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要点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9
/ 2

高职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要点探究

李青蔚

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摘 要:在我国高职院校是国家为学习成绩没那么好的学生设置的学习某些职业技能的学校,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和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高职院校也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并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管理学是高职院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专业,但近年来我们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就发现高职管理学专业在其教学方式和教学实践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谈高职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要点探析。

关键词:高职学段;管理学专业;教学改革;要点探究


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更加多样化的人才需求,行业分工的不断精细化也催生了各企业对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如果要对管理学专业进行概括那一定离不开两个词语,一是“基础”二是“特殊”,从授课内容上看管理学是一门十分基础的学科,其学科难度也属于中等偏下;但从宏观上看管理学是十分特殊的一门学科,它将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与企业实际生产紧密的结合了起来。也正是因为管理学专业本身的特殊性使不少高职院校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存在教学方式不够得当的问题导致其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本文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谈管理学专业改革要点探析。

1 高职院校管理学专业改革的意义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可以了解到管理学专业本身是比较特殊的,其专业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具有现代化的管理学知识的专业化人才,如今随着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生产方式也顺应着这一改革作出了一定改变,企业的这种改变也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高职管理学专业进行改革就有助于使专业发展更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使培养的人才更加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模式。我们常说管理学既是一门专业又是一门艺术,很多管理学的专业知识是很难用教育学语言去概括的,真的呈现出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点,其这样的特点也使不少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出现“听不懂”“学不会”的情况,而对高职院校管理学专业进行改革更有助于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的改革有助于学生弄会、弄懂更多的知识,把管理学专业从阳春白雪变得更加“下里巴人”让更多的学生学会管理学、喜欢管理学;最后,对管理学专业进行教学方式改革是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方式,这种改革有助于实现学生学习与实际生产的更深层次的对接,有助于职业院校教学质量和学科综合素质的提高。

2 当前高职院校管理学教学现状

2.1 教学模式传统单一

虽然教育改革已经被提出了很多年,近年来其呼声也在一浪高过一浪,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现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还没有得到本质改变,大多还是以传统的教师教授制为主,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能够保证教学进度和课堂效率,但由于其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课堂互动缺失,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过于被动,这也导致不少学生失去学习热情,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不到保障。除此之外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使得学生被“绑”在了课堂上,课下实践内容严重缺失,上文也有提到管理学专业是将课上学习与企业实际生产紧密结合的专业,但如今这种缺少实践内容的事实也使得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学习存在分层,不少学生出现学完了学校教授的管理学知识后对企业实际管理还是一窍不通的情况。而出现这种情况不仅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国家教育初衷的背离和对教育资源的浪费。

2.2 学科本身知识庞杂

提到管理学我们会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概念,的确,不同行业或者不同专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即使同是管理型人才也存在很大不同,有的企业需要的是生产管理人才,有的企业需要的却是运营管理人才,但在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实际管理学教学过程中常存在“管理对象不同教材相同”的情况,举个例子:学生A学的是财务管理,学生B学的是工程管理,管理学对他们来讲都是专业基础课,他们面向的行业截然不同但却可能在同一个教室上课,管理学专业本身体系庞杂的特点就容易导致这种教学重点混乱的情况,这种情况也会使学生出现对本学科学习内容重视程度不够,同时这种专业划分不够细致的情况也导致学生和老师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在做无用功。

3 高职院校管理学专业改革的几点建议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对管理学专业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同时我们也了解到对管理学专业进行改革的重要意义,在实际教学中管理学专业在教学方式和学科设置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实现专业变革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

3.1 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当前管理学专业教学存在的一大问题就是教学方式过于古板,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的特点也使管理学专业不能很好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针对这样的问题在实际教学改革中我们可以从课堂入手,通过丰富课堂互动的模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来与学生互动,例如我们可以创设一个企业招聘的情境,让学生分组扮演应聘者和招聘者,在扮演HR时学生必须以管理者的身份思考自己要雇佣哪个应征者并说出理由,这样的方式在丰富课堂互动模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管理者思维,让学生站在一个更高的位置思考实际企业管理可能遇到的问题,可谓是一举两得。

3.2 改革考试方式,注重实践内容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也能了解到,当前高职管理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另一大问题就是理论学习与实践严重脱轨,这也导致学生学完知识后根本不会应用,针对这样的情况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对学科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改变以往单纯考察知识概念的考核方式,将实践性内容也搬进期末试卷,这种考察方式客观上有助于学生学会更多的与实际相关的专业知识,有助于增强学生学的知识的专业性和实时性,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加重视课下实践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这种考察方式有也助于招聘企业真的凭一张试卷掌握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助于通过这种真的综合考察实现对人才的筛选。

4 结束语

通过全文的叙述我们可以了解到,随着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当前各企业在发展模式、发展方式上也正进行着创新,这种创新势必对企业管理型人才需求产生影响,为适应这种需求的变化我国管理学专业教学方式也必须适时调整和改革,上文也有提到当前我国高职管理学专业不论是教学方式还是教学内容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而对其进行改革不仅是对教育改革呼声的回应,也是在向创新型人才需求不断靠拢,管理学专业的具体改革方式上文主要提到了两种,但我们必须意识到的是其具体方式远远不止上文提到的两种,更多的方式还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教学经验去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 刘仁江,王伟涛,徐淼.基于信息化条件下的管理学专业创新研究[J].自然科学:全文版,2017,11(7):214-215.

  2. 孟君,徐俊聪,王洋.信息化条件下对高效管理学专业的创新思路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8,10(27):159-161.

  3. 冯曙光,季雨涵,徐腾.基于数字信息化条件下的高校管理学专业创新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12(9):222-226.

  4. 黄丽芳.关于多媒体情景下管理学创新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