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策略创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及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23
/ 2

教学策略创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及价值

张利春

山西省吕梁市兴县实验小学 033600

摘要:小学是一个学生受教育的开始,一个良好的开端标志着成功的一半,小学学生年龄小、跨度大,对事物充满着好奇,无论处于哪个学习阶段,数学都是重点学科,数学有关生活有关思维,学好数学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作为领路人,要恰当利用好小学生的好奇心,创新数学教学策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因材施教让学生对于学习建立积极主动性,改造枯燥课堂,为往后的学习打下坚持的基础,打造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创新教学;小学数学;运用;价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起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教学质量就已经提高了一大半,小学阶段,对于学生的学习历程来说是其学习的开端,是培养起学习兴趣的最佳时段,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原有的理论灌输教学方式已经不利于人才的培养,贯彻落实教育改革,教师需要创新其教学策略,改变教学方法,时刻关注学生的情况,因人而异得激发每一个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且鼓励学生,多与学生互动,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质,建立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自信,提高教师教学效率与学生学习效率。

一、教学策略创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价值

小学教育是一个起点,打好基础是小学教育最重要的作用,数学学科的学习不单影响着学生的成绩,还影响着学生往后的发展,帮助学生掌握生活技能、储备知识。现阶段,小学师资比较初高中更为薄弱,授课方式虽然结合了多媒体教学但是大多偏向于成绩的提升而不是学生全面的培养,教学内容与生活分裂化严重,讲课方式模式化不适应每一个学生未能做到因材施教,讲题方法套路化学生处于一知半解状态,使得学生学习效果不明显,成绩差异大,久而久之,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下降,教学效果随之下降,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更应该注重教学策略的创新,依靠科学化的方式方法结合实际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因材施教培养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从而达到打下坚实基础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往后人才的培养

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数学中有生活,生活中有数学,教师通过生活对教学策略进行创新,体现出小学数学的价值所在。教师在教学时多举例进行情景式教学,引导学生的思维在生活中学数学,在学数学时学生活,当所学内容与生活相近时,学生会自觉地进行知识的接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认为学习时无趣的心理,激发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变为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的活力促进学生培养学科素养实现学习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策略创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结合生活多媒体教学

数学教育大纲内,小学数学更贴近于生活,大部分知识都与生活相关,所以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也不能脱离生活,结合课本内得例子再进行情景举例,帮助学生将课本上的知识还原到生活中,在生活中也会运用数学,传统的口述式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促进教育的改革,结合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多媒体课件教学,彩色的字体丰富的插画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记忆,小学学生年龄小,对于动画片更加敏感,教师利用这一点,再结合视频教学,将知识动画化,让学生直观的、真实的感受数学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认识物体”章节中,课前布置学生进行预习,自己动手制作相关物体对于物体有一个初步了解,上课时通过相关动画视频全方位为学生展示物体的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视频结束后通过电子课件的教学解决学生的疑问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记忆。

(二)因材施教分组教学

每一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个体,现如今的学生个性化明显,因为生活环境的不同认知范围的不相同,对于知识的接收程度也不同,所以才会出现成绩差异化明显的现象,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在日常教学中观察学生的学习水平,对其进行分组,方法一,组内成员可以达到互帮互助的目的,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采用“一帮一”模式,因为学生多于教师数量,一名教师最起码一个班要教三十五人以上的学生,无法做到事事周到的程度,“一帮一”模式分组有助于每一位学生落实学习成果;方法二,进行层次分组,一个小组内学习成绩相似,在布置作业学习任务时,切合实际制定相应的作业任务,进行不同程度的辅导,尽所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两种分组方式相配合,布置作业时按照层次分组,试题讲解时按照“一帮一”模式,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还可以帮助其发展同学之间的友谊。例如,“方程”教学结束后,布置作业时分层次按照难度简易程度进行分配布置,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完成难度较高的习题锻炼其数学思维,成绩较弱的学生完成程度简单的习题巩固其基础知识,在课上讲解时,按照“一帮一”分组模式进行座位安排,教师讲解之后,将课堂时间交于学生们进行交流,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帮助成绩弱的学生解答疑惑,成绩弱的学生如果在已经掌握基础的前提下,与成绩好的学生共同进行作业,既能保证练习习题的数量又能保证学习的质量。

(三)课堂上注重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

积极的学习环境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刚刚接触数学学习,会有不敢展示自己思维的想法,教师进行当堂授课时,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鼓励学生大胆的举手发言,说错也要给予鼓励,避免罚站、不予理睬的方式打击到小学生幼小心灵的自尊心,妨碍其学习兴趣的发展,小学生的思维跳脱,教师要利用这一点鼓励学生大胆的进行猜测、解题,培养小学生的学科思维,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引导每一位学生的思维跟上老师的节奏,有效防止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从而有效的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结束语

小学教学策略创新顺应时代的发展,为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内容与生活相融,以学生为本,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性的制作教学方案,利用小学生的合作力量分组教学,共同促进学习进步,教师发挥自己引导的作用,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科思维,让学生喜欢数学,热爱思考,主动的进行学习,教师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也提高了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勇.浅析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J].科技风,2020(15):35.

[2]付丽辉.新课改下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8(29):24-25.

[3]周长安,苗玲,甘义明.对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策略的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1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