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复习课如何渗透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4
/ 2

历史复习课如何渗透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梁世菊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溶江中学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吉首市

416000

历史教师都知道讲好历史复习课难,一般中考复习课多数是单一的记忆背诵考点或做题训练,复习课的目的也很直接就是让学生掌握考点相关的各类题型的特点和解题方法,训练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往往找不到一个合理的深入点,更谈不上对蕴涵在历史知识中历史核心素养的挖掘,对丰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挖掘和提炼。以致于一些本来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不太喜欢上复习课,因此,作为教师要知道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如何有意识的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贯穿于历史教学过程中,是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我通过《中日关系》这一专题复习课简单谈谈我在历史复习课中是如何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

(一)创设情境,在教学各环节中渗透

教师要巧妙地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历史氛围之中体验历史。

1、情景导入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我在给学生讲《中日关系》一课时先让学生自己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谈谈对日本的看法,很多学生都会咬牙切齿的说出“小日本”、“强盗”、“残忍的民族”等等这些无不体现出他们对日本这个民族痛恨之情的词眼。这时作为老师可以肯定他们的爱国之情,但更要说出老师深深的不安和否定。然后我让他们观看2008年日本在汶川抗争救灾的视频,告诉他们日本是第一支外国救援队,这时同学们当然也会迷茫自己的认知,此时我顺势积极引导说出自己对日本的认识——日本是一个敌友难辨的国家。我们不能够图口头一时的痛快,用“小”字去去藐视这个民族,这样恰恰说明我们没有大国的心态,反而是一种弱者文化心态。这说明我们不承认他国之长,是不成熟、幼稚的民族主义心态。这种心态不利于我们民族的壮大成长。所以不管我们反日、厌日、首先我们要知日、了解日本,绝对不去藐视他。这样一番话后让学生很自然的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抱着一种虚心的态度开始复习本节课相关内容。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例如在复习日本三次改革腾飞这一个知识点的时候我会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利用图画再现情境,让学生观看日本大化改新、明治维新前后经济国力变化的图片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图片情景直接的对比让学生获得启示:只要技不如人就要虚心学习他人,还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制定适合本国的经济政策等等。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这个知识点,而且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熏陶。而当我复习中日现代关系曲折发展时让学生先看日本前任首相小泉多次去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和纂改教科书的图片,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如何正确处理两国的关系,这时候有位同学铿锵有力的说:“日本是个有野心的国家,为摆脱经济危机侵略我们,犯下了滔天罪行,不仅不道歉反而否认历史,连首相小泉都多次去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近两年他们还针对钓鱼岛问题进行挑衅,我看网上报道有一半的日本人对中国没有好感。所以我觉得我们国家应该不要怕,在必要时要用武力捍卫自己的国土,把日本人赶出钓鱼岛。”这时候另外一个站起来说:“我们不能藐视日本,虽然痛恨他,但是我们应该先养精蓄锐,发展国家等到国家强大的时候给日本一击。”说到这些,很多同学都对他们投去了赞许的眼光,可见很多学生的认识水平还停留在“以牙还牙,以仇报仇”的程面上,我立马反问说你们都提到要给日本教训那是不是这个教训只是时间的问题了?这时有个女同学弱弱的说:“战争不可能解决问题,但是我们要警惕日本对我们的威胁。”听到这个学生的不同看法后,我立即给予她极大的赞许,让学生们意思到自己认识的不足。学生该如何正确对待中日关系呢?学生在自己的情感态度当中应该做出怎样的理性选择呢?这时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针对学生某些较为偏颇甚至错误的观点进行评价和指导,使其对日本的法西斯分子、右翼分子和军国主义分子、日本人民有一个正确的情感态度,并学会用人道主义的、开放性的价值观来看待问题。这时我展示二战时期广岛、长崎被轰炸后的图片,两城市的人口伤亡、房屋毁坏的相关数据,两城市的人民在战后面临着许多遗留问题,这些问题给他们造成的伤害,美国执行此命令的飞行员的忏悔。通过这些历史材料的展示,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战争给交战双方的人民都造成了伤害,理解到战争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复杂化,从而激起他们对战争的痛恨,树立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

3、在教学结束时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复习课结束时注意“小结”语言的理性,用丰富的语言去燃起学生对知识的热情,做到以知识激起情,以情串起知识,并用真挚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在本课结束时,我总结说我们跟日本的关系是“敌友难辨”,但对于日本我想用一个词说那就是他是一个“强盗”国。我说的这个“强盗”是要分开看的,日本只有“强”了,他才敢“盗”。所以我们要学习他的“强”,学习他始终向优秀文化学习使本国强大。现在日本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侵华战争不是错,因为就像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认为的弱肉强食是自然法则。所以日本只承认二战战败,而不向中国认错,所以我们更要防范他的“盗”。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要有居安思危的意思,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肩负起强国的责任。最后通过这样的理性的结束语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责任感,我觉得这才是我们学历史的目的所在。

(二)选择恰当而典型的历史片段有效地进行渗透

历史知识有丰富的情感因素,为实施情感教育提供了大量的文字素材。利用典型的历史片段能有效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例如在复习《中日关系》这一专题时为使学生能对日本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我把自古以来的中日友好交往用图片展示出来,并让学生观看2008年日本参加抗震救灾的视频,之后让他们对这种现象进行讨论发表观点,在这中间很多学生提到古代中日友好交往是因为中国强大,中国爱好和平所以才会出现和平相处的局面。还有的学生说现代日本来中国帮助中国抗震救灾只是为了提升他的国际形象而为之等等。此时我会针对学生某些较为偏颇甚至错误的观点进行评价和指导,学会用人道主义的、开放性的价值观来看待问题。当然,“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通过身体力行的示范活动来言传身教,用自己健康的情感、人生态度与价值选择去影响学生,使教学真正成为学生的人生指路明灯。

(三)教师必须具备强烈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意识,用个人言语影响学生

历史教学中情感的交流是师生之间的共同行为,但关键的一方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必须具备自我情感意识,处于情感状态。要让学生动情,教师自己必须先动情,动情于自己的职业,动情于言表,动情于学生。用情境中的情节推出问题,渲染烘托气氛,这样学生才会置身于历史氛围之中, 才能增强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不断地去对历史事实进行感悟、理解和反思。例如在讲日本是我国发展的一面镜子时。我用问题提问,为什么是镜子?这样会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学生讨论回答后,老师给予点评、总结和引导,并且很自然的过度到历史考点,即学生从日本的2次改革的意义去证明日本的优秀所在,这样不仅掌握了历史知识也激发了学生的感情,让他们能正确的看待日本这个民族的优秀之处,从而不自觉的觉得我们应该学习日本这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和精神,这样我们才能实现民族自强。最后总观整堂课老师在开头和结尾都用自己想到的一个词来开始和结束这堂课,这样充分发挥了老师自己的强烈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上言语的分析和刺激,对学生的影响也会很深刻。

以上是我通过《中日关系》复习课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一点点浅薄经验之谈,也是我在历史教学的核心素养培养方面的一点收获。今后还会不断学习、实践、总结、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