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识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30
/ 2

魅力识字

张永坤

沧州市运河区凤凰城小学

要想开篇阅读,就得从识字入手,大量的识字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刚接到冀教版的教材,那么多的生字真是让我无从下手,识字教学成了一个头痛的问题。怎样让孩子更好的接受学会这些字,一个个的教还能行的通吗?答案是老师累,孩子烦。在这两年的教学中,我积极地进行了探索,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积极地识字。我发现学生识字的方法多种多样,不拘泥于一种形式。任何稚嫩的方法,只要能成为学生记字的“良方”,我都会肯定并发扬,这样学生就可以按自己的认知特点和需要来选择自己愿意并能接受的识字方法。以下便是我在实践中总结的一些识字方法。

利用已有经验识字

开学初,我随机对120个入学儿童识字情况调查、统计,发现:识字量在20个以下的2人,识字20—100个的38人,识字100—200个的62人,识字300个左右的18人。可以看出,入学儿童的识字基础虽然差异很大。升入一年级后,识字量大的孩子学得比较轻松,然而,识字量极少的孩子,每课要求认识十几个字,确实难以消化。虽然如此,但是孩子在入学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言语能力。他们通过口头语言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口语词汇和简单的生活用语,为汉字的学习和阅读提供了条件,奠定了基础。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利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学上册第一课《家》时,打破了以往一个字一个字教学的惯例。而是把“家、爸、妈、一、个”五个字制成卡片,贴在黑板上,然后提问:请同学们看一看,想想这里面有你认识的朋友吗?说说你是怎样认识的?因为这些字一是简单二是学生常见、常说、常用,所以孩子们很快就说出了自己认识的一些字。这样的教学设计,教师不但没把学生看成一张白纸,而是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同时很大程度的调动了学生主动识字的积极性。

发挥教材优势识字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大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新教材中一个个饶有趣味的故事,一首首充满童趣的儿歌,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学生自然就乐意学。如拼音部分,每课都配有情境图,图文并茂,学生喜闻乐见。我顺应儿童的心理和学习需要,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话,在学拼音的同时,认识图中的生字,又通过读儿歌巩固识字。学生兴趣盎然,不仅记住了要求的“会认”字,还记住了儿歌中其他的字。学生学完拼音后,可认字200多个。例如:冀教版第一册11课《落叶》一文写道:秋风秋风吹吹,树叶树叶飞飞,好像一群蝴蝶,张开翅膀追——追。这首诗歌朗朗上口,也更便于孩子们记忆生字。

直观识字

实践证明,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能化难为易,有效地激发识字热情。如学习“日、月、水、火”等象形字时,课件演示它们由实物—象形字—小篆—楷书的演变过程,形象、生动、直观的画面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学生热情高涨,字的音形义便深刻地留在了学生的脑海中。再如教学完《我在家里贴字卡》后,让学生自制生字词卡片,在教室里贴字卡,字卡和教室里的事物一一对应,非常直观,学生很快地就认识了这些字。

游戏识字

这种方法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可以让孩子们在愉快中获得知识。

例如:摘苹果、猜字、开火车、小猫钓鱼、采蘑菇、猜谜、走进智慧屋﹍﹍就拿我在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时我先做好了一些小葫芦,然后把字写在上面,当学生认识了这个字就可以把小葫芦摘走。孩子们玩的是高高兴兴,识字也是轻轻松松。但是这样的识字孩子们是学得快,忘得也快,所以我们要让他们巩固练习,通过实践我发现巩固这样识字的最佳方法就是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再次进入“游戏乐园”,在轻松、有趣、互帮互助的氛围中牢牢记住汉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象形识字

这种方法也是大家常用的。中国的汉字有一部分为象形字,它来源于对生活中实物形状的摹仿。如:“山”“石”“田”“水”“火”“日”……在课堂上,这类象形字不用教,只要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根据字形看看,说说,画画,学生就能一目了然。

例如:教学《荷叶伞》一文中的“伞”字

师:大家怎样记住这个字?

生:它像我家的那把伞。

生:上面的“人”像伞上的布,一点一撇一横像撑伞的棍,一竖就是伞把。

字义理解识字

例如:坐我们可以理解为两人背靠背,坐在土地上。一点,几点,大点,九点——卜,凡,犬(或是太),丸。“鹅”我是一只鸟,走路摇啊摇。“虽”一口吃下一条虫。这种识字方法需要大家共同开动脑筋,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能发挥他们无穷无尽的想象力。

形近字比较识字

这样的字学生们认起来很容易混淆,所以每碰到这样的字我就会及时的帮助孩子们从纠正到总结最后记忆。例如孩子们经常会把“青”“情” “清”“请”“晴”“蜻”这些字乱用,一首儿歌教给他们:天气晴,好心情,河水清清,草木青。小蜻蜓,大眼睛,请到这里来捉虫,大家的生活更安宁。这样的儿歌朗朗上口,孩子们乐意学,很多孩子碰到这样的形近字都会不由自主地编一些儿歌或顺口溜来帮助记忆。

加减笔画和部件识字

给汉字加减一些笔画会出现不同的字。如“日”加一笔可变成九个字:目、白、旦、旧、由、田、甲、电、申。又如:“田+力=男,啊—口=阿”,这些游戏增强了学生分析生字,拆分生字的能力。

阅读中识字

识字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当识字与读书相联系,识字与语言环境相结合时,识字才有了价值;文本中语言文字的魅力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更使学生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让识字“踏雪无痕”地融入阅读教学中。例如教师把要求认识的字在屏幕上变成红色,无形中引起孩子们的注意,让他们忍不住多看几眼,使阅读和识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还可以让学生勾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通过小组商议共同解决,也可以通过查字典自行解决,还可以问老师家长,以达到认识,然后教师再把这些字放到另一个语言环境中既巩固了识字又练习了阅读,可谓是两全其美。

生活环境中识字

很多生字的认识渠道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事物,如路牌名、站台名、商店超市的名称、物品标价牌、电视节目(如广告、节目名称等)报纸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字,只要有一个学生提出,其余学生也能相继回忆起,并在日后自发加强对生活用字的注意,使学生养成了自主识字的好习惯。我还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识字宝盒,鼓励他们在生活中找一找刚学过的生字,找到了就把字积累在盒子里。小小的识字盒不仅装着学生们的字,更装着学生对识字产生的兴趣。

此外,我还积极地为孩子们创设丰富的识字环境和氛围。例如在教学中我利用了“生字词早知道”即在学习之前将本单元要学的有难度的生字、词语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以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的兴趣。或者将意思相近或相反的词语写在同一张卡片上,不但有利于识记汉字,而且学生能更容易理解字、词语的含义,以便更正确的使用。事实证明,这种方法也是非常的有效。

当然,还有很多五花八门的识字方法,如:形声字找声旁,音近字比较,按照对生字的理解写几句话,组词法等。总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想象,实践,让孩子在满足中体验和创造成功,之后就会用更积极的方式再去“探索新知”。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只有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语文这片更广阔的天空。以上只是我的一些粗浅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相信更多的老师们会有更多更好的办法,让我们都来创设一片广阔的天地,让孩子能够飞得更高,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