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打造情趣化的数学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8
/ 2

用心打造情趣化的数学课堂

赵丽娟

浙江省江山实验小学 324100

【内容摘要】

理性的数学常给人冰冷的印象,而活泼的孩子们更容易接受生动形象的内容。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重视的是将数学知识传递给学生,数学技能是否形成。但是简单的传输,输入了知识却流失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坐这样的课堂里,孩子是拘谨的、压抑的、受束缚的。接受这样的教育,培养不出“生命自觉者”。只有充满情趣的课堂才能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才能真正让生命自由地徜徉在数学天地里。情趣化的导入能拉近学习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生动活泼的语言能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身临其境的情境体验能有效地突破难点;多姿多彩的作业形式,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多方面的素养。

【关键词】生命自觉、情趣

【正文】

从人们对数学概念的描述中可以找到这样的一些关键词“定性把握、定量刻画、抽象概括、方法、理论”。只看这些字眼,大家可能就会把数学学习不自觉地往“刻板、无趣、枯燥”这些方面靠拢。传统的数学教学,学习内容远离儿童的生活实际,学习方式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在这样的数学课堂里,学生能够掌握了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但却会丧失学习热情,更不可能培养出具有“生命自觉”者。这些现象不得不引发我们为师者的思考:如何才能让数学课堂成为吸引学生的场?某次的学习,一位老师的发言让我找到了这把钥匙。他说:“数学教学要增肥,课堂上缺少一种情趣,教师要在情趣上下功夫,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是啊,只有充满情趣的课堂才能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才能真正让生命自由地徜徉在数学天地里。

一、情趣化的情境导入,引人入胜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前奏,犹如一首优美诗歌的开篇,一段动人乐章的序曲,一场精彩演出的开场。情趣化的课堂导入,能创造出奇特的磁场,让学生一开始就产生专注、好奇、渴求、迫切解决疑团的心境,它扣人心弦,推涨情绪,虽然用时不长,但却是沟通师生之间、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双重桥梁。情趣化的导入形式丰富,有“故事导入”、“悬念导入”、“猜谜导入”、“游戏导入”、“背景介绍”等等。例如,我在教学“认钟表”这一内容时采用了“背景介绍”法加导入课堂,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5f71504e8f68e_html_294c6d9ca34420f2.bmp课例展示]

课前呈现铜壶滴漏、沙漏、日晷这三幅古代计时工具的图片。

提问:图片上展示得是什么?你能上台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果然有知识丰富的孩子举手了而且上台介绍地有板有眼。听了介绍,台下的孩子们也对古代计时工具发出由衷的赞叹。就在这时,我唱了个反调“既然这些计时工具这么巧妙,为什么现在我们却不用它们来计时了?这些工具有什么缺点吗?”。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每个孩子都在深思。一会儿功夫就有小手举起来了。

生1:我知道了,比如那个日晷,如果是雨天,没有了太阳,它就不能看时间了?

生2:对,晚上也不能用它来看时间。

师:看来,根据日晷虽然设计精妙,但是它需要依赖阳光,没有太阳就没有投影也就不能看时间了,局限性还挺大的。

生3:铜壶滴漏也有缺点,一是水倒来倒去很麻烦;二是冬天的话,水会结成冰,就不能用了。

生4:沙漏我也有一个呢,我的那个沙全部漏完是3分钟,我用它来测口算的。但要想知道现在是几点钟,看那个沙漏就没用,而且它只能测3分钟,要是想测2分钟、5分钟,用它就不行了。

……

师:看来,人们一开始发明的计时用具虽然巧妙,但同时它们受天气、温度等外界影响大,而且并不是非常地精确。随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时工具也越来越精密了,最终发明了钟表。

师:从前,钟表是只有皇宫贵族才能享用的奢侈品;而今天,它已经走入了我们寻常百姓家。钟表已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不可缺少的伙伴。(课件播放钟表的从古至今的演变过程:从古代奢华的宫廷御用钟,到现代的生活用钟以及科技领域用的原子钟)

此刻,孩子仿佛被带进了钟表世界的历史长河之中,每位学生都对认识钟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活动就会带来疲倦。”用三张图片引发的“趣”,对古代计时工具产生的“疑”,让学生亢奋起来,为教学活动的展开创设了良好的条件。

二、生动活泼教学语言,扣人心弦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知识是通过教师的语言传递给学生的,教师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数学教师的语言首先要做到科学规范,严谨简约,这往往会使我们数学老师的语言关注了科学性却忽视了艺术性,缺乏情趣。风姿绰约的美女和实验室里的骨架,大家倾向于看哪一个呢?同样的道理,再严谨的知识也别忘了用情趣化的语言包装一下,让它以生动丰满的姿态展现在学生们面前。情趣化的语言可以是“形象有趣”,可以是“风趣幽默”,可以是“声情并茂”亦或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肢体语言。例如,我在教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内容时,就用故事的形式,用“拟人”的手法,帮助学生辨析长方形的概念。

[课例展示]

师 :出示一个较小的长方形 )这个图形小小的,像个小宝宝,你认识它吗?它叫什么名字?

