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的强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30
/ 2

高职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的强化

郑超

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

摘 要:体育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体能锻炼是体育项目开展的基础,强化体能训练有助于学生强健体魄,使其获得长远发展。本文从高职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的现状着手,分析体能训练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强化体能训练的策略,以更好地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关键词:高职体育;体能训练;强化策略

引 言:只有在学生具备良好体能的前提下各项体育活动才可能有效开展,而学生体能不足会影响体育教学进度和效果,如长跑练习中,学生因体力不足无法跑完全程就会影响体育训练得整体质量。

1 体能训练的现状

1.1学校重视度不足

目前部分高职教学中体育教学所占时间有限,导致高职体育教学时间不足。在高职阶段,体能训练一般不会设置独立的课程,而是在每堂体育课中抽出一定时间进行训练。体能训练主要是围绕体育课堂展开的,体育教学时间不足必然导致学生体能训练成效大打折扣[1]。此外,高职现阶段的体育教学,缺乏针对学生身体素质调整的关键环节,所以体能训练收效甚微,学生也难以在日后的训练中获取高质量的体能进步。

1.2体育教学资源紧缺,体能训练设施不足

系统有效的体能训练教学需要利用大量的运动训练器材,如符合规格的跑道、帮助学生提升力量的举重器材、拓展训练所需的特殊运动场地等。但目前一部分高职学校缺乏体能训练的基本器材或器材过于老旧,体育教育资源严重不足。除此之外,体育教育资源不足还表现为体育师资缺乏,高职班级学生人数多,单凭体育教师一人之力难以对全体学生进行深入辅导。而且体能训练带有一定的风险,体育教师无法全面监管所有学生,导致高职体能训练教学始终存在风险。

1.3体能训练艰苦,学生积极性不足

体能训练较为艰苦,而部分高职生意志力较弱,在长期的艰苦训练中易出现抵触心理,影响体能训练效率。还需注意的是,学生体能训练兴趣不足也是体能训练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体能训练沉闷枯燥,学生缺乏明确的锻炼目标,训练积极性不足、参与度低,如经常出现长跑体能训练中学生散步式完成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直接影响了高职体育体能训练教学目标的达成。

2 体能练习的重要意义

2.1促进高职生健康成长

体能训练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学生的耐力,所以对增强学生体质和身体发育均有重要促进作用。

2.2培养学生抗压能力

体能训练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在体能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会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现代学生学习压力大,而体能训练需要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这有利于缓解他们的学习压力,舒缓紧张情绪。此外,学生经过体能训练取得的良好成绩时,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总之,强化体能练习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的良好品质。

2.3快速提升学生体育成绩

体能是体育运动的关键,特别是持续时间长的体育活动对学生的体能要求则更高。高职体育越来越重视耐力运动,而这些运动都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体能素质。强化体能训练,可以让学生有充足的能量应对体育耐力运动,有效提升其体育成绩。学生体能的提升还能增加他们参加体育比赛的刺激感。例如,在篮球运动中,体能充足可以让学生增加奔跑里程,积极参与攻击和防守活动,提升对抗力,让比赛更加激烈紧张。总之,体育比赛越刺激,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就越高,对体育运动也就越有兴趣。

3 高职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的有效策略

3.1合理设置课程量,提高训练效果

部分高职院校体育课程量较少,不能起到体能训练作用,所以在现代高职体育教学中应当对课程量进行合理设置。具体来说,为了不影响主要科目的学习,高职体育体能训练的课程应当尽可能利用学生学习中的碎片时间来进行,训练中可以分为体能训练和自由活动两个部分。教师要合理规划有限的体能训练时间,结合训练项目,对学生进行训练方法的指导[2]。例如,某一学期的体育训练项目为羽毛球,在学期初教师就要讲明体能训练对羽毛球训练的影响,并对学生进行体能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制定个性化的体能训练方案。

3.2强化体能训练技巧教学,提倡课外辅助训练

帮助学生掌握体能训练方法,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辅助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高职体育教学时间不足的问题。训练技巧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训练方式,也要帮助学生掌握训练的动作方法。例如,要求学生每天跑步一公里锻炼腿部肌肉、适应持久运动的同时,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跑步动作。技巧训练能够提升体能训练效率,让学生获得明显的训练成效,进而提升学生的体能训练自信,确保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日常体能训练。

3.3适当提升训练难度,帮助学生不断突破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体能状况适当提高体能训练难度,使学生在不断突破目标过程中提升参与积极性,刺激学生获取进步,达成教学目标。适当提升学生体能训练难度系数,要求教师要具体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要不顾学生身体条件过分训练,不要打击学生的训练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提升训练难度,促使学生不断发展。

3.4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精神

一方面,体育教师要有艰苦奋斗精神,根据学生情况开展针对性训练,出现问题及时解决,为学生的将来发展和身体健康负责。另一方面,教师要培养学生形成艰苦奋斗精神,让学生有充分的思想觉悟,如可利用篮球明星或足球明星经过艰苦训练最终取得成功的案例激励学生[3]

3.5制订科学的体能考核标准

高职体育教师要摆脱唯成绩论,建立多维度、全面客观的评价考核体系,给予学生有效的训练成效评定。如可提升平时成绩的比例,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日常体能训练;期末分数线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让学生摆脱先天体能不足的困扰,勇敢挑战自己,提升体能训练成效。

综上所述,要增强高职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的效果,教师要重点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对学生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与分析,了解学生的体能素质,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针对性训练。

【参考文献】

[1]吴万学.探讨现代体能训练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

[2]严春香.推陈出新:谈功能性训练在中学体育教学当中的应用有效性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32).

[3]杜邮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高职体育教学如何进行补偿性体能训练[J].青少年体育,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