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教育扶贫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1
/ 2

探讨教育扶贫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邱露

四川省 凉山彝族自治州 宁南县红星中心小学校 615400


摘要:2020年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战略上要求。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做到全面完成脱贫任务、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做好宣传工作等主要内容。本文针对教育扶贫在扶贫工作中的主要作用进行探讨和分析,阐述教育扶贫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教育扶贫、扶贫工作、重要作用


引言:贫困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我国在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着的主要问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共同目标下。我国政府对待扶贫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扶贫力度。为降低贫困率降低,改善现有的贫困地区以及人员生活现状,出台了大量政策。但还是在扶贫工程中依旧出现了扶贫逆生长的现象,不少经过脱贫帮扶的群众又出现了返贫的现象,使问题得不到根本有效的解决。如何在扶贫工作中站稳脚跟,根本性的解决掉扶贫返贫的显现究其原因应该从思想教育入手,在兼顾着公平与效率的原则下将扶贫工作的效用达到最大化。

一、教育扶贫在扶贫工作中的有重要作用的原因

扶贫工作的衍生和变化,本身上也是人类自身对社会属性加深认知的过程。随着文明的发展和繁荣。这是国家在社会资源的一种再分配手段,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缩小生产资料上面的贫富差距。然而帮扶工作的主导手段主要是以物质,即直接经济手段采取的措施,让贫困人员直接获取钱财,如果不在“志”上加以教导,加以教育扶贫,就容易让人在思想上产生懈怠,以为原来是可以通过不劳而获获取到钱财的。这样的思想可能就会扎根在他们的心中,让邪恶的种自他们心中萌发。所以要在扶贫工作中进行教育扶贫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5f8fa52587518_html_c8cd2a2bc1af0fcd.png 贫先扶志,教育扶贫在扶贫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很多贫困户由于在思想上面没有意识到贫穷的可怕性,自身思想懈怠,没有“志气”,在扶贫工作人员的帮扶下只是暂时的走出了贫困。没过多久,可能由于自身的惰性和“我贫困我骄傲”的思想意思的影响,再次进入到了需要贫困帮扶人员的对象和名单上,这样不仅仅为扶贫工作加大了难度,也加重了这种投机取巧的行为。不利于扶贫工作的开展。

二、贫困带来的影响

贫困带来的影响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总结,其主要影响是由三个方面组成。其中包括对贫困人员自身的影响,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发展前景和对社会的影响。

贫困对人进行影响是在全方位多层次上的,伴随着贫困蔓延的现象产生。贫困人员的精神需求需要得到良好的释放。其中自信和尊严、医疗卫生条件,子女的教育教学的基础条件等在贫困面前都无法得到有效的满足。

从生存状态的角度进行分析,贫困的人群的物质生活基础底,即处于一种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状态,在由于本身所处的文化教育水平及社会地位低,大多数处于文盲或半文盲的状态。学习能力差,如果不在扶贫工作加以开展教育扶贫,极有可能会出现脱贫后的返贫现象。

从个体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有研究显示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幼年的孩童时期在经历过家庭收入低的影响下,和青年时的行为会产生影响。家庭贫困会直接影响他们的行为。即例如,当人有一辆凤凰牌的自行车时,也不会意味着他在拥有自行车后会使用它行驶在路上。造成这种原因可能具有多样性,本身不喜欢自行车、不喜欢骑行,身体上的残疾导致其无法骑行等等。大多数的贫困人员多集中出现在同一地区,之间可能会相互影响。究其不乏原因是由于贫困地区在自然条件相对恶劣。在自然资源恶劣的情形下,当对应的其物质上的基础建设也会不足。这样严重的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教育扶贫在扶贫工作中的有重要作用分析

教育扶贫在教育工作中具有其特殊意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社会属性下都有重要意义。接受教育扶贫的贫困个体与家庭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在家庭总具有重要意义。教育扶贫能够帮助他们个人在自我的生活和职业中进行更好地人生选择,从事的工作不在会受到地域等其他因素限制,不仅仅能够切断脱5f8fa52587518_html_fced5c47c5495f78.png 贫过后的返贫现象,也能够在接受扶贫教育过后,返回家乡,以自身的能力带动家乡整体的知识文化素养,亦能够以自身的脱贫带动同乡里的脱贫,拉动家乡的经济增长,改善家乡的生产生活环境,加强技能储备,影响家乡的投资环境,带领全村致富。

教育扶贫时也能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产生良好而又深远的影响。通过加强教育的手段,可以有效地帮助扶贫人口掌握更多的生产生活的能力,包括玉米水稻等的培养技巧等一些基本的生产生活知识,可以提高扶贫人员的收入水平,帮助其摆脱贫困的生活。解决掉贫困代际遗传的影响,能够赋予贫困人员发家致富的能力,让他们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贫穷的事态。

结束语:教育扶贫进行主要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来减少人们之间的贫困差距。教育扶贫是一项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长久。保证教育扶贫工作在整个扶贫工作中的有效进行和实施是整个社会全体大众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代蕊华,于璇. 教育精准扶贫:困境与治理路径[J]. 教育发展研究,2017,37(07):9-15+30.

[2]刘晓红. 教育扶贫的产出效应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40(07):215-22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