,一味地追求卷面上的数字而忽视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也不利于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所以在小学学习阶段,要始终贯穿德育教育,这是素质教育模式下的必然选择和趋势。

2、当前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功利心重,没有理想

现阶段我们国家倡导的是素质教育,身心都要得到健康发展,但是也不乏一些学校和教师还在只是一味地注重学生的考试,而忽视德育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是非常不科学的,它会导致学生过分的追求分数的高低,对其他方面根本不以为然,忽视了素质的培养和发展,又怎么能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2)没有基本的自理能力

随着国家经济水品的日益提高,人民对生活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优生优育政策,大部分家庭都是一家人围着一个孩子转,从小就享受最好的物质条件,造成了父母对子女的过分溺爱,养成他们娇生惯养的脾性,让孩子从小就缺乏锻炼,除了读书考试没有任何生存常识,使他们过于依赖父母,生活在父母的庇佑之下,完全没有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

(3)缺乏团队意识

现如今大部分的小学生家里都没有兄弟姐妹,从小就独得恩宠,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会考虑集体的利益,小的时候不加以重视,等他们都长大成人走入社会,不管做什么都有一个集体,而从小就缺乏德育教育的他们,没有集体意识,是会被排挤和淘汰的,也做不成任何事。

3、小学德育工作的策略探讨

首先,学生长期身在学校,接触最多的就是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所以,老师应改变传统的固有观念,要重视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在教学活动中要有目标、有计划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课余时间应多组织一些围绕德育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切身的体会到良好道德的重要性,从中获得感悟。

其次,要重视道德模范的作用,言传身教,给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一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身边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说得多不如亲身去做来带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所有老师对自己有一个更高的要求,加强自身素质,给学生们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最后,定期开展一些有关德育方面的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在实际行动中来验收德育教育的成果,并以此起到一个督促的作用。

什么是素质教育

我国的素质教育的内涵,它就是旨在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进行开发,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全面得到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只注重卷面上那个数字,使孩子成为应试教育的受害者,完全不知道做人的道理,这些都是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极有可能给孩子造成心理和身体上的双重压力。

如何引导老师和家人进行素质教育

建立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育工作的主题是老师和学生,师生关系是陪伴在我们生活中最多的一种关系,老师不仅参与这场教学活动,更是起到带头作用,不管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教学活动中都要发挥好他们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去主动参与学习,而不是被动地输入性学习,上课过程中应该是与同学们一起探讨,用商量的语气进行对话,带动学生的主动探索的兴趣。

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习惯了从书本上获得新的知识,老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并不能真正感悟到知识的力量和伟大,只有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获得新知识,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奥秘。因此教师在教授新知识的同时,能够运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和现象来进行讲解,想必会事半功倍,学生也能理解记忆,印象会更加深刻。

6、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都是小学阶段很关键的一课,不能顾此失彼,捡了芝麻丢西瓜,在进行素质教育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德育教育的渗透,特别是小学阶段,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引导,同时更需要给他们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言传身教。

参考文献

[1]杨红.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德育渗透[J].专题与论述,2019.11.(11)

[2]岩有荣.当前小学生品德教育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教学研究,2019.10(28)

[3]许有霞.加强德育教育促进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J]名师在线(德育建设),2020.(01)

[4]袁云良.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与渗透[J]艺术素养教育,2018.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