生:长方形。

师 :很好,它的名字就叫长方形。过了一年以后啊,它长大了一岁,成了这样(出示稍大一些的长方形 )它叫什么名字呢?有没有变呢?

生 :还叫“长方形”,名字没有变。

师:又过了几年,它又长了几岁,出示一个更大的长方形 ),它的名字变没变呢?

生:还叫长方形,名字还是没有变。

师:小朋友一年年长大,名字变不变呢?

生:不变。

师:图形越来越大,名称变不变?

生:不变。

师:也就是说不管图形很大还是很小(边说边指图),只要是这样的图形都叫长方形。

师 :刚才我们看到的长方形都是横着放的,就像躺在床上的小朋友一样,现在它起床站起来了(出示竖放的长方形 ),它叫什么名字呢?

5f71504e8f68e_html_9f604e761a9c3ad4.gif :如果它去跑步了,(出示斜放的长方形 ),它叫什么呢?

5f71504e8f68e_html_d90ac9c71c643d98.gif :长方形。

师:它又去搬桌子了(出示 ),它叫什么名字?

生:长方形。

……

生:不管它去干什么,都是它这个“人”,一直叫这个名字,不会变的。

生:不管它是什么姿势,都是一个图形。

生:横着放是长方形,后来别的样子放也是长方形。

师:(小结)对,就像一个小朋友不管是睡觉、吃饭、上学、游戏都叫一个名字;不管横放、竖放、斜放,只要符合长方形的特征,使这种样子的图形都叫长方形。

这里采用 “拟人”的方法,把图形当作小朋友在成长、在游戏、在变换种种姿态,让儿童有一种亲切感,在变与不变中抓住图形的本质特征来正确认识图形。有时,一个妙喻的作用可能抵过教师无数次的提醒和解释。

三、身临其境的情境体验,突破难点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难点处理不好,可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瓶颈”,不但这部分内容没有掌握好,还会影响后续的学习。所以教师要想一切办法破疑化难。以“认钟表”一课为例,认识“大约几时”就是本课的难点,也是本课的重点之一,通过创设与学生年龄相仿的主人公“小明”,带着学生走进生活,把对钟表的认识还原到生活中去,情趣化地解决了难点。

[课例展示]

师:为了奖励小明,妈妈要带他去看3时放映的电影《哈里波特》,小明可高兴了。他想,时间还早呢,让我先看一会儿书吧。

师:时间不知不觉的过去了,他猛然抬头一看,(钟面显示快到3时)不禁哎呀叫出了声,想一想他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

生1:快到3时了。妈妈,我们要赶快出发了。

生2:妈妈快点,要迟到了!

生3:电影3时就开演了,现在就差1、2分钟了,我们要来不及了。

师:(继续播放动画)当他们匆忙赶到电影院门口时,小明看了看钟楼(呈现刚过3时的钟面),这时他又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

生:4:3时都过了,电影已经开始了。

生5:我们来晚了,错过开头了。

师:比较3时、快到3时和刚过3时的三个钟面,它们有什么不同?

总结:我们已经知道,当时针指着3,分针正好指着12时,就是3时。快到3时和刚刚经过3时,我们还可以说——大约3时。

对“大约几时”的认识,如果是老师硬塞给学生,注定会失败。而通过设置趣味性的“角色扮演”环节,使学生置身于鲜活紧张的情景中,将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一下子被激活了。孩子们对“妈妈”进行提醒的过程,对“整时”与“大约几时”进行比较的过程,就是自主构建“大约3时”的过程。情趣化的生活情境,化解了难点原有的艰涩,悄然无声地将本课的知识点和守时的观念播进了学生的心中。

四、多姿多彩的作业形式,内外兼修

作业是检验学生当天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检测,或者是对当天所学知识的一个巩固方式,它是教学环节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如果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每天都机械操练,学生一定会感到厌倦与疲惫。若布置作业时能考虑到“情趣”二字,便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作业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内驱力,化被动为主动,变痛苦为愉快。在教学“4的乘法口诀”这一课时,布置了一份不同往日的作业。孩子们做得兴致盎然,乐在其中

学习了“4的乘法口诀”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主题作业:“画谜”。让学生自由选择3句4的口诀,画一幅画把这些口诀藏在其中,要求画中的数量要符合这3句口诀的含义,并且在图画反面写出“谜底”,包括几个几,两个乘法算式和口诀。

布置作业时,学生确实兴奋异常,对制谜显得十分骄傲,跃跃欲试。后来所展示的作业,也是缤纷多彩。取材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水果、树木、花草、家具等等;有他们熟悉和喜爱的东西:赛车、文具、巧克力等等;还有学习中的知识呢:四字成语、四笔的字等等。另类的作业形式让孩子们产生了被口诀的兴趣,也加深了对乘法的含义的理解。

情趣,能激活自我,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乐学求真。重情趣,并不是把情趣的标签生硬地贴每节课上,而是要认真分析学生、揣摩教学内容、不断修炼自我,呼唤出那真实存在的丰富多彩的生命情趣,并把它们融入教学中去。情趣,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如天上的星辰,虽遥不可及却时刻为我指引着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