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民间艺术环境的创设和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4
/ 2

小班幼儿民间艺术环境的创设和实践研究

丁丹

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幼儿园

摘要:幼儿园教育是当今教育体制最基础的教育,是学生教育以及终身教育的起点。成功的幼儿园教育环境,离不开科学的课程安排。为了推动幼儿园课程朝着多元化全面发展,笔者将民间艺术融入到教学中,良好的环境民间艺术重要传播载体。基于此,本文从三个角度进行探究旨在于通过民间艺术环境的创设促进幼儿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体现了人们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各地的民间艺术都充分表现了他们不同的民俗文化风貌,是一种极具创造力的活动。因此在将民间艺术与幼儿生活相结合的时候,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如谚语,绘画,手工剪纸,蛋彩画等。让孩子们在进行活动的过程当中,不仅可以感受到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同时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情趣。民间艺术教育的基本原则就是培养审美能力为核心,促进幼儿全身心的感受民间艺术的美以及投入到民间艺术活动当中,从而激发他们的审美情绪,让他们充分感受愉悦性。

一、营造互动环境帮助孩子理解民间艺术

在幼儿教育发展的过程当中,教学目标逐渐由培养孩子们的素质之外,更需要培养孩子们的创造能力,并且启蒙和正确的引导孩子们的智能。但是现如今大量的幼儿园在安排课程时,显得十分急功近利,始终让孩子们处于一种比较失衡的环境当中。使孩子们会过早的产生厌倦情绪,甚至身心出现失衡感,进入畸形发育。这对于孩子们而言是会造成难以挽回的严重后果,因此将民间艺术融入到幼儿课程当中,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让孩子们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美,让孩子们在这种环境中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从而提高他们对民间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美的感知能力。并且在其中的教育活动当中,教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不同特点,选择与孩子们生活相近,帮助孩子们去理解艺术所表达的内容。

同时在班级上,教师可以与孩子们进行多样的互动,让孩子们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并且能够明确的知道端午节的传说等等。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乐趣和古人对于这个节日赋予的情感,并且能够自己在课下从书中或是其他渠道寻找关于端午节有关的习俗或是相关的民间文化作品等。不论是绘画还是剪纸还是传统节目,让孩子们不断的去进行多角度的感受,身临其境中可以通过观察和想象主动引导孩子进行感知。有效的增强孩子们对民间艺术的审美能力和认知能力,追求美的感受,增强他们追求美的感受。例如在端午节当天,可以让家长收集一些粽子叶,让孩子来进行创作。可以与家长一起包粽子,也可以和家长一起用粽子制造出香囊等不同产品,在这个过程当中家长可以积极的与孩子进行沟通,让他们感受到民间艺术所带来的乐趣。

  1. 通过艺术环境丰富孩子们的感受

首先,我们需要在幼儿园的班级当中专门划定一个创作区域,让孩子能在这个环境当中进行自由的艺术创造,而整个环境的布置和设计整体上要与地方民间艺术息息相关。可以开展民间美术活动,让孩子们通过观赏不同民间艺术的绘画去试着模仿他们,并且了解他们的不同特点,用语言文字或是绘画的形式简单易懂的表达出来。

在美术方面,可以选择水彩笔,蜡笔,卡纸,宣纸,毛笔等不同用美术用品。让孩子们在美术的环境当中可以试着融入地方民间艺术的相关特点,创造出自己的绘画。鼓励孩子们在观赏绘画的过程当中大胆想象,鼓励孩子们能够自己想,自己画,能够自己试图去理解作者画这幅画时的情感所表达的感受。在音乐方面,可以让孩子平时多去聆听一些民间音乐。在引导孩子们欣赏民间音乐的过程当中,首先需要通过教师进行精心的筛选。筛选出健康积极向上,能够激发孩子们表达出自己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的民间音乐内容,渗透到孩子们的音乐活动当中。比如在学习歌曲的过程当中,可以让孩子们去首先聆听马头琴这一乐器。不同的曲目通过马头琴的演奏,让孩子们进一步能够更深刻的感受到其中的情感。采用看视频和编舞的等不同方式,让孩子们根据民间音乐编曲动作在进行唱歌,舞蹈的过程当中通过语言和肢体语言和口头表述表达出对于民间音乐的理解。同时孩子们可以将自己想象出的画面和情感通过小故事的方式所讲述出来,这也是激发孩子们想象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活动当中可以让孩子们聆听民间音乐的一小部分曲目,并且能够让孩子们自主的进行想象,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教师需要不断的进行正确的引导,并且能够帮助孩子们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最后,可以让孩子在不同的渠道进行搜索,让他们通过故事这一最简单的方式进行理解民间音乐和其中的意境。

  1. 通过游戏环境激发孩子们民间创作的热情

充分利用活动区域,这一环境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同样,在投放相关材料的过程当中,不仅需要考虑到民间艺术的特色,更要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特点以及幼儿园的能力等不同要素。如手工区可以侧重于剪纸,撕纸,还有蛋彩画这样子的民间艺术作品。不断锻炼他们的身心健康,开拓他们的思维,锻炼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因为任何一件民间艺术品都离不开老百姓的心灵手巧,没有一件民间艺术品不汇聚着广大人民群众集体的智慧和汗水,因此他们极具感染力和浪漫色彩。这要求创作者在创作的过程当中能够不拘小节,并且不拘利于繁琐的规矩当中,让自己的感受带领自己去创造不同的艺术品。

让孩子在活动区域当中,能够拥有宽松和谐的氛围,主动的选择内容和合作伙伴能够自觉的进行创造和探索,以及交往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通过看、玩、说、想这几个看似简单但实际意义较大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更广泛更适宜的参加各种特色活动,能够让孩子们在活动当中能够更好的去了解民族文化,民间艺术当中的内涵和要点。

、总结

总之创造良好的民间艺术教育环境,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间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们的审美情趣,让孩子们从小就能树立起民族自豪感,并且不断的激发他们,探索为民间艺术注入新鲜的血液。而老师需要做到集思广益,勇于创新,从孩子们需求和年龄特点出发,营造积极丰富的民间艺术环境,能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最大限度的发挥民间艺术特色的教育环境对于育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中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2]张淑妮.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开发与运用.河南幼教,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