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青春期性心理及适应不良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6
/ 2

初中生 青春期性心理及适应不良症

李玉文

成都七中育才银杏校区 四川 成都 610066

摘要:用身边的案例,呈现初中生特定阶段所表现的,学校适应不良和青春期性心理困扰的问题,通过解除心理局部障碍,采用沉默、面质、正面强化等心理辅导方式,暴露脱敏等技术,认识存在的适应不良问题。通过培养健康向上的个人兴趣和爱好,以调节情绪,锻炼自我控制的能力,帮助其端正对人、对事的态度,使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者肩上担子和责任重大。

关键词:适应不良、青春期性心理、沉默、面质

案例:杨某,女,14岁,我区一所初级中学单亲家庭初二学生。该生在小学阶段,学习成绩优秀,性格外向,善于交际和同学相处也不错,热爱集体,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因为这些优点,被老师暂时指定为班长。第一学期,该生各方面表现都不错,到了第二学期,情况开始变化,上课经常开小差,神思恍惚,成绩开始下滑,对班级管理工作也越来越不上心,老师和家长帮助分析找原因,始终没有效果。据家长讲,自从上初中后,孩子迷上了网络言情小说,有时在家一看就是一整天。后来本班举行公开竞选班委干部,尽遭落选。在她的一篇周记中写到:“我希望把我班建设成优秀的班集体,但我班存在的问题还较多------, 我不认为当班长影响学习,从前的一切,不可能再拥有, 未来的时间才属于我。我时刻在想,如果时间能倒流,我会选择另一条路,人生就像一盘棋,走错一步就完了。我决定忘掉过去的成功、失败、挫折、朋友------, 这次期末考试我的目标是: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均分上130分。”后来她班主任介绍,她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

此后, 她的母亲多次到学校了解情况,根据熟悉她的朋友反映,以前她一直没有理想,最近她告诉这位朋友,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展望和向往,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从中我们发现她内心世界的矛盾,由于竞选班委干部落选,成绩下滑;加之长期迷恋网络言情小说,又不能正确对待,导致课堂经常开小差、走神,根本没听进老师讲课。过去热心公益活动,现在也漠不关心,正如她所讲:我也不知道自己整天在干什么、想什么,好似做了一场梦。后来她对班主任讲,或许我的思想太成熟了,我也知道现在“恋爱”不对,只图玩得开心,这个年龄有许多事不明白,从此以后我决定不再谈此类问题。接下来不久,语文老师要求同学们写一篇读后感,杨某这样写道:“这一周我读了一本有关友情的书,书中讲到男生与女生之间的友情,不知怎么的,看了该书以后我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愿意与班上一位男生交往。我不知道是不是喜欢上了对方。哎,我又提到这个问题了。”后来,语文老师与班主任交谈此事后,班主任决定找杨某再次单独谈话。

“老师,我有好多事想对你说,这件事发生在上学期,我当时一直认为我和某某会有一个美好的结局,其实,我现在才知道我们根本不可能有“爱情”,这几天我心里特别轻松,我一定抓紧时间好好学习,不辜负你对我的期望,但将来我不知道会是怎么样。”

经过这次深入谈话后,我决定对其家庭进行走访,杨某是家庭中的独女,家庭条件不算好,母亲在异地公交公司上班。由于工作性质,母亲工作忙很少回家,她经常和奶奶生活在一起,从小到大,母亲只要求她好好学习,家务劳动从未让她干过,至今连煮饭、洗碗都不会。作为一个单亲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这种情况并不多见。父母对她看课外书也是听之任之,不加选择,更谈不上指导帮助。

杨某表现出多种情绪困扰,如心神不宁,恍惚,课堂中不能集中精力,对事、对人漠不关心,感觉与人相处、交往困难。作业做不下去,成绩直线下降。过去没有类似表现,问题在于进入初中后发生了根本变化。

进入中学后,杨某已不再像小学那样出众,为此陷入苦恼。深入分析其原因可以发现,杨某对初中新环境变化缺少准备,加之青春期身心发生的激烈变化,由此产生的挫折体验不能正确对待,这是造成杨某心理困扰的原因。我在咨询过程中,发现问题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

第一、进初中之后,大多数同学来自不同的学校,同等程度优秀同学变多,他们之间的差异缩小,面临新环境、新学科、新同学,新要求,竞争更加激烈,杨某在小学阶段的那种优势,在新班级中不再呈现出来,而她本人缺少心理准备。

