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厌恶的形成:倘若孔融不让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9
/ 2

差异厌恶的形成:倘若孔融不让梨

李娜

武警工程大学乌鲁木齐校区教研部军事心理学教研室

关键词差异厌恶;大方;偏心度;公平;社会认知发展,开放数据;开放材料

我们从小都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并对这种行为大家赞赏。当一个孩子想要“大梨”却给别人“小梨”的时候,我们能简单粗暴的指责这个孩子“自私”吗?当今心理学对差异厌恶的传统解释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越来越不认同各种形式的差异。从儿童玩具的分配到成人工资的分配,他们都对分配间的差异有着消极的反应。可是研究者发现了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在PBS的“芝麻街”节目中,有这样一个场景:E自己拿了块大的派却将比较小的那一块给了B。 B 不满道,“这太不礼貌了,如果我有两块派,我会给你大块的,自己要小块的。”E困惑的说道,“可是,你得到的是同一块派…。”

(1)为什么E和B对派的分配有着这样的差异,即E倾向于利己而B倾向于利他?

(2)为什么B愿意自己分配给别人大块的,自己要小的;却当E给他小块的时候而不开心呢?

(3)B愿意分给E大块的派是因为大方吗,还是因为不想要表现的自私偏心呢?

针对以上几个问题研究者分别做了3个实验进行研究1】

实验1:在当地科技博物馆招募了212个儿童,其中包括132个年幼儿童(M=65.36月,SD=7.27;47%的女孩),和80个年长儿童(M=96.67月,SD=7.27;54%的女孩)。之所以这样选择年龄组是由于先前的研究发现在这两个年龄之间,儿童的大方度和无私性有所增加。

实验程序:儿童坐到桌子前,并被告知将要问他们几个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没有正误之分。在所有的条件下都要求每个被试在自己和另一个孩子之间分配玩具橡皮(实验范式来自于Shaw和Olson,2012)。每个被试被随机分配到利己组和利他组。

研究助理向他们宣读以下指导语“由于你今天在博物馆的学习中表现很好,我们要给你和与你同样表现良好的小男孩Mark一些橡皮作为奖励。我们有三块橡皮给你和Mark,你和Mark一人一块,现在还剩一块。你想怎么处置它?你是想把它给自己,让你拥有的比Mark多还是想扔掉它【你是想把它给Mark,让他拥有的比你多还是扔掉它】?”

对两种条件下的最后一句话的词汇出现的顺序进行平衡。一半的被试先听到“给…”再听到“扔…”,另一半的被试先听到“扔…”再听到“给…”。针对女生被试,另一个孩子的名字是“Mary”。橡皮被放到标有字母“M”和“Y”的小盒子上,来表示Mark和你。在桌子上也放置了一个真正的小垃圾罐。如果被试决定扔掉橡皮可以放到罐子里。

结果:我们发现,年幼儿童更倾向于创造有利自己的差异,年长儿童更倾向于创造利他的差异。

实验2:与实验1一样,告知被试作为回答问题的奖励,他和另一个孩子将会收到一共三个橡皮。被试被随机分配在自己创造的利他组和他人创造的利他组。对前一实验组的被试宣读的指导语与实验1中利他组的指导语相似,。对由他人创造的不利条件下的被试宣读相似的指导语但是明确告诉他们是有实验者来决定多余橡皮的分配:“Mark和你一人有一个橡皮,现在还剩一个,我能把它给Mark或者扔掉。我将橡皮给Mark和把橡皮扔掉哪个会让你更高兴?”与实验1一样对问题的顺序进行平衡。

结果:我们发现年长的儿童相比于年幼的儿童更能接受利他的差异,但仅仅是在这种利他差异是自己创造的情况下。

实验3:所有的被试都接受相同处理。给被试宣读以下指导语:由于在今天学习中的优异表现,我们将给你一些橡皮作为奖励。我们还想给同样表现优异的两个男孩Mark和Dan一些橡皮,我们有四块橡皮给你们三个,你、Dan 和 Mark一人一个,现在还有一个。你有三种选择,将橡皮给Mark、将橡皮给Dan或者将橡皮扔掉。你选哪个?

结果:即使行为是大方的(利他),儿童并不会做出选择来创造差异,因为这样的行为(将橡皮给两者之一)意味着偏袒一方(更喜爱另一个儿童)。尽管结果表明,大方性并不能充分解释被试的利他行为。我们认为在之前的研究中,大方性仍然是解释儿童利他行为增加的关键因素。仅仅减少偏爱度并不能导致儿童产生利他行为,除非以他想要表现慷慨大方为前提。

结论:在儿童发展的早期阶段,儿童表现的更像E,他们不喜欢任何形式的差异,并不惜将资源丢弃,从而不让他人获得的比自己多。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表现像B,他们倾向于分给他人更大的派而不是扔掉,前提是决定者是他们自己而不是其他人。

启示:在孔融让梨的故事里,孔融把大梨分给哥哥,小梨给自己,展示出了利他行为。科尔伯格提出道德发展的6个阶段2】: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相对功利定向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遵从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以普遍伦理原则为定向阶段。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孔融的道德水平处在“好孩子”定向阶段,即懂得实现自己及亲近的人(比如老师、父母)的期望,能关心他人,他们的黄金法则是:用我期望别人对待我的方式对待别人。如果孔融不让梨,他只是道德发展水平未达到相应阶段,这是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时期,就像这个研究中表明的在儿童发展的早期,他们宁愿将东西丢掉也不让他人得到的比自己多。这就启示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尊重其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以我们成人的道德标准去评判一个道德水平还在发展中的小孩,更不能草率的给孩子贴上“自私”的标签。

参考文献:

【1】Alex Shaw, Shoham Choshen-Hillel & Eugene M.Caruso.(2016).The Development of Inequity Aversion: Understanding When(and Why)People Give Others the Bigger Piece of the Pie[J]. Psychological Science,2016,Vol.27(10)1352-1359.

【2】L・科尔伯格. 道德发展心理学:道德阶段的本质与确证[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