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让科学教育更精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7
/ 2

生活让科学教育更精彩

左发兵

绵阳市富乐实验小学 621000

【摘要】: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使学生在充实、快乐的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引领学生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学习科学,增强生活本身就是一本科学全书的意识。

【关 键 词】 生活 科学教育 探究学习

科学源于生活,生活蕴涵科学,让小学科学教育散发出生活气息,这既是时代赋予教育的特质,也是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那么,如何让生活融入科学教育,让科学进入孩子的生活呢?

一、适时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

儿童对大自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或发现者,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去发现科学的真谛和大自然的奥秘。

在教学《降水量的测量》的时候,我通过创设生活中下雨的情境,提出问题:你怎么判断降水量的大小呢?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想到了很多办法:听声音大不大,看窗户玻璃上的雨滴密不密,伸出手感觉一下,看河面上的水波大不大等。学生想出了很多方法,接着我把问题稍微修改了一下:假如有两天连着下了雨,第一天下的雨点较大,下了1小时,第二天下的雨点较小但下了3小时,那么我们怎么来比较这两天降水量的大小呢?学生很快发现不能光听雨的声音和感觉雨点的大小来判断一天降水量的大小,有同学提出在室外放一个塑料桶,比一比筒里水面的高度。然后我适时给出了气象学家测量雨量大小的工具——雨量器,并要求学生课后自己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学生积极性很高。又如在《溶解》一课教学中,我提出:“小明跑完步很口渴,想泡一杯果珍来解解渴。你们能不能帮他想一个好办法,让他快一点喝到果珍呢?”泡果珍对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学生马上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出办法来:“用筷子不停的搅拌能够使果珍快一点溶解在水里”、 “用热水来泡溶解起来也很快的” 、“把果珍放进水里,然后再用两个杯子倒来倒去”……从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然后再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学生有了前面生活化情境的引导,学生就不会再感到科学是那么遥不可及,而是和他们非常的贴近,他们对实验设计也就非常地感兴趣了。

二、 在设计实验时,利用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材料,开展属于自己的实验

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是探究实验材料,这是实现儿童科学探究过程的必要条件。但是实验室中大部分是实验的专用仪器,学生对实验仪器缺乏足够了解,容易产生一定的陌生感,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课后继续进行科学探究。因此,利用生活材料制作简易的探究仪器,既可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的习惯,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如在制作简易雨量器时,实验时用的是透明烧杯,口和底的大小是相同的,学生做完也不可能将烧杯带回家。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课外作业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简易雨量器。我提出明确要求必须杯底是平的并且和杯口大小一样,但是在生活中口和底完全相同的透明玻璃杯不是每个学生家里都有,有的同学比较为难,于是我让学生自己讨论想办法,大部分同学想到了饮料瓶,但是在观察饮料瓶以后,有的同学又提出疑问,虽然可以把瓶口剪掉,但是底还是不平的,怎么办呢?正当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突然有个同学提出来,可以先在塑料瓶里装部分水,以瓶里的水面为0刻度线 再来制作标签,我让大家讨论那位同学的方法行不行,大部分同学表示赞同,许多同学根据这种方法利用简单的塑料瓶制成了简易的雨量器。又比如教学《声音的产生》的时候,让学生用实验器材——音叉发出声音后,我还让学生自己寻找生活中一些材料——不锈钢直尺,纸张、铅笔等,要求学生想各种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来。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使直尺等物体发出声音来。教学中如果一味使用专门的实验器材会制约了学生课外的科学探究活动,而提供学生随处可见的生活化的实验材料,有兴趣的学生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作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了。

三、培养学生给生活提问的好习惯,增长课外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教学以周围常见的自然事物与自然现象为对象,适当地将这样的科学探究延伸到课堂以外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可以让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是科学,科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对周围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产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从而获得长足发展。

如在教学完《声音是怎样产生》,我让同学们找找在我们家里有哪些物体能发出声音,学生都踊跃举手,电视机 ,收音机,电话,手机等。那么为什么这些电器会发出声音呢?许多同学说是因为有电,开关一开就有声音了。有的同学就有不同意见了,为什么电灯有电却不发出声音呢?正当大家困惑的时候,有一个同学提出来,是因为里面有喇叭。喇叭也会振动,把手放在靠近电视机喇叭的地方能感觉到振动。生活中存在着学多的科学现象,引导学生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部分学习有余力的同学在课外搜集一些生活中的小现象,自己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共同来探讨搜集相关资料或向老师请教的方法来解决,然后可以由这部分同学利用课外时间向全班介绍生活中的科学知识,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拓展了课外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课堂教学是学生探究科学真理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平常而丰富的课外生活,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更广阔的天地。只有生活与科学教育紧密相融,科学在孩子的心中才会变得更加有魅力,更加有科学味,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