第二、初中阶段对学生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学习方法,自学能力转变,杨某还沿袭小学的学习方法,面对新学科,学习开始吃力。

第三、随着青春期性心理逐渐成熟,喜欢与同龄异性接触,加之她本人沉迷于网络言情小说,对书中内容缺乏正确认识,由此产生对个人正常生理表现出担忧和疑虑。

第四、当发现自己出现适应方面问题以后,杨某缺乏自我应对能力,沿袭旧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并且由于人格发展上的弱点,长期在小学阶段顺境下,在家长、老师呵护下,虚荣心强,使得心理问题进一步加剧。

根据以上分析,我将杨某的心理问题诊断为学校适应不良和初中生青春期性心理困扰,并对其进行咨询帮助。

(一)、解除心理局部障碍,做好恢复课堂集中精力听课。首先, 通过面对面交谈,分析上课开小差的原因。采用沉默、(沉默是尊重与接纳的表示,是受导人自我反省的需要。其作用在于给受导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去反省自我,思考个人成长问题。一般具有两个功能:一个是暗示功能,一个是同感功能。在运用沉默技巧时, 应注意以下几点:1. 不要怕辅导谈话中出现沉默; 2. 要学会鉴别思考性沉默与对抗性沉默;3. 要学会以各种非言语的举动,如微笑、亲切的注视来表达你对学生停止谈话的理解与期盼;4. 要让学生感觉到你在沉默时没有走神想其他的事情。)面质、(面质是对受导学生的认知方式与思维方法提出挑战与异议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推动受导学生重新重视其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克服其认知方式中的片面性与主观性,以进一步认识自我,开发自我。面质技巧的运用已成为心理辅导的核心部分。其先决条件是接纳、尊重、同感、真诚和温暖。 在运用面质的技巧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要首先理解学生; 2. 要对学生的认识方法做到知己知彼,那样才能使学生真心地接受你的面质; 3. 要学会以事实来改变学生认识中的偏差; 4. 要让学生感受到你的面质不是为了以势压人。)具体化、既时化等多种技术,使她逐渐认识到,课堂精力不集中所致后果。在第二次谈话中,我逐渐向她介绍中学阶段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使她从小学阶段转变过来。在后来几天中,她对我讲,这一阶段课堂上精力比较集中了。班主任及任课老师也如实说。紧接着我又运用正面强化等方法诱导杨某,寻找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采用暴露脱敏等技术帮助杨某端正对人、对事的态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启发杨某认识自己存在的适应不良问题。我着重分析了新环境,个人变化的不可避免性,如竞选班干部落选,不能正确自我评价,个人人格发展上的弱点,如依赖思想严重,动手实践能力差。通过咨询,杨某对自己适应不良原因有了较清楚的认识。她告诉我,这件事体会最深的是,自己主观适应不良。随后, 我又对她实施了“理想前途测量”和“职业能力测量”以作为咨询指导的参考。

(三)、告诫杨某不要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与异性交往上,要把主要精力用于学习,用于发展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多读积极、健康向上的书籍,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同时建议她适当进行放松训练,借以调节情绪,锻炼自我控制的能力。

(四)、帮助杨某重新认识自己,增强信心,创造良好的心理支持环境。我努力促使杨某认知到,自己的学习成绩并不差,只是其他同学赶上来了。因为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个人的长处在于,勤奋刻苦,基础扎实,只要继续努力,一定可以取得更大的进步。为了巩固心理咨询的成果,我约见家长,引导家长、老师,共同对其交谈。这些措施,使杨某情绪得到稳定,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在此基础上, 我又对杨某家长提出了几条建议:1、 顺其自然,尊重孩子的选择; 2、真正关心孩子的需求,经常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如散步,使她深刻感受到母亲的爱;3、家长和孩子都需要适当读一点心理方面的书;4、鼓励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努力使其人格在自我锻炼和丰富中走向成熟。

经过一学期的心理辅导,杨某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一个性格外向、天真活泼、积极上进的女孩出现了。在上学期区统测统阅中她实现了语数外三科均分130的愿望,成绩名列全班第三。据她的班主任介绍,今年她还加入了中国共青团,竞选上了副班长,和班上同学相处融洽。

从这件心理咨询案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者肩上担子和责任重大。


参考文献:

  1. 《心理学与情绪控制》李娟娟著 中国法治出版社

  2. 《心理学与生活》理查德·格里格和菲利普·津巴多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3. 《心理咨询的技巧和策略》艾伦·E.艾维、玛丽·布莱福德·艾维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