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雕细琢四步曲,用心呵护保效率”——如何进行小学数学线上课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7
/ 2

“精雕细琢四步曲,用心呵护保效率”——如何进行小学数学线上课教学

李黎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二小学

这是一个特殊的春天,祥和的生活突然泛起波澜,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席卷整个中国。为了有效的保证疫情期间的教学效果,全国各地都扎实开展了线上教学。那么,小学数学课怎样有效、有序的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呢?对于任教二年级的我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因此,在我多次请教身边名师和同事以及多次摸索下,围绕这个问题,我在自己任教的班级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

  1. 课前:认真研读课标,领会教材意图,精心备课。

孔子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要想上好课,必须先备好课。线上教学与实际教学不同之处甚多,要备好课就要求教师将教材内容“新鲜出炉”,不能只是教材的体现,必须经过再加工重新创造,使教材,更大程度地把知识的教授伴随在学生家庭生活和培养态度与能力的过程之中。因此,在课前,从孩子的学习基础出发,从孩子的每一点真实需要出发,从学生的身处环境出发,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深入挖掘知识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理清重难点,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环节,同时又将这些教学环节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之中,让学生在居家禁足之时也能感受数学的生活性。在备完课,我会采用实地取材,选取家庭中特别容易找到、特别熟悉的物体作为上课的教具,也会及时告诉孩子我们所需要的学具的范围,让大家根据给出的范围在身边寻找适合的学具,足不出户便能手到擒来。例如,教学《认识平均分》时,可以让学生拿家里的糖果、橘子、苹果等作为学具来分一分;再比如,让学生制作数字转盘,可以用家里的废旧纸箱、奶箱等。

二、课始:创设富有吸引力的情境,吸引学生的眼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始,我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创设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比如:讲故事、听儿歌、看视频……通过多种策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低年级的学生本来就好动、好奇心强、形象思维为主,喜欢自己动手,我就从这些方面入手,将他们的听觉、视觉、感觉、动手操作融为一体,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参与其中,让他们欲罢不能。比如,我在教学《认识平均分》时,播放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排排坐吃果果》,让学生在轻快的歌声中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知“平均分”,通过创设轻松愉悦的环境很顺利的进入学习。再比如,教学《混合运算1》时,出示图书馆的图片,让学生猜:这是什么地方?图中的学生在干什么?小明用数学式子表示了上面图片的内容,你是否也能用数学的运算来表示下?不仅激发了学生好奇心,对学生提出了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要求,同时也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不仅如此,每节课始,我还会用精炼、明确的语言告诉孩子我们一节课的目标。 “目标是努力的方向”,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因为线上教学缺少互动,给了孩子目标,孩子学完内容,就容易判断自己是否掌握了,在后续的解疑中就有了方向感。

三、课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自主性,激发积极性。

1.关于方法指导。

⑴实践操作中结合学法指导:实践活动,是获得知识的基本方法。教学中我注意把握好:教师演示与学生实践紧密联系,演示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引领”和“指导”的作用,以实现指导学法与掌握学法的优化组合。因为线上学习,没办法看到学生操作的过程,我会选择让家长将学生操作的过程拍下来发给我,再逐一指导,同时引导他们进行概括,提高了语言组织能力。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⑵解决问题教学中重视学法指导:解决问题的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很重要的地位,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基于此,我在此类教学中做到:①加强新旧联系,促进知识的正迁移,如教学《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时,充分复习平均分和包含分,从而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②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使用课本,养成读、找、思的习惯,每学完一种类型的应用题,注意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题型特点;③在家庭生活中实践数学知识,例如,混合计算,我给出数字,让孩子在家中找什么编应用题,让后计算等等。 

⑶概念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理解、领悟知识,概括总结,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动手、动口、动脑,亲自去尝试,这时就需要教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如教学《认识平均分》时,我设计了以下环节:①说一说你打算把6颗糖果怎样分成3份;②学生动手亲自分;③预设学生分的结果进行展示,并提出问题,哪种最公平;④根据“分成3份,每份2颗”,你有什么发现;⑤总结归纳“平均分”。通过课后反馈,效果显著,令人满意,学生思维活跃,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2.关于课堂练习:练习时需要留有充分的时间给学生,练习要做到少而精,有层次,好操作,基础+实践,由易到难,适用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与学习要求标准,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对知识进行不同层次的概括,获得不同层次的数学知识,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认识平均分》我就设置了基础(判断平均分)、巩固(移一移,使所给图成为平均分)、提高(8个苹果平均分,可以怎么分)三个层次的练习,帮助孩子逐步掌握所学知识。

3.关于课堂小结: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完美的结局会让成功锦上添花。针对不同类型的数学课堂教学类型,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精心设计与之匹配的课堂小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时长控制在1分钟左右,有时选用一目了然的图表,利用简洁准确的数学语言、文字、表格或图形对一节课或几个知识点所学的主要内容、知识结构进行归纳;有时选用作对比加强联系与区别,对教学中意义相近或相异的内容进行比较,同中求异,培养学生比较鉴别能力;有时选用拓展的练习,便于教师及时、准确地指导学生的信息活动。当然,思考必不可少,思考之后再进行总结,总结是为了更好的思考。

4.关于课堂评价:因为我们的课程是提前录制的,因而在教学中,只能去预设学生的表现,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鼓励,比如,“我看到了,你书写的真规范”,“老师期待下节课你会有更出色的表现”,“相信你们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需要注意的是,语言要大方得体、生动丰富、诙谐幽默、独特创新。课后点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原来老师在默默的关注他们,更提高他们学习的热情,但让一定要做到每周每人至少一次,做到不顾此失彼,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在老师心中的地位。

四、课后:组织答疑,始终在线,多关注学困生。

1.定时进行在线答疑。

每天下午3点,我会统一组织,对于上午所学内容进行再次强调,尤其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对仍有疑惑的同学,随时连线进行答疑,解决问题,同时布置适合本班学生适量的作业,学生在答疑后提交作业,我进行批改,对于出现的问题再次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同时对于学生出错的地方进行整理,便于分析教学得失,为后面的教学做好指引。当然,我明白学习不只是数学,要做到全面发展,所以时间的把控特别重要,孩子的网上学习时间也是家长关心的,有时候问题较多,我会选择先收集,再整理,最后录制小视频进行统一答疑。因为小视频一般控制在1-3分钟之内,家长也就放心了。

2.有效发挥家长的作用。

积极与家长沟通,赢取家长的信赖与支持,让家长成为孩子家里的“老师”,及时真实反馈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指导孩子把学习上的收获与疑惑反馈我,做到“停课不停交流”的有效沟通、良性互动。

3.用心关爱学困生,查漏补缺。

俗话说:亲其道信其师。课余时我会主动与这些学生联系,把他们当朋友,用心沟融,让他们感到我的真诚,他们就会主动向我吐露心迹、敞开心扉。对于他们出现的错误,我会耐心和他们一起去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最近这些孩子的学习反馈上可以看出,他们在一点点地进步、一点点地成长,真为他们感到由衷的高兴!

以上就是我开展线上教学的一些做法和感想,对我能有序、高效地组织在线教学有很大帮助,同时也为以后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启发,为自己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