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9
/ 2

基于“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探讨

钟慧文

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 523826

【摘要】目前各省、市的会计电算化技能竞赛所涉及的业务知识已经比较完善,技能竞赛选手在会计电算化技能水平上有较大提高,毕业后其操作技能也得到了企业的认可。为实现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更好的产教融合,配合职业学校财经类专业教学改革进程,本人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思想的指导下,将竞赛业务引入课堂教学,把竞赛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

【关键词】中职学生、会计电算化、技能竞赛、课堂教学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中职学校技能的练兵场,从市赛到省

赛、国赛,其中的艰辛只有经历过才知道。技能大赛是个很好平台,不仅给各学校交流的机会,同时公平公正的竞争,能让技能水平更上一个台阶。鉴于此,为实现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本人在基于更好的产教融合思想下将竞赛业务引入课堂教学,把竞赛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让所有的学生受益。以下是我对如何把竞赛资源转化为课堂教学的探讨:

一、资源转换与实施

采用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马红波主编的《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作为教材。该教材为广东省2015年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技能竞赛真题。该教材适用中职会计专业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课堂教学,适用于会计电算化技能水平的提高训练,适用于中职技能竞赛会计电算化项目的竞赛辅导及训练。

  1. 分模块教学

此竞赛题非常完整,难度不小,而且他们不是竞赛队的学生,学习能力普遍偏弱。如果纯让学生自己摸索完成,估计学生会有很大的挫败感,也无从下手。在教学中,本人分四个阶段完成资源转换与实施。第一阶段,分模块逐个击破,采用不同的模块难度不同的教学形式。具体如下:

  1. 初始设置

初始设置包括系统管理、基础档案设置、总账系统初始设置、工资系统初始化设置、固定资产系统初始设置、购销存初始设置以及其初记账、对账、试算平衡。这几个初始设置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个别辅导,对于其中的几个难点,如工资工式设置中的iff的使用,固定资产补充参数的设置,采购和销售的期初数据录入等进行统一的讲解和演示。

  1. 总账日常业务处理

此竞赛题采用的全是原始凭证,所以对于学生的难度在于:1.能看懂原始凭证并编制出正确的会计分录。2.能按给定的标准分配水电费。本人采用的做法是先布置作业,让学生把此模块的原始凭证的分录全部成,然后再进行统一评讲,在评讲的过程中教会同学们看原始凭证的技巧以及分配水电费的方法。最后再上机操作,要求学生看着原始凭证就能直接在总账录入正确的记账凭证。

  1. 工资日常业务处理

此模块难度不大,但很容易出错,常见错误有:1.缴费工资或基本工资因粗心录错,导致所有的数据出错。2.婚假本应算入公假但录入了事假。3.部分公式设置出错,如利用iff公式生成的奖金等。4.扣缴个人所得税的项目没有改为税前工资项目。5.工资分摊设置出错。本人做法是,给出正确的员工工资各项目汇总数据及正确的分摊凭证,重点讲解工资数据之间的相互牵绊关系,让学生自行核对,如有错,按以上的原因逐步排查,直达到100%的正确率。

  1. 固定资产日常业务处理

此模块的业务主要涉及到固定资产的增加、减少、计提折旧以及变动单的处理,难度都不大,可以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师个别辅导为主。

  1. 购销存日常业务处理

购销存可以说是学生最怕的模块,没有之一。操作复杂,相互牵绊紧密,业务变化大,学生往往做完了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错了也不知道如何修改和删除。所以购销存将做为重点讲授的知识点。本人做法,分开采购、销售、库存三个小模块逐个击破。每个小模块均采用最传统的上课方法,先讲授演示,再练习,讲练结合的方法。具体操作如下:1.分别做好采购、销售、库存业务的操作微课,放到服务器,给部分听完课依然无从下手的学生反复学习。2.每个模块做好账套的备份数据,放到服务器,方便学生可以反复恢复账套反复训练不熟练的模块。3.课堂详细演示每个模块的正向操作流程,同时归纳总结,画出思维导图,理清操作思路。4.正向操作完成后再演示逆向操作流程,要求学生学会修改和删除。5.学生分小组进行训练,完成每个模块的学习任务,学习中小组互助。要求先正向操作出凭证再逆向操作删除所有,最后再次正向操作出正确的凭证。自我感觉还不熟练的可以反复训练。三个小模块经过此反复的学习,绝大部分学生能熟练掌握购销存模块的操作流程。

  1. 期末业务处理

期末业务处理,对于学生来说,难点在于各种计算。1.分配制造费用。2.在产品和完工产品之间的分配,结转完工产品。3.结转产品销售成本。4.计算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5.计提本月企业所得税。教学上,本人采用讲练结合+小组互助形式突破难点,尤其是在产品和完工产品之间的分配,必须要先带着学生一起学习如何在软件里取数,如何计算分配成本再出凭证,完整的走一遍。然后再让学生练习,不然学生根本无从下手。

  1. 报表管理

采用调报表模板,生成本月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难度不大,采用点拔+个别辅导+小组互助形式完成。

(二)完整实训

经过分模块完整学习后,第二阶段,分小组,要求每个学生从建账到出报表重做一遍。有问题,小组内互助,看微课,教师辅导等形式解决。经过这两三轮的训练后,学生的电算化操作技能得到快速的提高,对全盘账的认知和处理能力加强,信心倍增。

(三)提高能力

第三阶段,把竞赛题编入畅捷通实训平台,把竞赛队的同学邀请进来一起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对表现突出的同学进行表彰。

(四)巩固提升

第四阶段,经过前面三个阶段的训练,同学们基本已具备做全盘账的能力,接下来是如何巩固提升,本人的做法是,引入2016至2018三年的省电算化竞赛题,加强训练。定期举行班内竞赛,级内竞赛,以此促学,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

二、过程评价和控制

学生因为基础差,没有竞赛队的学生学习能力强,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阶段性进行评价和控制,以免出现学生跟不上学习的进度而出现自我放弃。本人的做法:1.要求把每次作业备份到服务器,教师检查。对做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2.同时做两套甚至多套账,一套用于跟着教师的进度学习,其它套用于复习巩固。多套账同时进行,也是为了平衡同学们之间的进度,避免出现做得慢的学生永远跟不上老师的进度,做得快的学生完成任务后在课堂上无所事事,影响课堂秩序。3.分小组学习,定期让小组长反馈成员的学习情况。对表现好的学员进行表扬。4.每个模块写一个实训报告,对操作流程进行自我复习总结。5.定期举行班内、年级内电算化竞赛,对突出的同学进行表彰,以此提高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结论

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思想的指导下,将竞赛业务引入课堂教学,把竞赛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从教学效果来看,成果显著,它提升了同学们的实操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全盘账的处理能力。毕业后在企业深受欢迎,无需再次培训可以直接上岗,“无缝对接”,真正体现产教融合。

参考文献:

[1]马红波.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11

[2]林晓.会计软件应用.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9

[3]徐言琨.李淑霞.用友T3会计电算化应用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