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操作活动中低效行为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22
/ 2

小学数学课堂操作活动中低效行为研究

韦彩焦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明伦镇中心小学 广西河池 547000

摘要:新课改推崇“玩中学”,强调“增效减负”。小学数学教学具指导、激励和评价功能,可帮助小学生树立理性认识,满足计算需要。但我国小学数数学教学普遍存在低效教学现象,教学质量欠佳。故本文立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归纳总结低效行为,提出高效教学措施,望可帮助一线教师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操作低效行为

前言:课堂操作活动为“玩中学”理念的衍生物,其可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压力,提升学习兴趣。但在既往数学教学中发现该教学模式虽可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但学生普遍存在理论知识掌握不到位问题,理论上将此现象称之为“低效教学行为”。低效教学行为不仅影响教学进度,亦可影响对教学质量。故一线教师需加强小学数学课堂管理,保证课堂效率,杜绝低效行为。

一、低效行为具体分析

(一)低效选材

教材选择影响教学质量及吸收效果,我国目前部分地区仍使用旧版数学课本,课程设计相对落后、内容较少。随课本更新换代,我国现有小学数学教材多以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冀教版为主,内容虽大同小异,但习题却有所区别。例:人教版教材为六年级下册编撰“例题”、“做一做”,课堂教学中建议以“做一做”等活动开展教学。但北师大版、苏教版教材“例题”及“做一做”却晚于人教版出现,多在六下二单元出现。

  1. 低效课堂设计

小学数学设计“圆的认识”一课,教师普遍依教参内容完成课程设计。即在课堂中通过圆形图片展示圆形,树立学生认知,使学生明确圆形、圆与方形及椭圆区别、圆周是什么。但在实际生活及考试过程中,学生并不能够将圆形与盘子、太阳等实物联系起来,亦不可牢记圆周计算公式,故考试成绩不高。

  1. 低效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完成后教师需进行教学评价、教学反思,就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但传统教学中教师仅自行反思,并未考量过自己反思存在的弊端,亦不能发现问题[1]。例:本校教学督导发现,课堂教学中教师常用鼓励性语言激发学生积极性亦可影响教学效率。教师日常授课中出现“你真聪明,全部回答正确,掌声送给他”现象,但多次掌声回响耗时较长,延误正常教学进程,教师却未发现。

  1. 改变低效行为现状的具体对策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实践中应落实如下对策:

(一)高效选材激发学生积极性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具有“新”、“活”、“实”三个优点。首先,人教版教材根据小学生特点设计编写教材,内容上强调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际与童话故事为题材,帮助学生完成“现实题材—数学问题—数学建模—数学知识与方法”的学习。如:夏天时同学们爱吃冷饮,老师了解到校门口左边商家可爱多标价2.5元,右边商家可爱多标价3.0元,你会去哪一家买呢?其次,教材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倡导小学生在浓厚的情景中动手实践,获得感性认知。例:组织3个学生借助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等立体图形,以描、画、印、拓等方式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了解个表面特征。最后,教材减少例题数量,增加形式多样的练习及活动,避免过多重复性的机械训练。例:人教版教材增加20以内加减法活动,替代传统题海战术。教师可制作20以内数字卡片,通过相互比较、交流、鼓励学生参与数字组合运算中。将数字以“8+()=17,9-()=6”形式展现在黑板中,灵活实现加减运算演练,提升学生运算能力。

  1. 高效课堂设计营造良好教学环境

小学数学教师授课要以学生为起点,注重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明确教学目标与教学难点。既往发现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能够明确圆、圆与方形及椭圆区别、圆周概念,但在实际考试中发现学生并不能举一反三,罗列实际生活中圆形事物。故建议在开展人教版“圆的认识”一课时应先实施理论教学,后引导学生走向室外,观察自然界圆形事物,帮助学生理论联合实际,扎实记忆知识点。如条件受限可行多媒体图片展示,帮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圆形实物,再通过举一反三的引导性提问完成教学,帮助学生扎实掌握知识点。另高效课堂设计亦应与多媒体教学联合起来,可吸引学生关注度,保证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形式。如:学习“方向与路线”这一课程时刻在大屏幕上展示教室的平面图,然后说出教室内的一个位置,让学生说出该位置所座的学生姓名,教师公布答案明确学生回答是否正确。或可随意指出一个方位让学生找出其实际位置摆放的物品(教室左角、教室右角)。教师课堂授课时多使用引导性语言,常用“应、要、是”等词。教师不可过多鼓励同一名学生,尽量以眼神交流或手势表示鼓励,教学不可操作过急,不可因无学生回答问题自行告知。

  1. 高效反思提升教学质量

调查可知,教师教学反思环节存在无序性及无结果性,故部分教师授课时语言组织及课程把握不合理。在此建议教师按照如下程序开展教学反思。首先,反思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了解学生是否能独立完成教师交代的任务,与他人合作时能否共同解决问题,学生相互交流时候能否正确表达自己。其次,教师还应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思维是否清晰,是否可直接作用于课堂操作。如:观察学生在回答问题、小组学习中的状态,积极提问胆小、不爱发言的学生,关注课业成绩稍差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最后,教师应明确课堂语言及整体把握是否到位。如:“你真聪明,大家表扬表扬他”、“虽然你答错了,但是老师依旧要好好表扬你,因为你踊跃举手了”、“你真棒,老师要奖励你一朵小红花”。上述言论固然可以提升学生自信,但过度使用将养成学生的惰性,不利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建议尽量少使用,每堂课不可超过5句。且每堂课教学重点授课时长应占整堂课的1/2,时长万不能缩短。本文提倡性建议多举行公开课模式,组建教学反思监管小组,在听课评课中帮助教师改变低效教学状态,提升教学质量

[2]

结论: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操作活动中低效行为涉及“低效选材”、“低效课堂设计”、“低效教学反思”三方面,本文就上述问题针对性提出“高效选材激发学生积极性”、“高效课堂设计营造良好教学环境”、“高效反思提升教学质量”对策,望一线教师积极采纳,广泛用于实践,贯彻落实“玩中学”理念,实现增效减负,让学生能够在灵活多变的学习中扎实掌握基础知识。

参考文献:

[1]续东梅.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以《生活中的多边形——多边形的面积》一课为例[J].中华少年,2019,7(13):166-166.

[2]吴晓美.从无效到有效的飞越——浅谈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实现策略[J].新课程(上),2018,9(1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