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助“心”共同成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3
/ 2

抗“疫”助“心”共同成长

黄祥朝

四川省 自贡市汇兴小学校 ,四川 自贡 643000

摘要:新冠肺炎病毒危机对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成长都有极大的影响,本文主要是讲述如何克服未成年人心理危机,培养健康心理,回归正常生活。

关键词:心理;健康;成长

2020年,庚子鼠年春节,对全国人民来说都是一个极不平凡的春节。新冠病毒来势汹汹,传播的多途径、隐匿性以及感染后存在一定的致死率,给大家带来了极大的生活压力和生存危机。特别是2020年1月-3月间,交通阻断、工厂停工、社区封闭、居民闭户,人们对病毒认知的缺乏和传染人数的不断增加,人人自危,人际交往、出行自由甚至正常生活都出现了障碍,如同“世界末日”,生存危机压得大家喘不过气。冷漠、躲避、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随着时间的堆积,在人群中逐渐显现。少年儿童还处在心理成长期,比成年人更容易受社会和环境的影响。作为教师,我们要关注孩子们的身体健康,更要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帮助他们学习自我调节,提升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敬畏生命,感恩他人,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一、提升心理的承受能力

(一)普及知识,克服心理恐惧。洛夫克拉夫特在《文学中的超自然恐怖》写到“最古老而强烈的恐惧,则源自未知。”要克服孩子们的恐惧心理,就要把未知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进行知识普及,把未知变为已知,趋利避害,克服恐惧心理。班级QQ群、学校微信公众号、社区海报、科普栏目等都是新冠肺炎传播方式、感染症状、预防措施等知识的普及途径。新冠肺炎能通过飞沫、粪口等途径进行快速传播,飞沫的传染距离为1-2米,感染者的潜伏期一般为7天……。戴口罩,不到人群集聚的场所(不到中、高风险地区)可以降低传染风险,酒精、含氯消毒剂以及高温都可以杀灭病毒,我国的感染人数占全国比低于0.65/万人(6月18日报告,全国累计感染新冠肺炎人数为84903人)。

(二)建立自信,提升承受能力。新冠肺炎可防可治,有党和国家的强有力领导,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我国新冠肺炎的感染人群越来越少,治愈人数越来越多,特别是遵从科学防护措施后,身边没有人被传染。老师、学生家长可以通过言传身教,传递战胜新冠肺炎病毒的必胜信念来感染学生,让他们增加生活和生存的自信。

二、回归正常的生活环境

(一)规律生活,避免环境影响。巴尔扎克曾说“有规律的生活原是健康与长寿的秘诀”。足够的睡眠时间可以提升孩子们的身体抵抗能力,促进身体健康,提升学习效率;规律的生活节奏能促进孩子们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的提升,能把孩子们的注意力从紧张的环境中转换到指定的事情上。所以,不管是防疫期间在家隔离,还是在家上网课或已经返校复学,我们都要给孩子们制定健康的作息时间表并严格执行。每天时间总控可以分为:睡眠时间9-11小时,就餐时间1-1.5小时,学习时间2-3小时,身体训练时间1-2小时,兴趣时间2-3小时,劳动时间0.5-1小时,观看电视节目0.5-1小时,交际时间0.5-1.5小时,游戏时间3-4小时(电子游戏应控制在2小时内)。

(二)舒畅表达,建立交流环境。培根告诉我们:“当你遭到挫折而感到郁闷时,向知心朋友倾诉一下,可以使你得到疏导,否则,这种抑郁会使人致病。”对于成长中的孩子们,他们的认知能力,对自身情绪的感受能力以及表达能力是有限的,我们可以采用绘画、讲故事等方式,帮助他们舒畅的表达情感。比如生命同心圆、情绪对对碰等心理辅导活动来选择和交流,可以与老师、家长、玩伴面对面,网络视频,电话,书信,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沟通、分享、交流,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一)因材施教,开展教育帮扶。作为老师,我们要特别关注疫情期间出现明显情绪问题、行为偏差的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回归正常学习生活,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在教育中,老师要站在孩子们的立场感受他们感受,理解他们的想法,做孩子们的朋友,真诚的关心他们,帮助他们,鼓励他们,特别是孩子们有了进步和收获时,要大力表扬来增加他们纠偏的决心,更快的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

(二)树立榜样,激发生活激情。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我们身边抗疫英雄谱、时代楷模、最美人物、道德模范等优秀榜样事迹,尤其是90后,00后临危不惧、最美逆行的故事,还有农村偏远地区爬山顶、蹲菜地,追着信号看网络教学视频的学生等等,帮助学生汲取正能量,培养上进心,学会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仍然心怀希望,充满乐观的生活情趣。

(三)敬畏生命,怀揣感恩之心。为了保障我们的生命安全,医务人员、警察、社区干部……他们没有春节假期,没有休息日,没有白天和黑夜的分别,一直战斗在防疫的最前线,是他们在与病魔斗争、与病毒较量、与死神赛跑,他们是我们抗击新冠肺炎最牢固的防线。有超过3000名医务工作者和400名警察感染新冠肺炎,但从未有人退缩,有了他们,防疫战争的最后胜利一定属于我们,胜利的曙光即将到来。我们要教育孩子们,铭记这些坚强的战士,珍惜眼前祥和的生活,爱护自己,尊重生命,做一个有责任和担当的新时代少年。

新冠肺炎疫情既是一次生活的危机,也是我们教育孩子们的契机。作为孩子们的老师,要抓住教育机会,提升他们心理承受能力,锤炼他们的意志,升华他们的“三观”,让他们在逆境中成长为阳光、健康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北京出版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后中小学生心理成长课》

[2]人民卫生出版社《应对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心理调适指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