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趣味田径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7
/ 2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趣味田径教学

戴仪容

福建省仙游县第二道德中学 351256

摘要:初中生正处在身心素质培养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学好科学文化课程的同时,一定要多涉及体育课类的活动,才能帮助自己放松紧张的情绪,以更好的姿态面对学习和生活。本文就从当前初中体育教学理念出发,对趣味田径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应用做几点分析。

关键词:初中; 趣味田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当前的初中体育课程逐渐推出了许多新颖的教学策略,田径教学也逐渐成为初高中体育教学的越来越重要的内容之一,为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提供了切实的保障。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我们也要把握好体育课程的教学力度,每个教学环节都要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才能为他们提供一个舒适和自由的体育锻炼环境。

一、初中学生体育教学现状

受我国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老师都沿用过去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首先,全体集合,然后就是围绕跑道跑几圈,即已完成所谓的锻炼身体的目的,之后就是让学生自己领取体育器材自由活动,最后在下课的时候再进行集合解散。而且,一些学校的体育器材根本就不齐全,无法满足每个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需求,所以总会有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体育课堂。还有一些体育教师比较严肃,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可能缺乏一定的亲和力。教师无法根据学生的真实情况来制定教学目的和传授初中生适合的体育技能,进而有些难度过大的体育操作会让一些学生觉得很有挫败感,并且产生心理恐惧,对体育锻炼失去热情和信心,无法达到真正锻炼身体和放松心情的目的。


二、注重田径趣味教学的方法手段

通过研究表明,体育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是否合理,体育活动的方式是否简单有效等,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时期的教育要求下,教师要在体育课堂中引入趣味性的教学素材,并将趣味田径教学法应用于初中体育教学中,方可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意愿,提高初中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全方面开展体育田径活动。初中是一个特殊的阶段,也是训练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关键时期,教师要把握住这个关键时期,让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学会坚持,学会循序渐进地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

提高课堂趣味性的方式多种多样,最简单有效的就是引入有价值的活动题材,和学生一起参与到活动中,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为学生讲解规范的田径技术动作,并做好示范动作,带领学生掌握田径运动的要领,避免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危险。当学生有不理解的地方,必须及时给予指导建议,帮助学生走出困惑,用正确的方式锻炼身体,达到活跃身心的目的。教师和学生之间也要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以应对不同过程的田径锻炼。

三、趣味田径教学的构成条件

众所周知,由于田径活动的特殊性和广泛性,进行田径活动时是需要宽阔的操场或运动场来支持,如果在空间狭小的地方进行田径活动,容易阻碍学生运动,有时还会带来危险,造成不必要的教学事故。趣味田径教学可以根据所需场地的不同,组织不同规模学生参与,并进行不同的教学安排,以适应不同情况下的场地部署。如果拥有比较开阔的场地条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按照批次进行运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或者运动能力的不同,组织各种不同的田径活动。

例如障碍接力跑练习,利用鞍马跨栏、田径接力赛等,都是适合在场地宽广之地进行的田径运动项目。必要时可以放置障碍物在跑道中间,加大运动难度,让课堂活动更具有挑战性。障碍物的出现使得学生在枯燥的跑步中多了一丝趣味,能主动融入到田径活动中,乐于参与。如果是在比较狭小的场地上,也可进行趣味田径教学,但教师要注意方法和策略,防范有可能出现的危险等。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青蛙跳等练习,既能保证课堂活动的有趣性有序性,又能扩展体育锻炼的丰富度。

四、加强田径趣味教学的有效应用

初中体育趣味田径教学,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一要满足学生的运动量,二要提高学生的趣味性。才能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运动,在有趣的田径活动中感受运动的乐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爱上体育学习,自主寻找方法提高对当前体育课堂的兴趣,帮助教师有效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趣味性田径课堂还离不开丰富的体育器材。传统的课堂活动形式比较单一,体育器材也不够丰富,导致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得不到充分的激发。趣味田径教学有更多器材的支持,强调以学生为主。丰富的体育器材,会使学生眼前一亮,带动学生的感官神经,引发学生的好奇并想要去尝试的心理。通过场地和器材的配合,就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

游戏和田径运动都是以学生活动为主,两者很接近。体育老师应该要融入到学生的大集体中,观察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然后为他们制定适合的游戏活动,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充分让他们放松自己的大脑,达到劳逸结合的目的。除了课前要让学生跑步以达到热身的目的之外,还要组织学生游戏。即使是一些简单的游戏,但是对于学生在集体中参与来说,都会感觉很快乐。比如,行进间运球能够提高学生身体的反应速度和灵敏度,提高耐力水平。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对于这一个动作可以分开锻炼,为了提高学生身体的反应度和敏捷度,体育老师可以在讲完知识理论之后设计一定的游戏活动:运球折回跑比赛。首先,把学生分成四组以某条线为底线竖排站好,每组第一个人拿一个篮球,当老师吹口哨以后,从第一个人开始从篮球场的起始线运球跑到另一边的界限,然后再运球返回,把篮球传给下一位同学,哪一组的人先接力完则获胜。即使看起来游戏模式很简单,但是,这不仅仅是比谁运球的技能和敏捷度好,而且还考验同学们的跑步速度,不仅能够充分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提高他们跑步的速度,为参加校运会培养人才,而且能够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促进他们的感情

总而言之,初中体育课程中的田径运动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项目,也是教师重点教学的环节。为了增进当前田径活动的趣味性和丰富性,教师要从崭新的角度出发,把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作为核心内容,让学生在田径活动和各项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学会建立自己的安全意识,有效提升自己的体育素养和锻炼能力。

参考文献
[1]覃学.初中体育教学中趣味田径教学的应用分析[J].教育,2016(12): 00242.
[2]孟欣.少儿趣味田径在我国城镇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推广现状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9):81-83.